丹麦位于欧洲大陆中北部,波罗的海与北海两大海域的分界处,是连接西欧、中欧与北欧三大地理区域的纽带和桥梁;其国土分为半岛和岛屿两大部分,东、西、北三面环海,仅南侧与德国接壤。
![]()
丹麦国土面积仅4.31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缓,全国平均海拔只有30米,其制高点为于丁山和天山,这两座山峰海拔分别为173米和147米,说白了就是两座山丘,临海的岸线上则是一望无际的沙滩与沙丘,因此从地理环境上来看,丹麦这个国家几乎是无险可守。
![]()
1940 年 4 月 9 日凌晨,德国出动了 236艘战舰、1300 架飞机和 14 万陆军士兵对丹麦发起进攻,德国的空降兵率先在丹麦的奥尔堡机场实施降落,这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空降作战行动;面对德国排出的大阵仗,丹麦瞬间就蒙了,因为当时他们全国的总兵力仅有约3000人,另外还有50艘各式舰艇,因战前经济低迷,军费投入不足,丹麦士兵的装备极为落后,步兵的单兵武器为1888年制造的低射速步枪和少量1902年制造的麦德森轻机枪,这些士兵没有装甲车和坦克掩护,行军全靠蹬自行车;德军从日德兰半岛多点登陆后,丹麦是既无纵深防线也无预备队,首都哥本哈根瞬间成为被围困的孤岛;战争开始4个小时后,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在与内阁商议之后,认为敌我悬殊,抵抗只会徒增伤亡,于是接受德国提出的“模范占领国”条件,选择有尊严的投降;这场战争创下了二战历史上最快的国家投降纪录,战争双方累计伤亡17人,其中德军死亡2人、丹军死亡9人、丹麦平民死亡6人;丹麦海军的50艘战舰,32艘被凿沉,16艘被俘获,另有4艘逃往瑞典。
![]()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小国,历史上却曾经让整个欧洲闻风丧胆,因为他们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维京”;维京人崛起于公元8世纪时,他们以今天的丹麦为主基地,持续袭扰不列颠岛和欧洲大陆,公元878年,丹麦的维京首领古瑟姆迫使英格兰阿尔弗雷德大帝签订协议,两国平分英格兰,丹麦人自此染指不列颠岛,并建立了“丹麦法区”;公元982年,格陵兰被挪威海盗“红发埃里克”发现并命名;公元1016年,丹麦国王克努特大帝攻占伦敦,建立北海帝国,帝国疆域囊括今天丹麦、挪威、英格兰全境及瑞典南部地区,丹麦成为北海和波罗的海的霸主;这一时期,丹麦主导波罗的海至北海贸易路线,并在爱尔兰、冰岛、格陵兰等地建立了殖民地。
![]()
公元1397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主导成立卡尔马联盟,将丹麦、挪威、瑞典、冰岛、格陵兰、法罗群岛及芬兰的部分领土统统纳入统一王国,丹麦则为联盟实际掌控者,他们通过联姻与军事的双重手段,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政治实体;1534年,丹麦吞并挪威后,格陵兰正式转由丹麦控制。
![]()
公元17世纪,丹麦海军规模依然位列欧洲前三,为争夺波罗的海的控制权,他们与瑞典进行了长达百年的北方战争,鼎盛时期王国海军拥有战舰上百艘,亚洲的印度与北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均有他们的殖民地。
![]()
直到19世纪初,丹麦因与法国的拿破仑结盟对抗英国,舰队遭英国海军彻底摧毁,挪威也被迫割让给了瑞典;1864年的普丹战争中,他们又败给了普鲁士,并失去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今德国北部),自此丹麦彻底的走向了衰落。
![]()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占领丹麦本土,格陵兰被美国人暂时代管,战后丹麦通过外交手段收回了控制权,并得到了国际承认。
1948年丹麦成为了马歇尔计划的首批受援国,在三年里时间里丹麦累计获得了12亿美元的援助,这笔资金资金被用来重建港口、交通设施和能源系统,哥本哈根港也因此完成了现代化改造,其造船业和风力设备制造业迎来蓬勃发展,至70年代丹麦的风电设备已远销海外;同时,丹麦还利用援助资金引进机械化设备,推动乳制品和猪肉加工业的技术革新,至1950年代末丹麦黄油出口量占全球市场总份额的15%,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奶罐”;1973年,丹麦加入欧共体后农产品关税被取消,对德、法等国的出口激增40%,其渔业产品一度占据了欧洲市场30%的份额,丹麦一举跃居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小国家之一,这个北欧小国又重新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
![]()
与欧洲大国疯狂吸血殖民地换取自身崛起不同,丹麦的现代化进程并不靠掠夺海外领地来实现,当然这并非是丹麦人懂得“怜香惜玉”,体恤殖民地劳动人民的不易,而是他们的海外领地确实是无利可取,其直接的经济贡献率可谓是微乎其微。就拿格陵兰来说,虽然其纸面上已探明的稀土储量占全球12%,石油储量约600亿桶,天然气5万亿立方米,但是因受到环保法规、基础设施匮乏(如无铁路、港口)和开采成本高昂(破冰技术需百亿美元级投资)的制约,其矿业贡献极低;2021年格陵兰全面禁止油气勘探后,资源变现变的更加困难;只有其渔业产品,如鳕鱼、虾类等通过丹麦的本土渠道出口至欧盟,丹麦才能从中获取一些贸易分成与关税优惠。
![]()
在无法获得经济实惠的同时,丹麦还要反哺格陵兰,目前法罗群岛和格陵兰均享有高度自治权,两地可自行立法和进行自身的资源管理,国防与外交则由丹麦负责;丹麦每年向格陵兰提供约7亿美元补贴(占当地GDP 的1/3),当地居民还享受与丹麦公民一样的社会福利。
![]()
虽然格陵兰的净经济贡献为负,但丹麦依然将其视作掌上明珠,这主要还是因为格陵兰的地缘价值实在是太稀缺了;格陵兰处在北冰洋与大西洋的边界之上,扼守着北极航道的北美段咽喉,该航道(东北航道、西北航道、中央航道)开通后,欧亚海运里程将缩短30%,同时还能避开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等传统的海上要道,成为未来贸易链的关键节点。
![]()
而丹麦也正是以此为筹码换取了美国的安全保障(如格陵兰美军图勒基地)以及在北约内部的影响力;反之,如果丹麦失去格陵兰,他们也将因此丧失北极理事会席位、格陵兰的资源开发权以及足以与大国博弈的资本;正如丹麦防长波尔森所言:“格陵兰是王冠上的钻石,不能用GDP衡量其光芒”。
![]()
#地图##地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