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不装了!向全世界承认强盗行为,直言自己没得选,要一错到底。
先把事摆在桌上,安世半导体中资控股,荷兰政府拿出商品供应法做依据,接管的动作落下,说法是防技术外流,这个法条的年代在1952年,为战时物资准备的那一套,和芯片这行不是一条线。
时间跳到2025年,荷兰经济部长维克多·卡雷曼斯把这本老法翻出来,对着一家营收涨三成的企业,对着一千八百名本地员工在岗的工厂,法律按理是拿来调节关系的,化解矛盾的,这里更像是把工具箱倒过来挑一件顺手的,像在找由头,不像在找规则。
收购这块并不遮掩,闻泰科技在2019年投入四百七十亿人民币,流程公开,资料齐全,荷兰方面当时也有签字,这几年在荷兰的盘子越铺越细,研发有投入,产线在跑,就业在加,接管一来,控制权就换手,项目在跑的节奏被按下暂停键,企业日常一下转成托管模式。
人事这边的变动更快,张学政从2019年担任CEO,把安世从传统器件的格子里拎出来,走到全球前列的位置,欧洲本地团队能对上节拍,员工口碑在公司走廊里能听见,法院这次没有完整的听证环节,直接更换管理层,对外的理由是一句可能危害欧洲技术安全,抓手停在可能两个字,没有行为清单,没有泄密证据,没有技术转移记录,标签一贴就生效,未来是不是只看背景就判潜在风险,这种做法把不确定带进了治理空间。
时间点对上看更直观,9月29日美国商务部更新规则,9月30日荷兰经济部宣布接管,10月1日张学政被撤,三天连贯动作像一条线,独立性这个词被摆到了桌面中间,外面看过去很难不去联想到背后的配合,美国供应链的卡点摆在那里,ASML的美国零部件供给像一把钥匙,出口光刻机的路线被盯住,中资企业的处置被放大,谁都能看懂舞台的站位。
这不是荷兰一国的单点事件,ASML对华出口限制的影子在前面,欧洲产业链对美国的依赖构成了底图,关键落在程序是不是统一,规则是不是一视同仁,欧洲这些年一直讲市场经济,讲产权保护,遇到争端就抬出WTO和国际法,此刻换上紧急预案处理一个运行中的企业,司法环节让位给行政安排,这个切换的节奏被企业界看在眼里。
反应来的也快,日本半导体行业协会做了个调查,六成二的企业决定暂缓在欧洲的投资计划,三星按下在荷兰五十亿欧元研发项目的暂停键,名单里不只中国公司,韩国日本还有美国公司都在重估欧洲的投资环境,资本最怕不确定,临时改规则属于高风险地带,今天是中资,明天会不会轮到英特尔,这是不少投资委员会在会议室里画的问号。
安世所在的位置不在边角,它是汽车半导体链条上的关键节点,接管的连锁反应开始浮出水面,十月下旬大众在德国狼堡工厂减产五万辆,宝马多款车型上市窗口顺延,年底供应链要是接不回节奏,比亚迪福特现代这些依赖安世芯片的厂商都会承压,价格讨论会跟进,通胀的讨论也会跟进,产业里的人会把坐标放到荷兰这一步。
全球化用了几十年搭起协同网络,长单在牵手,跨洲在分工,面对一纸政令一次托管再加上一份法院文件,链条被撕开一个口子,生产计划得重排,交付承诺得重写,这份代价不会因为说一句没办法就自动消散。
很多人一开始觉得离自己远,觉得是敏感技术的个案,底层逻辑看的是另一面,只要不在框架内行事,就能被装进一个理由盒子去处理,今天是中国公司,下一站可能是美国公司在德国,或者法国公司在印度,规则一旦变成随时可调的工具,安全感就会下降,贸易运行靠的是信任这块底座。
这更像一阵风,不是零星的雨点,美国在背后吹风,欧洲国家在前面举牌,今天是荷兰,明天谁出场,名单在动态更新,我们这边要做的事更直接,把自己的供应链加固,把科技的关键节点抓在手里,给产业搭一堵能扛政治风的防火墙,企业层面把备选方案放进日常,国家层面把长期投入落到位,节奏不乱,手不松。
这次对中资企业是一次正面提醒,对国家是一次全球布局的提示,世界在变,指望靠规矩自动换来尊重的那条路更长,把实力握紧,话语权就稳,遇到风也能站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