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发明协会2025年度“发明创业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太原工业学院凭借两项关键技术突破首次斩获该奖项,其化学与化工系主任王峰主持的《甲醇清洁能源的开发及其应用》获成果奖二等奖,马翔教授主持的《人工纳米酶的构筑及其应用》获创新奖二等奖,实现学校在国家级发明创新奖项上的历史性突破 。
作为经科技部批准、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注册的国家一级学会奖项,发明创业奖不仅具有推荐国家科技成果奖的资格,更以表彰“技术发明与产业化实效并重”为核心特色,在全国发明创新领域极具权威性。2024年度该奖项仅授予372个成果奖、399个创新奖项目,太原工业学院两项成果同时获奖,凸显其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双重实力 。
![]()
王峰团队的《甲醇清洁能源的开发及其应用》项目,构建了从绿色生产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技术体系。该成果聚焦甲醇能源全生命周期创新,涵盖绿甲醇制备工艺优化、高效催化剂研发、甲醇基添加剂合成及内燃机效率提升等关键环节,通过多项发明专利组合,破解了传统甲醇能源生产能耗高、应用适配性不足的难题。这一技术路径与当前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趋势高度契合——吉林洮南已建成的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通过“绿电制氢+秸秆气化”技术实现零碳生产,年减排二氧化碳达6.5万吨,而太原工业学院的研究进一步为甲醇在交通、化工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精准对接国家“双碳”战略需求 。
![]()
马翔教授团队的《人工纳米酶的构筑及其应用》则展现了服务山西区域转型的精准发力。项目以山西储量丰富的钼、钨资源为核心,设计出基于多金属氧酸盐的新型纳米酶,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ROS(活性氧)的高效产生与消除双向调控,并首次阐明其催化构效关系,攻克了传统酶制剂稳定性差、反应条件苛刻的技术瓶颈。这一突破为钼/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能够直接赋能山西钼/钨矿区的产品升级——从初级矿产加工向高端生物催化材料转型,为资源型地区产业升级提供了“高校创新+地方资源”的融合范本 。
两项成果的获奖,正是太原工业学院锚定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的科研定位缩影。前者呼应“双碳”目标下的能源结构转型,后者紧扣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要求,形成“绿色能源+特色资源”的创新双极。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获奖不仅是对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认可,更坚定了学校以应用研究服务产业发展的方向,未来将推动更多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
随着发明创业奖的加持,太原工业学院的两项技术已具备冲击更高层级科技奖励的潜力。按照国家科技奖励条例实施细则,此类兼具原创性与实用性的技术发明,正是国家技术发明奖的重点评选方向,这也为山西高校科研成果对接国家级奖励体系搭建了重要桥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