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
撰文: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 梁梦
孕期是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的特殊阶段,这一时期甲状腺结节的检出与管理常牵动着准妈妈们的心弦。由于妊娠期雌激素等水平的变化,甲状腺结节可能更易出现或增长。
当发现甲状腺结节时,准妈妈们自然会担忧结节的性质、对妊娠的影响以及相关用药安全。临床处理需综合考量结节的良恶性风险、甲状腺功能状态以及所处的妊娠阶段,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诊断是基础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首要步骤是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结节的良恶性风险,并同步检测甲状腺功能(如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等)。这直接决定了是否需要用药:
①良性结节且甲状腺功能正常:通常无需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②结节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则可能需要药物干预。
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害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危害:
①增加育龄女性不孕不育风险。
②孕产期未经有效治疗的甲减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死胎的发生风险,并危害胎儿的神经智力发育[1]。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危害:
①孕产期未良好控制的甲亢与妊娠期高血压、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甲状腺危象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
②可能导致儿童智力降低、大脑皮层灰质体积减少,增加胎儿远期患癫痫和神经行为异常的风险[2]。
③母体升高的甲状腺素(T4)可通过胎盘,抑制胎儿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导致胎儿甲亢或新生儿一过性中枢性甲减。
▌结节高度怀疑恶性(需穿刺活检确认):
超声分类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方式,如TI-RADS分类(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①1-3类:通常提示良性可能性大,恶性风险小于5%。1类为正常甲状腺;2类为良性结节,如单纯性囊肿;3类可能为良性,具有一些可疑特征,但恶性风险较低,一般建议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节变化[3]。
②4类:恶性风险在5%-85%之间,又细分为4A、4B、4C三个亚类。4A类恶性风险5%-10%;4B类恶性风险10%-50%;4C类恶性风险50%-85%。对于4类结节,一般建议进行细针穿刺活检以明确性质。
③5类:高度怀疑恶性,恶性风险大于85%,具备多个可疑恶性特征,通常建议手术治疗。
④6类:几乎可以确诊为恶性,需要立即采取治疗措施,如手术。
三、药物治疗方案
▌甲减的用药指导:补充左甲状腺素是首选
如果结节导致甲减,或本身有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孕期甲减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增加流产、早产风险,必须积极治疗。
①首选药物:左甲状腺素是孕期甲减的一线用药,成分与人体自身分泌的甲状腺素一致,安全性高,结构与人体自身甲状腺激素相似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一般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只要剂量合适,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②用药原则:根据甲状腺功能(TSH、游离甲状腺素指标)调整剂量,孕期TSH目标通常控制在0.1-2.5mIU/L(早孕期)、0.2-3.0mIU/L(中孕期)、0.3-3.0mIU/L(晚孕期),具体需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③注意事项:左甲状腺素空腹服用,与铁剂、钙剂间隔4小时以上,避免影响吸收。
④用药监测:妊娠患者需定期复查(建议每月一次),确保TSH控制在妊娠期特定目标范围。
▌甲亢的用药指导:用药需兼顾母亲与胎儿安全
如果结节合并甲亢(比如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未控制的甲亢可能导致孕妇心悸、高血压,增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风险,需谨慎用药。
①首选药物:孕早期(前12周)优先选择丙硫氧嘧啶(PTU),因为甲巯咪唑(MMI)在孕早期可能增加胎儿畸形风险;孕中期和晚期可改用MMI,副作用相对更少。
②用药原则:“小剂量达标”,尽量用最小剂量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轻度甲亢”状态(游离甲状腺素略高于正常上限),避免过度治疗导致胎儿甲减。
③注意事项: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每2-4周一次),监测药物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不可自行停药。
▌怀疑恶性结节:先评估,再决定是否用药或手术
孕期发现甲状腺结节若超声提示“恶性可能”(如边界不清、钙化、血流丰富等),可以先做细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①若确诊为甲状腺癌,多数情况下可推迟到产后手术,孕期以密切观察为主,无需立即用药;
②若结节进展快或有转移风险,需在孕中期(14-28周)进行手术,术前术后的甲状腺功能调整仍以左甲状腺素为主,具体方案由内分泌科和外科医生共同制定。
四、孕期用药关键注意事项
①严格遵医嘱:所有用药(种类、剂量、疗程)必须在医嘱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②定期监测:按时进行甲状腺超声和功能检查,是及时评估疗效、发现潜在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的关键。
③关注母婴安全:个体化调整用药方案,治疗的核心目标是保障孕妇健康并最大限度降低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结语
总之,孕期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用药核心是“按需治疗、安全优先”,在指导下规范监测和用药,携手共同度过“特殊”时期。
审核专家
![]()
李 佳
南部战区总医院 内分泌科主任
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继发性骨质疏松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分会常委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
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主编、参编、参译专著5部
近年主持国家、军队、省部级基金5项
授权专利9项
多次担任大会同声翻译
参考文献:
[1]唐慧云.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D].桂林医学院,2024,DOI:10.27806/d.cnki.gglyx.2024.000011.
[2]杨奥,张培恒,张杨,高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后代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4(04):269-272.DOI:10.16138/j.1673-6087.2024.04.10.
[3]徐可.Kwak-TIRADS、ACR-TIRADS及C-TIRADS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D].锦州医科大学,2024,DOI:10.27812/d.cnki.glnyx.2024.000246.
本文审核丨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李佳 责任编辑丨蕾蕾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