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读懂储能
![]()
出海折戟,盈利靠补,
这名二线锂电龙头考验重重。
©图源|盐图库
文|王璟 编辑|杨倩
来源|太瓦储能
2025年10月23日,美国国会议员约翰·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对外宣布,密歇根州已正式终止国轩高科24亿美元电池工厂项目。
![]()
该州经济发展局(MEDC)已认定该项目违约,要求追回已拨付的2360万美元土地补贴,并取消剩余1.75亿美元税收激励。
这场历时三年、曾被寄予厚望的中美产业合作,就此黯然落幕。
从最初两党一致支持的“北密歇根史上最大经济开发项目”,到最终因政治化、安全化质疑而搁浅。密歇根之败,已成为中企在美高端制造投资系统性风险的缩影。
而对国轩高科而言,挑战不止于此。
其最新披露的三季度财报显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仅0.85亿元。表面光鲜的财务数据背后,是高额政府补贴、股权投资收益支撑的盈利结构,主业“造血”能力孱弱,且债务压力持续攀升。
01
从“蜜月”到决裂
该项目在美国起初的亮相十分高调。
2022年10月,国轩高科宣布通过美国子公司Gotion Inc.在密歇根州梅科斯塔县(Mecosta)投资23.64亿美元(约合167.8亿元人民币),建设涵盖正负极材料与电芯的一体化基地,规划年产超40GWh电池,承诺创造2350个高薪岗位(平均时薪29.42美元)。
工厂原计划建在梅科斯塔县大急流镇(Grand Rapids)和格林镇(Green Charter Township)之间一片211公顷的土地上。
项目获得时任州长格雷琴·惠特默高度评价,并成功争取到1.25亿美元直接补助、5000万美元基础设施补贴,以及总额高达5.4亿美元、为期30年的税收豁免。
这项“历史性投资”被密歇根州政府视为推动电动化制造与清洁能源转型的标志性项目,旨在进一步巩固该州在移动出行和电动汽车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然而“蜜月期”转瞬即逝。2023年起,当地环保团体以“破坏湿地”“水源污染”为由发起抗议,反对声迅速被政治力量裹挟。共和党籍众议员、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借机炒作“国家安全”,声称工厂距国民警卫队基地仅160公里,并推动《NO GOTION法案》切断公共资金支持。
2023年11月地方选举后,支持项目的镇议会成员全数落选。新一届议会随即单方面撤销供水管线延伸许可,而该许可原为开发协议的核心条款。
国轩随即起诉格林查特镇政府,并于2024年胜诉,法院明确裁定地方政府须履约。但上诉程序拖延逾18个月,项目陷入实质性停滞。
雪上加霜的是,2025年特朗普政府重返白宫后,将中国产电池组件关税提高20%,并取消中资关联企业电动车税收抵免资格。多重打击下,项目经济模型彻底失衡。截至2024财年末,国轩实际合格投资仅2367万美元,远低于承诺总额。
2025年9月17日,密歇根战略基金以“超120天无合规进展”及“起诉地方政府”为由宣告违约。
国轩10月15日回函称“深感震惊”,请求延长六个月宽限期,强调项目停滞源于外部阻力。其代理律师直言:“在遭遇一连串政治攻击与地方阻挠后,被指‘放弃项目’令人难以置信。”
如今,密歇根州政府不仅要求退还2350万美元补贴,还威胁若未偿还,将启动对270英亩土地的止赎程序。这一产业合作最终在地缘博弈中走向终结。
02
储能突围
面对密歇根项目的挫折,国轩高科并未止步,反而加速推进“去风险化”全球战略,从技术、产能到市场全面升级。
当前,国轩高科正在卯足劲扩产。该公司透露,2025年底总有效产能达150GWh,2027年将迈向300GWh。与此同时,产能布局加速向政治稳定区域转移:
摩洛哥基地总投资469亿元,规划建设20GWh电池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辐射欧洲与非洲市场;
斯洛伐克工厂已锁定大众汽车长期订单;
德国哥廷根基地实现5MWh液冷储能系统的本地化生产;
![]()
国内持续加码,南京六合基地累计投资超百亿元,产能近50GWh,已成为公司全球最大的单体生产基地,芜湖20GWh项目同步推进。
在储能技术方面,国轩聚焦高端化与长寿命产品。今年推出的“乾元智储20MWh”储能系统为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产品之一,设计寿命长达25年。
在大容量电芯方面,同时押注650Ah、688Ah等多种规格,并加速切入日本、美国、加拿大、巴西、东南亚、中东等市场。
金石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50Wh/kg)已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计划2027年配套保时捷等高端车企。
过去三年,国轩高科业务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动力电池是占比70%以上的核心基本盘,储能电池则为第二增长曲线。
动力电池方面,国轩高科成功为奇瑞星纪元、吉利银河、零跑等多款中高端车型配套电池。
国轩还通过深度绑定大众,强化其全球供应链协同。截至2025年三季度,大众汽车持股24.29%,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日前,搭载国轩磷酸铁锂电芯的大众安徽首款纯电轿车“与众07”正式进入工信部公告,标志着全面进入大众全球量产供应链。
市场表现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动力与储能电池总出货量达63GWh,同比增长71.8%,其中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各占70%、30%,大约44GWh、19GWh。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国轩高科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市场份额为5.33%,排名第四,位于宁德时代、比亚迪(002594.SZ/01211.HK)和中创新航(03931.HK)之后。
