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两任妻子郁郁而终,6子女恨之入骨,独活93岁原配子女无一送终

0
分享至

1989年,北京协和医院,一位老人正走向生命的终点。



早在多年前,他的两任妻子先后郁郁而终,此后他的6个子女对他恨之入骨

他独活到93岁,原配子女却无一人给他送终

他到底是谁?又为何沦落到如此境地?



少年志气

1896年初冬,江苏镇江茅家,长孙茅以升呱呱坠地

百日那天,他的祖父茅谦亲在为他写了一幅字:志在四方,桥通天下

茅家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祖父茅谦是晚清重臣,兼通诗书礼乐与水利工程,是那个年代难得的文理兼修之才。

父亲茅乃登是一名有抱负的新闻工作者,曾在《南洋官报》任职。



茅以升生性聪慧,记忆力惊人,据说七岁那年,他能将《诗经》倒背如流,还能说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十多位。

祖父为此专门请来私塾老师,对他严加管教,甚至亲自监课。

他十岁那年的端午节,家乡举行龙舟赛,万人空巷,人们争相涌向文德桥上观赛。

茅以升也跟着大人一同前去,站在桥的一端欣赏着龙舟争渡的壮观场面。



年幼的他一时肚子不适,便独自离开人群去上厕所

走出没几步,身后便传来一声震天的巨响,文德桥竟然塌了

桥上的人一时间跌入水中,惨叫声与石块砸水的轰鸣混成一片,场面如人间炼狱。

年仅十岁的他,亲眼看见几名乡亲被石块压住、被激流卷走,鲜血在水面上染出一大片暗红。

那一夜,他发了高烧,连连梦中惊醒,嘴里反复念着:“我长大以后,要造一座永远不会塌的桥。



自此以后,每次经过桥梁,他都会蹲下观察良久,从桥面看到桥墩,从砖石结构琢磨到受力原理。

他把所有看到的桥画下来,剪贴在本子里,密密麻麻记满了几大册。

祖父看着孙子转向土木工程,不但没有阻止,反而欣慰地对他说:“为国造桥,胜过中状元。”

1916年,茅以升从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毕业。

年仅二十岁的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官费留美资格,即将踏上赴美求学之路

可就在此时,家里却已悄然替他安排好一桩婚事



患难夫妻

早在茅以升十七八岁时,祖父茅谦便与老友戴祝尧定下两家结亲的口头之约。

戴祝尧是书法大家,家族代代书香,孙女戴传蕙是端庄温婉的大家闺秀

得知婚约已定,茅以升一开始颇为排斥,他是留洋派,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向往自由恋爱,不愿屈从于“父母之命”。

但在家人一再坚持下,他不得不前往戴家见礼



那是一个春末夏初的午后,他踏入戴家花厅,见到一位身穿素雅旗袍的少女站在窗前抚琴。

她轻轻抬头,恰好与他四目相对,那一刻,他竟生出几分羞怯,脑海一片空白。

少女向他轻轻一笑,瞬间融化了他心中的所有抗拒。

从那日开始,他不再反对婚约,甚至在日记中写道:“人间最幸,莫过于此。”

对于他来说,那一场包办婚姻,竟成了命运赐予他最温柔的意外。



婚后的头几年,他们几乎聚少离多。

1916年,茅以升远赴美国求学,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桥梁科学,后又在卡耐基工学院一鼓作气攻读博士。

