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0
分享至

1. “什么,死亡高峰期要来了?”

2. 从1962年开始,我国人口长期维持着出生人数高于死亡人数的增长态势,整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

3. 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22年才首次被打破,当年全国人口总量出现负增长。

4. 更令人关注的是,2023年与2024年连续两年延续了这一负增长局面。特别是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仅为954万,而死亡人口却攀升至1093万,两者差距接近140万。

5. 面对这样的数据变化,多位权威专家发出预警:中国即将迎来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死亡高峰阶段。

6. 那么,这场被称为“死亡高峰期”的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层原因?



7. 婴儿潮效应

8. 其实早在2023年,当全国死亡人口突破1110万大关时,社会上就掀起了广泛讨论——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为何会出现连续多年死亡人数反超出生人数的局面?

9. 尤其是2023年,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少了整整208万人,这种断层式差距引发了公众对人口结构失衡的深切忧虑。



10. 经过深入分析,人们逐渐将目光聚焦到两个关键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是1949年至1957年之间。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急需劳动力推动建设,因此大力倡导生育政策,鼓励家庭多生子女。

12. 在这样的背景下,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养育四到六个孩子,形成了新中国第一波明显的“婴儿潮”。



13. 当年出生的这批人,如今已普遍步入70岁以上的高龄阶段。尽管现代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自然规律无法逆转,生老病死仍是不可抗拒的生命过程。

14. 据统计,这九年期间全国累计出生人口超过1亿人,即便考虑早年较高的婴幼儿夭折率,目前仍存活的人口规模也高达数千万级别。

15. 再加上前后几年出生的人群,每年因自然衰老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千万量级,也就显得合乎逻辑了。



16. 第二个重要时间段则是1962年至1973年。在这段时期,国家刚走出三年困难期,经济逐步复苏,人民生活趋于稳定,生育意愿迅速回升。

17. 在这短短12年内,全国共迎来约2.6亿新生儿,构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生育高峰。

18. 如今,这批人群中最年轻的一代也已年满51岁,绝大多数已进入中老年阶段,部分甚至迈入高龄行列,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和死亡概率。



19. 而且这一推断并非空穴来风。例如,2023年某一线城市的社区死亡登记数据显示,在当年去世的居民中,出生于上述两个“婴儿潮”时期的个体占比高达68%。

20. 可见,正是这两代庞大人口群体正在集中步入生命末期,形成所谓的“收尾效应”。由于基数巨大,直接拉高了整体死亡人数。

21. 更值得关注的是,未来几年这种情况不仅不会缓解,反而可能进一步加剧,死亡人数或将继续维持高位甚至继续攀升。



22. 年轻人不愿意生

23. 除了历史人口结构的影响外,当前低生育率的现实也是造成人口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此前在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年代,许多轻微疾病都可能导致死亡。比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死亡人数高达1083万,反映出当时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



25.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传染病、营养不良等传统致死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死亡率显著下降,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升。

26. 然而近年来,死亡率再度呈现上升趋势,并伴随人口总量负增长,其背后除了老龄化加剧之外,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当代年轻人普遍缺乏生育意愿。



27. 回顾过去,独生子女政策实施期间,多数家庭愿意响应号召只生育一个孩子。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养育成本急剧上升,住房、教育、医疗等压力叠加,使得育儿负担空前沉重。

28. 许多城市家庭每月收入扣除房贷、车贷及基本生活开支后所剩无几,若再添一名新生儿,经济压力将进一步加重。



29. 教育支出更是成为压倒性开销之一。不少父母表示,为了孩子的学业投入大量金钱与精力,已经难以承受更多育儿责任。

30. 因此,即便政策放开,大多数家庭仍选择维持独孩或丁克状态。



31. 实际上,2016年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曾短暂刺激生育率回升,当年出生人口一度突破1000万。但此后便逐年下滑,未见持续反弹。

32. 尽管各地陆续推出育儿补贴、延长产假、提供托育服务等多项激励措施,仍未能有效扭转年轻人“不愿生、不敢生”的普遍心态。



33. 患病率的提升

34. 尽管医疗水平的整体跃升极大延长了人类寿命,使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建国初期的不足40岁提升至如今的79岁,部分发达地区甚至超过80岁。



35. 曾经因缺医少药而导致的小病致命情况已极为罕见,像普通感冒发烧这类病症如今几乎不再构成威胁。



36. 这一切得益于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的庞大医疗网络——目前已有109万所医疗卫生机构和1578万名专业医护人员,覆盖从一线城市三甲医院到偏远乡镇卫生院的各个层级。



37. 更为关键的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已达95%以上,彻底改变了以往“小病拖、大病扛”的就医困境,重大疾病也能得到及时救治。



38. 然而,寿命延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老年人口基数不断扩大。目前全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3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3600万。



39. 加之独生子女政策长期影响以及当前生育率低迷,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22%,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40.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慢性病患病率的快速上升,尤其是血脂异常问题日益严重,高胆固醇血症尤为突出。



