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期中坚定爬坡的昆仑万维,盈利回归正轨。
10月29日,昆仑万维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当中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05亿元,同比增长51.63%。其中,第三季度创收结果更甚,营业收入同比提升56.16%至20.72亿元,归属净利润抬至1.9亿元,同比增长180.13%,环比扭亏为盈。
走出净亏损,对于昆仑万维来说绝非偶然,而是在长坡厚雪的赛道中,企业终于凭借前瞻性战略与投入的积攒,迎来一道曙光,AI布局价值释放,转型步入正向循环。
![]()
夯实技术底盘,加速全球商业化落地,AI战略进入收获期
坚定投入与布局,成色检验期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华金证券曾透过昆仑万维2024年年报点评称:阶段性业绩承压符合产业规律,但随着相关新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以及用户规模的提升,新业务将为公司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这份未来展望,正通过昆仑万维数据曲线一点点兑现。
临近三季报披露,昆仑万维股价持续处于上探趋势。截至10月29日,公司股价已连续4天上涨。该日盘后,公司新一报告期业绩另为投资者注入一针“强心剂”:第三季度营收增长56.16%、归属净利润环比扭亏为盈,整体毛利率达67%,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拆解这份上扬密码,关键在于昆仑万维持续夯实技术底盘,以及加速AI业务商业化落地。
“All in AGI与AIGC”,技术实力是昆仑万维的起跳本钱。财报显示,前三季度昆仑万维研发费用由上期11.44亿进一步增长至12.11亿元,这一投资的深度与潜力上限虽然无法完全预测,但也率先部分回流成为公司推动AI生态构建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在持续开源系列模型中争先求优,组成了昆仑万维亮眼成绩单的关键一环。7月4日,公司开源Skywork-Reward-V2系列奖励模型,该系列模型在七大主流评测中全面夺魁,标志着开源奖励模型迈入新阶段;7月9日,公司发布多模态推理模型Skywork-R1V 3.0,在MMMU、EMMA-Mini、MMK12等评测中取得开源最优成绩,确立了开源多模态推理领域的新标杆;7月30日,公司发布并开源自回归多模态统一模型Skywork UniPic,在图像生成质量、编辑精度及效率上均达行业领先水平;8月13日,公司又推出升级版Skywork UniPic 2.0,仅以2B参数规模超越多款7B至12B模型;8月12日,公司开源3D世界生成模型Matrix-3D,树立了3D世界生成新标杆;同日发布的Matrix-Game 2.0则为交互式世界模型的升级版本,系在通用场景下实现实时长序列交互生成的开源方案。
“公司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覆盖强化学习、智能体、奖励模型及机器学习理论等核心方向,充分体现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系统化研究能力与前沿探索实力,也展示了公司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方面持续投入的决心。”在昆仑万维看来,大模型既是公司深耕AI领域的内在基石,也是优势外显所在。
立足于此,昆仑万维的核心竞争力实则更加深厚。相较于一味拼研发、增规模,公司更深谙把握商业化机遇的重要性,技术赋能下应用落地力度的增强,使公司在日益完善的产品矩阵推动中,将商业化价值潜力快速放大。
短剧业务“身高”的猛增便是例证。根据第三方数据,2025年8月,DramaWave已跃居海外短剧平台收入榜第三位,单月下载量突破400万次,并在北美、东南亚、拉美等主要市场均取得显著成绩。内容创新上,DramaWave上线动漫频道,成为全球一线短剧平台中首个引入动漫内容的探路者,目前已上线多部脑洞、玄幻类动漫作品,支持18种语言,广受用户欢迎。技术层面,DramaWave另不断加大AI技术应用深度,重点聚焦内容本土化、投放素材生成及用户交互等核心环节。
新兴业务的“变现”效果,昆仑万维亦深有体会。针对前三季度营收高增的原因,公司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由于报告期公司短剧、广告及 AI 软件技术业务发展,收入增加所致”。
其他垂直化领域业务,也在不断走向深化。例如,AI智能助手方面,公司推出新一代AI智能体,致力于不断降低专业研究与应用开发的门槛;AI视频方面,公司坚持模型与平台双轮驱动,加速AI视频创作普及,新版SkyReels预计将于11月初正式上线;AI音乐与音频方面,公司围绕音乐生成、语音合成两大核心方向多维发力;AI 社交方面,Linky持续优化产品功能与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文字对话、剧情互动及人设一致性表现,显著增强用户沉浸感;社交娱乐平台 StarMaker则通过赛事IP运营与AI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与产品竞争力。