求学的三年,戴传蕙守着家中的老屋,把年幼的儿子哄睡后,还要细心侍奉公婆、打理柴米油盐。

她从未说过一声苦,也从未向外人抱怨丈夫的“不顾家”。

她深知,丈夫肩上的担子远比一般男人沉重。

每当夜深人静,信纸散落在灯下,她便拿起笔,一笔一划写下近况。



1920年,茅以升学成归国,一家人终于团聚。

但由于工作和种种原因,他们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不断迁徙

每一次搬迁,戴传蕙都亲自打点,她总能用最短的时间,将一个陌生城市的屋檐变成“家”。

茅以升则是标准的“工作狂”,上课、科研、设计、校务,时间被切得满满当当。

他不是不关心家人,而是心里那道“工程第一”的铁律,让他很难抽出身来陪伴妻子与孩子。

但他从不忽略对戴传蕙的感情,出差前,他会为她备一封长信。



逢年过节,必送一只亲手选的发簪或绣扇;家中子女学业,他也会趁夜与她低声商量。

但哪怕是最深的感情,也敌不过现实的重压。

1930年,茅以升调任江苏水利局局长,一年后突遇南京大水患

洪水肆虐,民众哀嚎,城市交通、供水系统几乎瘫痪。

他尽职尽责、奔波调度,甚至彻夜未归,可作为主管官员,他还是被舆论推至风口浪尖



尽管这场灾难本属天灾,但他仍主动请辞,未留恋官位半分。

她能感受到丈夫日渐沉默的眼神中藏着的焦灼,而这份焦灼,也影响到了她。

那些年,她身体愈发虚弱,精神时常恍惚。

医生建议静养,她却一再推辞,只说:“家里没人能离得开我。”

直到茅以升强硬地将她送往香山静养,她才终于低头。



静养期间,茅以升几乎每日写信慰问,有时还会亲自驱车前来。

几年间,她的病情确有起色,家中也渐渐重回温情旧景,那是一段难得的安稳时光。

可这份安稳太短暂,当钱塘江大桥的建设计划落地,茅以升再次被召唤

他再次投入工程一线,而她,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角色:等待的妻子

那年秋天,戴传蕙的抑郁再度加重



悔恨晚来

1946年的上海,时局虽仍动荡不安,但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已陆续恢复正常运转。

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应邀北上南下,投身重建之中。

茅以升也被调任至上海,继续主持桥梁科研与工程工作。

妻子留在了老家照料孩子,原因很简单:她的身体,已经经不起再一次的长途颠簸和生活迁移。



在上海,茅以升的工作繁忙如旧,但不同的是,生活中忽然多出了一位女子

她叫权桂云,21岁,刚从学校毕业不久,担任某机构的文员。

她穿着得体,说话轻柔,有一双年轻女子特有的澄澈眼眸,总在不经意间望向他。

起初,茅以升只是礼貌应对,对她的出现并未多想。

但慢慢地,他发觉自己的目光会停留得久一些,交谈的语气也温和了许多。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开始期待在办公室里见到她,期待她的问候。



那种熟悉的温柔,让他恍惚间回到了年轻时刚娶戴传蕙的时候。

那日黄昏,他加班至晚,权桂云留下来陪他,一起整理会议资料。

窗外夕阳斜斜洒在书案上,屋内静得只剩两人偶尔的纸页翻动声。

权桂云突然问:“茅先生,您会累吗?这么多年一直忙个不停。

他愣了一下,随即低声笑了笑:“习惯了。

那天晚上,他们一起吃了晚饭,一起走回宿舍楼,从那晚开始,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质的变化



他给她租了房,每月寄去生活费;偶尔偷偷探望,也不过是坐下说说话,从不敢久留。

但权桂云并不介意,她明白茅以升的身份与顾虑,也甘心只做一个“懂事”的陪伴者。

几年后,他们的女儿茅玉麟出生

而此时的戴传蕙,仍守在北方的老屋中,依旧每日写信,只是信的回音渐稀,字里行间多了几分客套。

直到1950年,组织要求所有干部、公职人员自我交代过往一切问题,尤其在感情与家庭方面。

茅以升犹豫了三日,最终还是在审查材料上,写下了那段藏匿四年的“实情”



信件寄出数日,他忐忑不安,直到接到儿子来信,说母亲身体突发不适,需紧急住院。

他匆忙赶回家,刚进门,便看见戴传蕙坐在床边,面色苍白,仿佛一夜之间老去十岁。

她没有斥责,也没有声嘶力竭的质问,只是看了他一眼,低声说:“你回来了。”

