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系统化、高强度的新阶段。企业必须在价格、性能、交付速度、运维成本等多个维度建立综合优势,方能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外资品牌仅靠传统的技术优势和品牌积淀,已难以应对日益苛责的中国市场需求。唯有推进实现从产品研发到服务交付的全链条本土化创新,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本刊编辑部
在众多参与者中,KUKA(库卡)及其旗下的瑞仕格(Swisslog)展现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通过智慧系统的本地适配、产品研发的量身定制、供应链与设计的本土化融合,构建起覆盖从“单机设备”到“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的全栈能力,回应着中国制造业在“卷效率、卷成本、卷智能化”时代的核心诉求。
![]()
打造“中国式柔性”的物流智能体
中国工厂的物流环境具有全球罕见的复杂性:人机混场、布局多变、流程迭代迅速。传统的自动化方案往往因柔性不足、遇障即停而效率大打折扣。
KUKA推出的 AMR导航智能体,正是针对这一独特挑战的、系统级的本土化创新。该解决方案超越了单机智能的范畴,它深度融合了AMR Fleet智慧调度系统与工厂视觉监控等智能单元,实现了三大突破:
1.全局动态调度
过去移动机器人多按上游指令被动执行,没有自主规划的能力,遇到障碍,卡顿需要人为操作,配送效率大大降低。结合 Fleet 智能调度系统,可提前规划路径,实时感知调整路径;物流智能体还能通过连接工厂的摄像头,能够实时检测物流通道的状态——当物流通道被阻塞时,调度系统会及时处理,优化单车路径,防止拥堵。
2.单机智能化升级
在AI加持下,单台机器人不再依赖单一的激光或二维码导航,而是融合多传感器感知能力,实现更接近人类决策的“遇人即停、遇物则绕”的通行策略,极大提升了在动态环境中的通行可靠性。
3.运维主动响应
在 AMR 智能体的加持下,通过设备自上报与二维码自检功能,将运维模式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预警”,显著降低了中国客户极为敏感的综合运维成本。
![]()
在美的荆州工厂的注塑车间,81 台 AMR 正有条不紊地接受调度
这一系统已在美的荆州洗衣机工厂等标杆项目中得到验证,实现了81台AMR的全流程无人化协同作业,齐套率达95%以上,丢码率控制在0.1%以下,以其实际的运行数据,证明了其在中国复杂工业环境下的高度适应性。
产品研发从“技术引入”到“量身定制”
产品的本土化是外资企业扎根中国市场的基石。KUKA与瑞仕格正从“将全球产品引入中国”转向“为中国而设计”。
首款为中国而生的复合机器人KMR iico 12i
![]()
复合机器人 KMR iico 12i
KMR iico 12i打破过往“德国设计,中国使用”的模式,是首款完全基于中国客户对部署效率与性价比的核心诉求而正向开发的产品。其组合了协作机器人+ AMR 底盘。具备移动+操作的一体化能力,是连接离散工位、打破生产孤岛的关键装备,可在3C电子、汽车制造、电商仓储等场景实现多任务协同。
KMR iico 12i在技术架构上实现了重要突破,其采用的全球首创一体化多合一控制器,创新整合了机器人控制、移动底盘导航、视觉识别及安全防护四大核心系统,由KUKA全栈自研自制,大幅简化了安装调试流程,降低了后期维护门槛与成本,实现了“开箱即用”的高效部署。
全新第三代平台AMR KMP 600i-3/1000i-3
![]()
全新第三代平台 KUKA 移动机器人 KMP 1000i-3
面对中国市场对“运维便捷性”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极致追求,KUKA推出了全新第三代平台KUKA移动机器人KMP 600i-3/1000i-3。
KMP 600i-3/1000i-3 基于第三代硬件平台打造,实现了高集成化、高模块化、可配置化设计,通过核心部件“多合一”与线束简化,大幅提升了可维护性。同时,其丰富的可配置选项(如后激光、前3D相机、镭射灯、高配安全套件、5G通讯模块、无线充电模块、远程唤醒模块),允许客户根据实际场景“按需选配”,精准匹配中国制造业敏捷、多变的业务特点。
