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澳洲学者:DeepSeek只是序章,科技创新书写中国未来经济转型新篇

0
分享至

导读

中国在“十四五”规划期间,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国家战略引领与市场创新相结合,能有效减少资源错配,提升发展效率。通过数字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不仅实现了科技自立与技术突破,更在“全球南方”国家面前展现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新路径,为发展中国家增强发展自主性、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宝贵借鉴与全新希望。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戴若·顾比
(Daryl Guppy)

国际金融技术分析专家
澳中工商业委员会前董事会成员

从DeepSeek到先进的电动汽车,再到第四代核电站,这些创新产品和项目都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期间杰出成就的范例。它们见证了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和生产力的增长,彰显了中国将国家战略方向与个体创新及协同合作相结合的独特模式。中国的经验表明,确立并实施国家战略方向能够减少经济活动中无谓的浪费和方向性错误。这为“全球南方”其他国家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新路径选择,给它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希望。

五年前,中国开始致力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当时许多人认为这一转型仅适用于实体产品,但忽视了创新以及技术和数字经济成长的重要性。

中国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在西方鲜有讨论。“十四五”规划期间,实体产品制造与先进技术创新的融合程度之深超乎想象,西方制造业企业也难以望其项背。数字创新提高了服务效率,进而提升了生产力。

例如,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飞速进步与电池技术创新相辅相成,而电池技术的创新又是经济协同发展的成果。“十四五”规划设定了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但这些目标具体将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将由各相关行业自行决定——这种经济规划不同于过去的计划经济。


图片来源:新华社

同样,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 (AI) 在多个领域应用取得的进展,并非源于随机的经济活动,而是经济活动精准服务于人民需求的体现。这一经济发展模式也契合了许多其他“全球南方”国家的需求。它依托三大支柱:一是在政府引导和科学规划下,就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达成共识;二是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具体任务,并建立配套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三是高效配置资源,支撑这些目标顺利达成。

“十四五”规划标志着中国正在向更加复杂、基础更广泛的技术创新驱动型经济体转型。尽管人口结构的变化日益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但机器人和AI技术的进步为提高生产力提供了解决方案。

数字经济的高效率也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例如,数字支付转型看似微不足道,但它的背后却是整个金融系统的革新,它给社会带来的益处远不止扫码支付带来的便利那么简单。这项数字技术不仅正在为中国的偏远地区带来繁荣,还给其他“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发展自身数字支付系统的路线图。类似的生产力提升体现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方方面面。

“双循环”战略是“十四五”规划的核心部分之一,它在聚焦国内经济的同时,强调国内与国际经济流动之间的良性互动,包括降低出口经济依赖、放宽投资规则、增加对外投资等。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目标,是在保持全球互联互通的同时,增强抵御外部压力的能力。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这一目标显得尤其紧迫。美国的保护主义关税政策加速了中国推动自力更生和供应链多元化的进程。在中国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引领下,亚洲、中东和非洲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十四五”成就让中国更加自信地在“美国模式”以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在这种信心的鼓舞下,其他“全球南方”国家更加积极地同中国展开了接触与合作,结合各自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合作领域与合作方式。

“十四五”期间,中国为提升科技自立自强付出了巨大努力;下一个五年,中国还将在这一领域持续发力。为实现更智能、更绿色、更一体化的高质量经济发展,必须推进关键领域的原创性创新。

除了以上成就外,中国在“十四五”期间还致力于推动创新型贸易,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着力提升其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包容性。未来五年,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可能在于扩大双向投资合作范围,推进高质量“一带一路”合作。

正在制定中的“十五五”规划,将在“十四五”的伟大成就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经济活动升级,提高生产力。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中国在计算机和AI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DeepSeek仅仅是个开端。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ontinuity of purpose"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杜娟 栾瑞英

编辑:张钊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85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www.chinawatch.cn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
1490文章数 29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