她并未拒绝他留下,也没有提出分居,只是从那日起,再无笑语,终日沉默。

白日间她仍做饭洗衣,晚上却常坐到深夜不眠。

孩子们看在眼里,恨在心头,长子茅于越开始拒绝与父亲说话,姐妹们每每提起父亲,皆是冷脸以对。



茅以升想补偿,想多陪陪她,每天准时回家,偶尔买她喜欢的小吃、带她散步,甚至亲手为她泡药。

但她始终只是点头,不语,直到某日黄昏,她忽然对他说:“你也不容易。”

这句话,让茅以升彻底崩溃,他转过身,悄悄擦去眼角的泪水。

他明白,这不是原谅,而是一种认命。

从那以后,戴传蕙病情渐重,最终再未走出抑郁的阴影。

1967年,她在极度虚弱与痛苦中悄然离世,连临终前都未再提过茅以升半句。



孤影落幕

戴传蕙去世不到半年,茅以升便将权桂云和茅玉麟母女接回了家

此举,在旁人看来不过是“晚年寻伴”,但在子女心中,却是对母亲最大的亵渎。

他们无法接受父亲还未脱去丧服,便将那个令母亲郁郁而终的“第三者”请入门中。

六个子女齐齐愤而离家,有的远赴国外,有的搬离住所,从此鲜少踏足父亲家门一步。



尤其是长子茅于越,母亲去世后,他发了一封长信给父亲,字字句句如冰刃,直指父亲的背叛。

他在信尾冷冷写下:“您不是我心中的父亲,请勿再通信。

他做到了信中所言,从那年起,他再未回家探望,也未再与父亲有一纸往来

而此时的茅以升,年岁渐长,仍旧在科研一线奔波

他的名字依旧频繁出现在各大工程项目中,他主持审定的人民大会堂结构设计,在国人心中声望如日中天。



可所有荣耀加身,也无法填补心中那个愈裂愈深的空洞。

晚年之后,他逐渐卸下职务,回到北京家中。

权桂云身体素弱,长年忍受舆论与内疚的双重压迫,终在五十岁时病逝,茅玉麟成了他身边唯一的陪伴者。

日子平淡流转,直到某日,他开始忘事,先是找不到茶杯,接着认错了熟人名字。

起初以为是老年健忘,直到医生确诊:阿尔兹海默病。



起初他还能辨人识物,后来却连自己是否吃过饭都模糊不清。

可令人惊讶的是,即使记忆退化严重,他始终记得一个人:蕙君

他嘴里念着这个名字,一遍遍重复,夜里梦话也常常轻唤:“蕙君,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晚年的他,试着写信给儿女,一个个地址寄去,却无一回应

他常念起茅于越,晚年时,他最大的心愿,便是能见他一面。



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上一眼,也好,可这个心愿,一直未能实现。

1989年秋,茅以升病重,住进北京协和医院。

病床前,他神志时清时迷,但总抓着茅玉麟的手问:“于越他怎么还不来?

医生说他已撑不过三日,茅玉麟最终决定模仿哥哥的笔迹,写了一封信。

信中写道:“爸,原谅你了,您保重。”

他颤抖着手打开信,看了许久,终于合上眼,喃喃道:“好,好……



1989年11月12日,茅以升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他的葬礼隆重至极,政界、学界、工程界名人齐聚,鲜花环绕,挽联高悬。

人们称颂他为“桥梁泰斗”“民族脊梁”,无数弟子前来悼念,媒体用整版报道他的一生荣光。

唯独,在送别席上,空无一位子女身影

茅以升,一生造桥无数,连接山川江海,却终究修不好通往至亲的那一座桥

原配含恨离世,子女心结难解,晚年孤独无依,最终在病榻上带着对“蕙君”的歉意悄然谢幕。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讽刺,最懂结构与连接的人,却在人生的最后,成了最孤独的断点。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莫文蔚演唱会,到这个年纪了,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莫文蔚演唱会,到这个年纪了,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7 09:59:45
闽侯县荆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夫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闽侯县荆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夫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鲁中晨报
2025-11-08 19:39:03
升东部第一!活塞大胜篮网豪取5连胜 坎宁安连3场30+杜伦30+11

