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中国造不出芯片?荷兰突然下狠手,专家怒批:这是在掘ASML的坟!
2025年10月,一则消息像投进湖面的巨石,炸出了满天水花——欧洲一家智库突然建议欧盟对中国实施惩罚性DUV光刻设备出口禁令,理由是中国刚收紧了稀土出口。表面看,这是一次“强硬反制”,可真要掰开看,里面藏着的,不是对中国的威慑,而是对自己喉咙的掐断。
![]()
事情得从ASML说起。荷兰这家光刻机巨头,原本是欧洲的骄傲,全球半导体设备领域的独苗。可在过去两年,它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市场。2025年第三季度,ASML财报显示,中国订单占比高达42%,单季度营收24亿欧元,占总营收四分之一还多。一句话,没有中国,ASML根本活不下去。
但就在企业拼命赚钱的时候,欧洲政客们却玩起了“政治作秀”。他们口口声声要制裁中国,封死中国的芯片路,结果是把ASML绑在战车上往火堆里推。2023年荷兰政府配合美国,限制DUV光刻机出口,2024年又升级管控,连维修都不许做。到了2025年,连老型号的DUV设备都要卡住。这套操作下来,ASML自己都快被掏空了。
![]()
ASML的CEO温宁克早就看穿了这一点。他多次警告说,过度管制不会拖慢中国,反而只会逼中国加速自主研发。可话说得再真,也挡不住政客们要当“美国的好学生”。
结果,中国真被逼出一条路来。28nm国产光刻机进入验证阶段,光刻胶、离子注入机这些关键材料也能自己造了。以前是买不到设备发愁,现在是设备能自己做,反倒有了底气。
这时候,欧洲智库的“狠招”来了——要禁止ASML向中国出口DUV光刻机。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说中国的稀土管制威胁了欧洲半导体产业。可别忘了,那些DUV光刻机的零部件,有20%是中国供应的,里面的稀土材料也来自中国。你要封中国,先问问自己能不能造出光刻机。
![]()
荒唐的是,这份智库报告还打着“欧洲利益”的旗号。可ASML的中国市场贡献已经超过38%,DUV设备更是过半销往中国。真要禁了,中国企业确实会短期难受,但ASML会直接断粮。那可是每年上百亿欧元的营收!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都直言:失去中国市场,荷兰GDP要掉0.8个百分点,ASML可能三年内裁员20%。这不是反制,是自残。
更可笑的是,他们想“反制稀土”,结果反而帮中国一把。中国的优势从来不是稀土储量,而是加工技术。你封得越狠,中国就越有动力去搞替代材料。2025年6月,中国科学院已经研发出能替代镝的新型永磁材料,性能不差还便宜三成。到那时,稀土不稀了,欧洲还拿什么“反制”?
![]()
其实这场戏从一开始就注定荒诞。一边是欧洲智库拿着政府经费写“政策建议”,一边是ASML满世界接中国的订单。资本和政治的拉扯,把这家荷兰企业撕成了两半。更尴尬的是,连台积电、三星、英特尔都公开反对禁令,说这会破坏全球供应链,让芯片涨价、企业受损。大家都明白的事,唯独政客假装看不见。
中国这边倒没乱。面对封锁,一边加速自主设备研发,一边推出稀土反制,让对手知道什么叫“掐到命门”。当中国宣布稀土出口新规那天,ASML的CFO脸都白了——因为那玩意儿是光刻机的命根子。短短几个月,中国稀土政策就让西方半导体行业的虚伪“独立性”彻底曝光:他们嘴上说自主,心里全靠中国。
![]()
所以啊,这场所谓的“DUV禁令风波”,说穿了就是欧洲在为美国出头,却拿自家产业当炮灰。美国看戏,荷兰出血,中国受益。最后的结果,ASML可能被逼成下一个“诺基亚”,而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却在封锁中越挫越勇。
科技战,没有赢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不再是那个只能挨打的角色。那些想靠封锁让中国窒息的人,最后会发现,是他们自己先憋不过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