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0日至24日,由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主办、中国建筑学会承办的“2025中外工程师工程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在北京举办。来自马来西亚、蒙古、俄罗斯、新加坡等国的17名外国工程师,26名中国建筑领域工程师及5名在华土建类专业留学研究生共48人齐聚一堂,以“城市更新共创未来”为主题,通过“专题讲座+技术考察+工作坊”等多种形式,深入交流中外工程建设经验,为建筑领域国际合作注入新动能。
隆重开班:锚定国际合作与能力提升目标
![]()
10月21日上午,研修活动在北京举行开班式,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副理事长王翠坤、副监事长赵琦及何志方出席,学会副秘书长、国际部主任王晓京主持开班式。修龙在动员讲话中指出,本次研修的目的是落实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中外建筑行业双向交流合作,提升专业人员的职业能力。他希望广大学员积极参加学习,加强相互交流,遵守研修纪律。
![]()
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秘书处项目主管张鸣天系统介绍中国工程能力建设进展与国际合作网络;马来西亚、蒙古国代表随后分享本国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概况,为跨国家、跨领域技术交流奠定基础。
专题讲座:聚焦前沿技术与政策实践
![]()
研修期间,行业权威专家围绕建筑领域关键议题开展授课:中国建筑学会副监事长何志方对“中国城市更新行动的政策和实践”作了深入讲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袁烽所作的“物理AI赋能建筑数智未来”专题报告引发了学员的广泛共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正高级工程师毛凯以标准筑基,联通未来为题分析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实践与发展趋势;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贺静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黄献明就“迈向绿色、韧性、包容的建筑未来”“亚太地区建筑绿色与韧性标准对比”展开深度讲解,为学员搭建起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
技术考察:走进标志性城市更新项目
![]()
为让学员直观感受中国城市更新成效,研修活动精选6个标志性项目开展沉浸式考察:在首钢工业园,学员见证重工业遗存如何转化为“城市复兴新地标”;在大吉巷老城区,了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建筑保护与商业功能开发的融合;在前门地区,体验三里河水系“水穿街巷”的生态环境,考察杨梅竹斜街的胡同肌理保护,品味北京坊的中西文化建筑的交融,所有这些均让学员印象深刻。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通过科技手段全面呈现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当今变化和未来规划,助力学员理解中国城市发展的系统性思路。
工作坊:感受体育场馆“建设+运营”成功经验
![]()
针对大型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议题,研修设置3场专项工作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张钒剖析“北京新工体改造复建”的经验;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郑方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例,解析“设计可持续的未来”理念;首钢滑雪大跳台项目组成员庞凌波博士则从“人因分析”角度,探讨“雪飞天”“雪如意”等冬奥场馆的设计理念思路。学员结合自身工程经验参与研讨,实现从“知识吸收”到“实践应用”的转化。
亮点突出:全英文授课+双向互鉴,筑牢友谊与合作桥梁
![]()
本次研修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对授课专家与中方研修学员均为全新挑战——专家团队认真准备英文讲稿与课件,确保知识传递精准高效,中方学员克服语言障碍,强化了英文交流水平。同时,活动坚持“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中方专家倾囊相授,马来西亚、蒙古、新加坡等国学员还登台介绍本国工程建设体制与技术标准体系,拓宽信息交流维度;课下中外学员互动频繁,从技术问题探讨到合作意向沟通,研修班成为中外建筑界直接对话的“桥梁”。
圆满结业:收获知识与友谊,共启合作新篇
![]()
10月24日下午,研修活动举行结业式。何志方副监事长在总结时指出,5天的研修实现了三大目标:一是深化了学员对城市更新理念与中国实践的认知,为破解“城市病”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二是外方学员直观感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增进对中国发展模式的理解;三是筑牢了中外建筑专业人员的友谊,部分学员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结业式上,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本次研修所学的知识、所见的案例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并以研修为纽带,持续加强中外建筑领域交流合作。中国建筑学会相关负责人强调,未来将继续依托国际交流经验与科技推广优势,搭建更多中外工程师互学互鉴平台,为促进全球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高水平更新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