升东部第一!活塞大胜篮网豪取5连胜 坎宁安连3场30+杜伦30+11

醉卧浮生
2025-11-08 12:24:34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经典段子
2025-10-11 22:34:42
国家广电总局:启动不良动画微短剧和动画短视频专项治理

国家广电总局:启动不良动画微短剧和动画短视频专项治理

澎湃新闻
2025-11-08 17:10:26
“沧州孟村家暴杀妻案”移交法院起诉:男子母亲清洗带血床单,冲洗监控,企图帮掩盖

“沧州孟村家暴杀妻案”移交法院起诉:男子母亲清洗带血床单,冲洗监控,企图帮掩盖

娱乐帝皇丸
2025-11-08 10:44:37
赖当局明年想访陆,陆划两条红线,美国先急了,要大陆答应一要求

赖当局明年想访陆,陆划两条红线,美国先急了,要大陆答应一要求

叹知
2025-11-07 18:48:01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诗意世界
2025-11-06 10:27:22
遗憾!广州豹11轮不败仍无缘冲超,恒大落幕后广州将4年无中超队

遗憾!广州豹11轮不败仍无缘冲超,恒大落幕后广州将4年无中超队

我爱英超
2025-11-08 16:35:51
张柏芝前老板曝猛料:为了钱像狗一样舔我!到手后马上翻脸不认人

张柏芝前老板曝猛料:为了钱像狗一样舔我!到手后马上翻脸不认人

八星人
2025-11-07 10:49:22
狐狸尾巴藏不住?辛芷蕾郝蕾深夜互怼,影后内幕全曝光!

狐狸尾巴藏不住?辛芷蕾郝蕾深夜互怼,影后内幕全曝光!

橙星文娱
2025-11-08 22:49:55
温州知名老总,套现9500万

温州知名老总,套现9500万

温百君
2025-11-08 21:15:17
惊天秘闻被突然曝出,“亲手枪毙”震动法庭,尹锡悦面如死灰!

惊天秘闻被突然曝出,“亲手枪毙”震动法庭,尹锡悦面如死灰!

百态人间
2025-11-08 05:15:03
中科大硕士求职比亚迪被拒,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HR:问你母校!

中科大硕士求职比亚迪被拒,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HR:问你母校!

知晓科普
2025-11-05 15:21:19
意甲前瞻|帕尔马1-2米兰:米兰真的不缺正印中锋?

意甲前瞻|帕尔马1-2米兰:米兰真的不缺正印中锋?

体育世界
2025-11-08 16:04:53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瞻史
2025-10-31 02:20:52
中纪委发文,严查医院一把手

中纪委发文,严查医院一把手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2025-11-07 15:55:43
学医后才明白,降血压最好的习惯,不是多运动、少吃盐,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降血压最好的习惯,不是多运动、少吃盐,而是这个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08 02:56:12
台积电发史上最大红包,全球约 7.5 万员工每人喜提 2.5 万新台币

台积电发史上最大红包,全球约 7.5 万员工每人喜提 2.5 万新台币

IT之家
2025-11-08 15:58:00
《繁花》剧组严正声明

《繁花》剧组严正声明

澎湃新闻
2025-11-08 20:53:03
2025-11-08 23:44:49
兴趣知识 incentive-icons
兴趣知识
感谢关注 感谢喜欢
936文章数 1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 赛事方回应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 赛事方回应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亲子
旅游
教育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艺术要闻

1008米!世界新第一高楼项目,迎来第三家中国公司加入

亲子要闻

“宝宝像狗”刷爆全网!准妈妈看完B超当场笑疯:一模一样!

旅游要闻

请到湾区看全运!“十五运会观赛游”正值出行火热季

教育要闻

鼓实退出联考、秦淮六校联考……南京各区期中考试安排及考点汇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