从技术探索到商业化突破,市场乐见未来业绩答案
对于深耕AI产业的玩家来说,短期内的阵痛并不陌生,好在行业与整体环境的双向奔赴,正在加速推进。
根据Air Street Capital《State of AI Report 2025》中一项调研显示,95%受访者已在工作或生活中使用AI,并且有76%自愿为AI工具付费,多数人称确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中获得了更高的生产力提升。
从小范围“概念说辞”普及为“全民狂欢”,Sensor Tower通过《2025年AI应用市场洞察报告》指出,AI已从小众迈入主流,该市场正经历高速增长,尤其是AI助手应用的受众规模在过去一年呈现指数级扩张,AI技术的受众远不止于自由职业者、学生及开发者等特定群体。与此同时,随着ChatGPT的发布,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2023年,提及“AI”、“机器学习”或“大语言模型(LLM)”等AI相关术语的应用数量激增,AI正全面渗透至各类移动应用。
AI无疑是未来趋势之一,但倘若能够叠加出海举措,则更有可能加速1+1>2的效果转化。
《2025 AI+出海产业报告》分析称,东南亚、中东、非洲进入移动互联网红利期,本地AI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与此同时,欧美市场AI教育普及、消费习惯成熟,对AI工具型产品接受度显著上升;企业服务领域对效率、合规、安全的需求推动 AI在B2B侧的应用爆发。用户期待“更聪明、更便捷、更个性”的产品体验,AI出海正好满足这一刚需。
将出海作为增长助推器的可行性,在昆仑万维身上已然验证。
综合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海外业务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58%,海外收入占比达93%,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在“出海龙头”光环加持下,昆仑万维牌桌上的话语权也不断提升。例如,在海外信息分发与元宇宙业务方面,Opera在人工智能与元宇宙领域进展顺利,收入保持稳健增长,为AI时代的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Opera推出了面向AI时代的Agent浏览器Opera Neon,凭借高安全性、强交互性与多模态生成能力,Neon正成为AI驱动的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流量入口。
海外市场也是公司新兴业务发展的重要引擎。《2025海外短剧行业报告上半年》提到,2025年上半年,海外短剧市场收入合计10.88亿美元,其中第一季度收入为5.18亿美元,第二季度收入为5.69亿美元,季度环比增长9.8%。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将达24.73亿美元,下载量将达12.09亿次。
有鉴于此,全球化则成为昆仑万维的站位视角,亦是其差异化突破的“不二法门”。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其独特的全球化平台优势,推动AI技术与信息分发、社交娱乐、内容创作等业务的深度融合,打造增长新范式。此外,公司还将以技术创新为锚点、以生态构建为支撑,不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致力于在AI时代实现长期稳健增长,为全球用户与合作伙伴创造更大价值。
这一战略考量也屡次得到市场肯定。将其定位于“全球AI生态平台构建者”,中航证券在月前研报中提到,公司正处于AI战略由投入向收获过渡的关键阶段,短剧与AI应用矩阵双引擎结构已初步形成,收入增长具备持续性,传统业务稳固保障投入节奏。若下半年商业化路径加速验证,市场有望重估其成长性与战略兑现能力。未来,公司将依托核心技术优势与全球化运营能力,持续拓展“AI+”边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科技企业。
至于盈利期望,中邮证券也提到,考虑到公司AI业务仍处投入期,短期维持较高营销支出以保障获客仍属必要,但伴随新技术投入成本摊薄及管理提效推进,叠加产品成熟度与规模效应的逐步提升,昆仑万维中长期费用率水平有望持续优化。
技术迭代稳定根基、多元收入结构迈向成熟、海外护城河勾勒差异化曲线,昆仑万维正在“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算法—AI 应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中,迎来AI业务的下一波增长曲线。
文/王璨
(编辑:王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