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他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两弹一星”元勋
钱学森
2009年10月31日
钱学森逝世,享年98岁
16年过去了
他的名字,仍然深深刻在
每个中国人心里
01
1917年,不满6岁的钱学森进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学习。在班上,钱学森是年龄最小的学生,学习成绩却是名列前茅。
上小学时,他们的课间活动是折纸飞机,看谁飞得远,钱学森的纸飞机永远飞得最远。原来,钱学森总是选择最光滑的纸张,把棱角折得整整齐齐,还在纸飞机的头部夹了一根小小的笔芯。
![]()
幼年钱学森与父亲钱均夫的合影。图片来源:钱学森图书馆
02
1929年,钱学森报考大学前夕,他的中学数学老师认为他数学好,应报考数学系,将来当数学家;国文老师认为他文章写得好,应报考中文系,将来当作家;美术老师认为钱学森在艺术上有天赋,建议他学画画,将来当画家;而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希望他子承父业,建议他学教育,将来当教育家。
钱学森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学铁道工程,学造火车头。
03
1932年,日军飞机对上海狂轰滥炸。目睹着天空中肆虐的日军飞机,钱学森做出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选择:改学航空工程,学造飞机。
04
23岁,钱学森以“航空门”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
24岁,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仅用一年时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
25岁,钱学森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在世界著名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航空工程理论和应用力学的学习研究。
![]()
年轻时的钱学森
05
1949年,听到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后,钱学森希望早日回到祖国。
1950年,钱学森遭到美国司法部的无理拘禁,随后被关押在洛杉矶以南特米诺岛的移民局拘留所。15天的非人折磨,使钱学森瘦了30磅,还暂时失去了语言能力。
1955年,钱学森夫妇巧妙躲过监视,将求援信辗转寄回国内。钱学森在信中写道:“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
![]()
图片来源:钱学森图书馆
06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启程回国。临开船前,他对记者说:“今后我打算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以便他们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
1955年钱学森一家启程回国时留影。图片来源:钱学森图书馆
07
陈赓曾问钱学森:“钱先生,您看我们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导弹来?”钱学森不假思索,脱口而答:“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造得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
陈赓听到这句话立即上前握住钱学森的手说:“好!我就要您这句话。”
08
1966年10月1日,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在天安门城楼上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27天后,我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中国拥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
![]()
1966年10月1日,钱学森(左)、邓稼先(中)、朱光亚(右)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国庆观礼。图片来源:钱学森图书馆
2025年9月3日,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的后代也在天安门广场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
2025年9月3日,朱光亚之子朱明远、钱学森之子钱永刚、邓稼先之子邓志平合影。图片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09
钱学森认为,21世纪,环境保护将是十分重要的问题。1992年,钱学森写信建议发展新能源汽车。
![]()
![]()
1992年8月22日,钱学森写信,探讨汽车工业。图片来源:钱学森图书馆
1990年11月27日,钱学森将VR翻译为“灵境”,还解释说此译名“中国味特浓”。
![]()
1990年11月27日,钱学森在信中将VR翻译为“灵境”。图片来源:钱学森图书馆
10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人们第一时间把喜讯送到钱老面前。 2004年的元宵节,杨利伟在王永志的陪同下专程到钱老家中报到。
![]()
此后,我国每位从太空凯旋的航天员都会来到钱老家中,向这位中国航天奠基人报告好消息,一直到老人去世。神舟七号成为钱老一生中看到的最后一次中国载人航天任务。
![]()
![]()
今天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
即将发射
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
就是对钱老最好的告慰
![]()
钱老,请您放心!
今日之中国
如您所愿
来源:人民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