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诗意漫罗江!2025罗江诗歌节开幕,多名农民诗人登台朗诵

0
分享至

10月30日,2025罗江诗歌节在四川德阳市罗江区开幕,来自国内的200余位诗人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这场延续二十载的诗意盛宴,今年以“诗歌+文旅”的新姿态,让千年诗脉与寻常烟火温暖相拥。活动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星星诗刊杂志社、罗江区人民政府承办。

现场,龙敦仁、杨俊富、鲁小月三位本地农民诗人登台朗诵,以质朴诗句讲述脚下土地的故事,传递出诗歌与生活的深刻共鸣。


▲本地农民诗人登台朗诵

云峰诗社名誉社长龙敦仁的诗句“往日,我总是背着太阳和月亮,站在冬天的麦田……”在会场回荡。作品《诗歌节上的农民》道出了从“与麦穗一起奔夏”到“列阵在诗歌的舞台”的生命旅程。

首届“全国十大农民诗人”杨俊富带来《罗江良种》,从青绿的稻秧田看见“一个乡一个县的温饱”,在5.8万亩制种园区望见“祖国人民的温饱”。他的诗被读者亲切地称为“泥土里长出来的诗”。

从田野走向城市舞台的鲁小月,她在《故乡的蒲公英》中低吟:“我的故乡有万万朵蒲公英,我们是它的种子,被成长的风散落到各地……”字里行间满是对故土的深沉眷恋。

罗江的诗意土壤源远流长。1948年,“云峰诗社”于此萌芽生根,七十余年来,一代代农民诗人“像栽秧一样爬格子”,让诗歌沿着土地的脉络静静流淌。这份源自田野的持久诗意,最终孕育出已连续举办二十届的罗江诗歌节。

本届诗歌节以“千年诗脉润罗江,文旅融合谱新篇”为主题,升级为“诗歌+文旅”模式。当天,罗江区与中国诗歌学会签订协议,共建“诗歌之城”。AI诗画秀《罗江千年诗路》以虚实相融的视听语言,展现罗江文脉的绵延不绝。


▲张颐武教授进行主旨演讲

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演讲中阐释说:“三星堆是文明早期的诗意光芒,三国文化是壮阔豪迈的诗意传承。”他提出应“以诗为魂发掘城市内在气质,以诗为媒传播城市独特风范,以诗为鉴渗入城市日常生活”。

学者和诗人们还将深入庞统祠、李调元纪念馆等地,探寻诗歌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渊源。

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张颖感言,二十年来,“罗江遗风古道崇光焕彩,诗意山水新卷迭出”,使罗江成长为“一座富有诗意的城市”。

歌手纪敏佳发布主题曲《诗意罗江》与情景剧《诗与人间烟火》,共同构筑起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这一切,正践行着诗歌节的深切期盼——让诗意从书页走进街巷,从吟诵走入烟火,使文化之美变得可听、可观、可品、可感。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明平

编辑张寻 审核 高升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红星新闻 incentive-icons
红星新闻
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新媒体平台
193181文章数 13372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