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台湾每条街道、科学园区甚至观光景点以0.5米级分辨率呈现在卫星影像中时,岛内舆论惊呼:"商用卫星已如此清晰,军用卫星更甚!"国防部一句"看自家山河很正常"的回应,既彰显主权立场,更揭开中国商业遥感技术领跑全球的硬核实力。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国防部回应引爆科技热议
10月25日台湾光复纪念日当天,"吉林一号"公布的8张卫星影像引发海内外关注。台北市街道脉络、新竹科学园区的建筑群、日月潭的游船码头,细节之清晰令网友感叹"仿佛开启上帝视角"。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的回应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含深意——这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对国家领土主权的数字化宣示。
![]()
image
"吉林一号"的黑科技密码
这颗商业卫星的0.5米级分辨率已达到国际第一梯队水平,与WorldView-4等顶尖卫星比肩。其核心技术在于离轴三反光学系统,通过非对称镜面设计消除像差,配合智能成像算法实现画质跃升。更关键的是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从镜头研磨到图像处理均由中国团队完成。
![]()
image
星座组网技术是另一大亮点。2023年"一箭41星"发射创纪录,使重访周期缩短至小时级。这种动态监测能力已在东北玉米估产、河南洪灾评估等民生领域验证价值,也为军事应用提供想象空间。
军民融合的"中国精度"
参照国际标准,军用卫星分辨率通常比商用高1-2个数量级。这意味着我国可能已掌握0.1-0.3米级技术,足以识别地面车辆型号。俄乌冲突中商业卫星的战术应用证明,这种能力与现代战争的情报支撑需求高度契合。
![]()
image
值得注意的是,卫星群正与北斗系统、无人机形成天地一体化网络。今年东部战区"联合利剑"演习中,多源信息融合的作战模式已显现体系化优势。正如国防部强调的"新域新质力量",太空态势感知能力正在重构战场规则。
从跟跑到领跑的航天跨越
回望2015年首颗"吉林一号"发射时,我国商业遥感卫星分辨率仅达米级。十年间性能提升20倍,组网规模突破百颗,这种发展速度在全球航天史上罕见。即将实施的"吉林二号"计划将实现全球任意地点30分钟重访,其技术路线与西方星链项目形成差异化竞争。
国防部"看山河很正常"的底气,源自中国航天从追赶到并跑、最终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当台湾街道以高清影像呈现于世人眼前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个民族走向星辰大海的坚定脚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