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10月30日电 (记者张萌)30日,以“校企聚鹭岛,职启闽西南”为主题的闽西南第六届暨厦门市第二十一届校企合作对接活动在厦门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19省48个地市百余家院校参会,组织闽西南协作区地市300多家重点用工企业现场与各院校代表对接,共同搭建区域人才共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高能级平台。
![]()
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萌摄
据悉,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厦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求,聚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汇聚了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水平职业院校,形成了涵盖普通本科、高职专科及中职院校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工作人员介绍,本届对接会预计可为闽西南重点企业储备技术技能人才超2.8万人。
![]()
启动仪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萌摄
除了现场设置的院校展位、AI体验区、政策宣传专区等多元板块外,活动还依托厦门“i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智慧就业对接新模式。工作人员说,借助平台强大的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院校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进行智能研判与精准匹配,从而为双方生成并推送“一对一”合作清单,助力提升对接的针对性和成功率。同时,主办方还发布了“校友企业地图”与“生源贡献榜单”,不仅为院校精准推送毕业生就业集中的优质企业名单,还为企业推荐员工来源集中的合作院校,以更好地引导校企合作从“一次性节展”向“常态化互动”转变,进而构建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
签约仪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萌摄
“通过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方式,构建‘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的特色学徒制路径,为企业‘量身定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结合企业发展需求,通过共同开发AI智能制造等实训课程、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深化合作,让学生在校园阶段就能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实现校企共赢发展”……活动现场,多位校企代表围绕“企校双制、工学一体”培养模式等,分享了在探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心得体会,共话校企合作新蓝图。
![]()
对接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萌摄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头戏,现场还举行了一系列政校、校企代表签约仪式,此举也标志着区域人才共育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闽西南校企合作对接会已从一个侧重于实习就业引导的区域性活动,逐渐升级为集“合作办学、校企互动、资源共享、战略协同”于一体的高端平台。数据显示,活动累计促成800多家次院校与3300多家次企业成功牵手,为数以万计的青年技能人才奔赴闽西南实习就业铺就了绿色通道,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成为全国校企合作的“金名片”。
“院校和企业代表并肩携手,深化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人力支撑,为产学融合注入新动能……”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区域就业工作协同机制,大力推动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一体联动,着力构建要素集聚、充满活力的就业共同体,打造“专业+产业+职业”联动的政校企合作新生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