2024年,该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2.05GWh,同比激增超200%,全球市占率约6%。
据InfoLink发布的全球储能电芯出货报告,国轩高科排名从2022年“未上榜”,跃升至2023年第7位(出货量<10GWh),2024年稳居第8,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第7。
然而,其海外表现滞后于全球排名:2024年海外储能电芯出货量仅列全球第10,反映出对国内市场的高度依赖。
不过,这一局面正在快速改善。截至2025年9月,其海外订单已覆盖12个国家,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3%。近期接连斩获日本、沙特超8GWh订单,为沙特ACWA Power在摩洛哥的光储项目提供1.2GWh整体解决方案,项目投资总额约为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1亿元)。
据了解,国轩已构建覆盖上游资源(宜春锂矿、印尼镍、阿根廷盐湖)、中游材料与电芯制造、下游系统集成及回收的完整生态。在合肥、南京、金寨等地打造智能制造基地,其中金寨工厂为业内首个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零碳工厂”,进一步强化成本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03
盈利靠“补”
尽管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国轩高科的财务健康状况仍令人担忧。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353.92亿元,净利润达25.33亿元,同比暴增514.35%;仅第三季度就实现净利润21.67亿元,同比增长1434.42%。
表面看业绩亮眼,但细究财报,其利润几乎完全依赖非经常性收益,规模高达24.48亿元,其中24.36亿元更是来自对奇瑞汽车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另获政府补助5.37亿元。
据企查查数据,国轩高科通过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合肥国轩”)持有奇瑞汽车1.56%股份。2025年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登陆港股,目前市值稳定在1900亿港元。
作为奇瑞的核心动力电池供应商,国轩早年的这笔战略投资,如今成为其利润的绝对支柱。
该公司前三季度若剔除投资收益与补贴等,扣非净利润仅为0.85亿元,主业“造血”能力明显薄弱。
这一问题由来已久。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2年,公司连续四年扣非净利润为负,累计亏损超14亿元;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超20亿元,其中政府补助达23.8亿元。
2019年以来,国轩高科累计投入数百亿元用于厂房、设备及无形资产建设,同期(2019–2025年上半年)累计获得政府补助超48.8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超62亿元,在如此高额补贴下,扣非净利润合计仍为亏损9.7亿元,凸显其盈利模式对政策红利的高度依赖。
核心子公司合肥国轩的财务表现同样值得审视。2024年,其营收277.7亿元,营业利润亏损0.55亿元,却实现净利润0.43亿元;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达620.5亿元,负债456.1亿元,营收166.76亿元,净利润1.15亿元,远超营业利润0.44亿元。
作为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对集团净利润贡献超10%,近期还获得母公司提供的12.7亿元融资担保授信。
值得注意的是,合肥国轩也是2021年“北京大红门储能电站火灾”事件的责任方之一。
![]()
△国轩福威斯光储充技术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图。来源:企查查
当年4月16日,北京国轩福威斯光储技术有限公司储能电站在调试过程中发生火灾,最终造成1人遇难、2名消防员牺牲、1名消防员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660.81万元。
随后,北京集美家居市场有限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包括合肥国轩在内的多方赔偿。
2022年11月,法院裁定冻结相关方财产1.46亿元;自2023年8月起,合肥国轩账户内1.38亿元银行存款被冻结,至今未解封。由于案件尚未开庭,其对后续利润的影响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国轩高科债务压力持续攀升。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55.58%升至2025年三季度末的71.72%,总负债达868.86亿元。
更值得警惕的是短期流动性风险:截至2025年上半年,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275.81亿元,而货币资金仅154.58亿元,存在超百亿的资金缺口。前三季度利息费用高达11.88亿元,几乎吞噬全部经营利润。
运营效率亦承压。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291.01亿元,增速(18.07%)高于营收增速(17.21%);存货从年初71.21亿元激增至117.46亿元,增幅达64.94%,反映出这家处于全球储能第一梯队尾部的企业,在激进扩产与实际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显著错配。
未来,国轩高科能否在巨头环伺中真正夯实主业盈利根基,并在海外市场完成从“拿订单”到“扎下根”的惊险一跃,仍是一场艰难爬坡。
入群 ·爆料 ·商务
请加小助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