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泉城济南迎来一场商业文明与时代创新交汇的盛会。第四届山东儒商大会如期举行,海内外嘉宾齐聚齐鲁,共绘发展蓝图,共谱合作新篇。这场以“厚道儒商 向新而行”为主题的大会,既是儒商精神的当代传承,也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儒商精神在本次大会上得到充分彰显。从儒商始祖子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商业伦理,到近代鲁商“以义生利”的经营智慧,到现代鲁商企业“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一脉相承的商业文明在这片沃土上生生不息。
本次大会设置的“跨越时空的对话”环节,通过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让古代儒商的商业智慧与当代企业家的创新思维展开深度对话。这场思想碰撞生动诠释了“厚道儒商”的时代内涵。多位与会企业家表示,儒商精神的价值取向,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质动能培育成为大会突出亮点。在11场专题对接活动中,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备受瞩目。参会企业中来自这些新兴领域的超过半数,其中不乏在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的创新企业。
大会发布的《产业链招商图谱》以数字化形式系统呈现了19条标志性产业链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规划。这份图谱详细解析了各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和创新发展路径,为投资者提供了精准的产业导航。
人才集聚效应在齐鲁大地日益显现。山东通过“泰山学者”“齐鲁英才”等系列人才工程,构建起完整的人才政策体系。近年来,山东年均引进青年人才超过80万人,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突破2万人。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已达88.4%,这充分彰显了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活力。
本次大会创新引入高校校友资源,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的校友网络成为招才引智的重要渠道。同时,大会专门举办了一场金融创新对接会,旨在探索建立“人才+项目+资本”的协同机制。
产业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山东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完整产业体系,这一独特优势为创新企业提供了完善的产业配套和要素保障。
从高端装备制造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从生物医药到新能源材料,山东建立的完整产业链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2024年,山东生产总值达到9.86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7.31%,今年预计超10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在规上的占比持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营商环境优化让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山东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无证明之省”建设等创新举措,切实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体验。目前,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90%,“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全省通办。
这些改革举措成效显著,山东有52家企业入选“2025中国企业500强”。今年推出的12项新兴产业支持政策,包括“算力券”、创新药研发专项扶持等措施,为市场主体注入了新的动力。
合作成果在齐鲁大地开花结果。上届儒商大会签约项目中,已有14个项目建成投产,23个项目开工建设,实际利用外资达1.7亿美元,引进内资220亿元,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印证了儒商大会的重要价值。
如今,选择山东、投资山东正成为越来越多海内外企业家的共识。这片既承载着悠久文明又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正以更加开放的胸怀,迎接四方宾朋,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文/马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