41. 根据2018年全国调查结果,18岁以上成年人中血脂异常的总体患病率达到35.6%,相当于每十个人中就有近四人存在此类健康隐患。



42.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指出,我国血脂异常人群总数约为2亿,其中确诊高血脂患者达1亿人。

43.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问题不再局限于成年人群,儿童与青少年中的高胆固醇检出率也在逐年升高,整体血脂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

44. 若不加以干预,预计在2010年至2030年间,仅因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一项因素,就可能导致我国新增约920万例心血管疾病事件。



45. 结语

46. 当前中国面临的死亡高峰,实际上是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上世纪两次大规模“婴儿潮”带来的庞大人口群体正集中步入老年;二是医疗进步使得更多人得以长寿,死亡时间向老年阶段集中;三是生育率长期低迷,新生人口无法弥补自然减员。

47. 人口负增长与死亡高峰交织并行,不仅构成了当下人口发展的核心特征,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主导趋势。

48. 信息来源:北青网:中国人的第一致死病因居然是它!你需要这份更适合中国人的“健康饮食模式”

4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俄罗斯和美国数月,中国多久?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俄罗斯和美国数月,中国多久?

潮鹿逐梦
2025-11-06 17:32:19
赵鸿刚:已经签了6场扇耳光比赛,如果医生允许,想完成剩下5场比赛;此前其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赵鸿刚:已经签了6场扇耳光比赛,如果医生允许,想完成剩下5场比赛;此前其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极目新闻
2025-11-07 00:52:34
人人都想听好消息,但世界烂透了,乌克兰不再提回到1991年边界

人人都想听好消息,但世界烂透了,乌克兰不再提回到1991年边界

山河路口
2025-11-06 13:54:49
黄金加税背后的战略!很多人都没读懂!

黄金加税背后的战略!很多人都没读懂!

米筐投资
2025-11-07 07:10:45
英国教授疑惑:我实在想不通,中国凭什么维持数千年的文明统一?

英国教授疑惑:我实在想不通,中国凭什么维持数千年的文明统一?

知鉴明史
2025-11-06 21:02:00
A股,下午跳水的原因找到了,下周,新能源将迎来井喷式爆发!

A股,下午跳水的原因找到了,下周,新能源将迎来井喷式爆发!

夜深爱杂谈
2025-11-07 20:21:35
重磅!11月10日油价整改正式生效,3大调整让加油更透明、更省钱

重磅!11月10日油价整改正式生效,3大调整让加油更透明、更省钱

小怪吃美食
2025-11-07 07:05:40
老人鞋足力健已是多次失信被执行人,张凯丽称代言5年前已结束

老人鞋足力健已是多次失信被执行人,张凯丽称代言5年前已结束

界面新闻
2025-11-07 11:35:46
太突然!广东一律师事务所被吊销执照!

太突然!广东一律师事务所被吊销执照!

知肇分子
2025-11-07 20:39:04
女游客在美国佛州迪士尼乐园重伤身亡,该乐园一个月内有4人身亡

女游客在美国佛州迪士尼乐园重伤身亡,该乐园一个月内有4人身亡

潇湘晨报
2025-11-06 18:18:18
女子因F罩杯太累赘想缩到A罩杯,医生:最多到C

女子因F罩杯太累赘想缩到A罩杯,医生:最多到C

素然追光
2025-11-06 00:58:20
一个敢想,一个敢干?沙特寻求中国,签1万亿大单,共创沙漠奇迹

一个敢想,一个敢干?沙特寻求中国,签1万亿大单,共创沙漠奇迹

南宫一二
2025-11-07 17:44:06
湖南省人医17分视频风波,女方肤白貌美、男方儒雅绅士,均被停职

湖南省人医17分视频风波,女方肤白貌美、男方儒雅绅士,均被停职

鋭娱之乐
2025-11-07 08:39:22
莫文蔚演唱会,到这个年纪了,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莫文蔚演唱会,到这个年纪了,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7 09:59:45
今夜,大跳水!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今夜,大跳水!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11-07 00:15:38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28 14:03:28
又整容了?李嫣疑进行第四次手术,公开术后画面,鼻子嘴巴缠满纱布

又整容了?李嫣疑进行第四次手术,公开术后画面,鼻子嘴巴缠满纱布

八星人
2025-11-07 11:01:11
马家军师长拒绝起义,陶峙岳大手一挥:放下军权给你办出国的护照

马家军师长拒绝起义,陶峙岳大手一挥:放下军权给你办出国的护照

健康快乐丁
2025-07-17 21:50:50
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985大学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985大学院长

TOP大学来了
2025-11-07 22:38:26
大米公司为什么被全网群嘲?这两点就够了!

大米公司为什么被全网群嘲?这两点就够了!

宏哥谈商道
2025-11-06 19:00:03
2025-11-07 23:16:49
米果说识 incentive-icons
米果说识
我觉仲夏苦短,你说蝉鸣悠长。
3717文章数 4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免费升级!今年超火爆的韩国热游登Switch2:爽玩60帧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