面向高精行业的轻量化AMR:KMP 250P
![]()
轻量化移动机器人KMP 250P
为满足3C、半导体等行业对空间利用与洁净环境的高要求,KUKA推出了轻量化移动机器人KMP 250P。其机身轻巧紧凑,能够在空间有限、对精度要求严苛的场景中高效完成复杂物料搬运任务。该机器人负载达250kg,举升高度60mm,紧凑的设计显著提高了在狭窄巷道中的通过率。
“欧洲品质,中国内核”的四向车和堆垛机
瑞仕格的本土化战略正持续深化。2023年,随着昆山工厂正式投产,瑞仕格在华东地区的制造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为本土化产品研发与快速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近两年,瑞仕格相继推出多款深度适配中国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展现出强大的本土研发与制造实力。如:
![]()
WonderStore四向车
WonderStore四向车凭借全齿轮免维护设计、六重安全防护(集成避障、托盘感应、偏载识别、换层监控、安全互锁与防跌落设计)、行业领先的过障能力、±2mm级精准定位以及实时动态纠偏技术,共同构建了其在复杂仓储环境下的卓越适应性与稳定性,精准匹配中国市场中常见的多柱、多角等异形库与多楼层仓库的改造需求,助力企业打造更智能、更柔性的新一代托盘物流解决方案。
![]()
HyperRunner轻载堆垛机
HyperRunner轻载堆垛机严格遵循欧洲安全与可靠性标准;运行速度达6m/s,负载120kg(可支持定制最大负载 250kg);支持最多4深位的货位存取,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并可选配板叉与抱叉两种取货方式,轻松应对各种物料场景;集成先进的防摇摆与防坠落系统,保障人、货、设备安全;搭载能量回馈功能,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实现绿色节能运营。与此同时,瑞仕格通过本土化制造与服务,实现了更优的成本控制与更快的市场响应速度,实现了“欧洲标准”与“中国速度”的完美结合。
构建全场景覆盖与一站式服务能力
在中国智能物流市场,单一设备的技术优势正在被快速同质化。KUKA与瑞仕格的战略核心,在于构建覆盖全场景的“设备+系统+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
![]()
自主移动叉车KMF 1500P-CB
从举重3吨的重型AMR,到适用于3C半导体行业的轻量化KMP 250P;从具备AI融合导航的自主移动叉车KMF 1500P-CB,到融合协作机器人与AMR的复合机器人,KUKA的产品线实现了对离散制造、仓储物流等核心场景的全面覆盖。这种“全”不仅体现在产品品类上,更体现在从“单机设备”到“智能系统”再到“整体仓储解决方案”。
![]()
在物流系统集成领域,瑞仕格展现出卓越的综合实力。其集成能力不仅体现在高效整合自有硬件产品(如四向车、堆垛机、穿梭车系统)上,更核心的是拥有强大的软件实力——覆盖WCS与WMS的系统平台,并能在售前即深度介入,与客户共创定制化解决方案。这种“硬件+软件+服务”的一体化集成模式,确保瑞仕格能为中国客户,特别是医药、零售、鞋服等行业的领先企业,交付稳定可靠、兼具高性能与成本优势的智能仓储系统,并成功将本土化验证的成熟方案反向输出至全球市场。
结语
中国物流装备市场的“卷”,在倒逼企业进行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的同时,也重塑着外资品牌的竞争法则。KUKA与瑞仕格的实践表明,成功的本土化绝非简单的本地生产或市场推广,而是一场贯穿技术顶层设计、产品研发理念、供应链体系与服务模式的全面深化。
通过将全球领先的技术基因与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深度融合,KUKA与瑞仕格正在成为中国智慧物流进程中一个深度嵌入、全栈赋能的关键伙伴。其发展路径,为外资企业在华实现“第二增长曲线”提供了宝贵经验。
广告宣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