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行业,进的人拼学历、拼能力、拼运气;而有些行业,进的人只需要——拼“爸是谁”。
尤其在一些资源集中的国企体系里,这种“拼爹式就业”早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看似合规、实则荒唐的“默许规则”。
一篇地方媒体为烟草公司写的“庆功文”意外引爆舆论,原因不是内容有多惊天,而是它太诚实了:三代人都在同一家公司上班,还都是“烟草人”。
![]()
三代烟草人不是传承,是垄断
2022年6月21日说起。那天,《河南日报》发了篇看似温情的特写文章,标题是《三代烟草人的传承与守望》,原意是想借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40周年搞一波正能量宣传,顺便展示一下“老单位”的忠诚文化。
文章里提到,烟草公司有一家三代人都在公司工作,从爷爷辈到孙辈,个个都是“烟草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望”岗位、服务企业。
但文章发出后,评论区炸了。网友的质疑几乎一边倒:这不是“传承”,这叫“垄断岗位”吧?
你一个国企,靠着国家资源吃饭,怎么就能变成家族企业了?更何况,这可不是普通岗位,而是人人抢破头想进的“铁饭碗”。
![]()
事情发酵之后,7月29日,中国烟草公司紧急发出一纸通知,禁止员工透露收入、福利、岗位信息,违者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不得再录用。
这个操作看起来像是止血,但大家更关心的是:为啥要堵嘴?是不是怕大家知道得太多?
而真正让人觉得荒唐的,不是三代人都在公司,而是这种“传承”背后的逻辑——你不是靠考试进来的,不是靠实力,而是靠关系、靠背景。
这种情况在烟草系统并不少见。汕尾市烟草局局长陈文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是烟草系统的“第三代传人”,他的舅舅是第一代局长,整个汕尾烟草系统里,和他有亲戚关系的干部据说超过20人,个个都不是闲职。
![]()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传承精神,而是对公共资源的“合法掠夺”。
可以想象,一个毕业于复旦、北大、甚至海外名校的研究生,挤破头都进不去烟草系统;而一个“未满18岁”的家属,却能直接拿到办公室钥匙,这公平吗?
我们常说“国企好进”,其实那只是对有资源的人而言。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想进国企,尤其是像烟草这样的单位,比考清华难得多。
2021年,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曾发布招聘信息,招聘岗位涵盖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职务,门槛是硕士研究生起步。
结果,报名的简历堆成了山,悉尼大学、诺丁汉大学、复旦、浙大,各种名校扎堆。甚至一线卷烟厂的操作岗位,也有三分之一是硕士学历。
![]()
但问题来了,这些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人,真的能进来吗?
现实是,很多人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在“关系网”面前,再好的简历也成了废纸。有的岗位早在发布之前就“内定”好了,甚至有人提前拿到考试题库。
拼命学习、刷题、投简历,最后的结果还不如人家一个电话。
面试时,关系户的得分总是高出一截,哪怕回答内容平平。而你再怎么优秀,只要没有背景,就会被“遗憾落选”。有人说,公务员考试好歹还能靠分数说话,但进国企,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家的”。
更讽刺的是,有些“烟草二代”“三代”甚至连基本资格都不符合。有媒体调查发现,湖南中国烟草公司曾有未满18岁的“员工”,号称是“正常招聘进来的”。
![]()
高薪低压的圈子,为什么滋生近亲繁殖?
关系户提前知道岗位设置、考试时间、面试形式,普通人连官网都找半天。这种不对称的信息壁垒,本质上是在人为制造阶层壁垒。你以为自己是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是人家根本没让你上赛道。
烟草系统为什么这么香?答案很简单:钱多、事少、稳定。
根据2019年中国烟草行业的公开数据,在岗职工超过50万人,年均收入接近20万元,月工资将近2万,还没算上年终奖、节日补贴、住房福利、医疗保障等花样繁多的隐性收入。
而且,烟草公司几乎垄断国内香烟市场,利润惊人。你可以不抽烟,但不能否认:中国烟草是世界上最赚钱的企业之一。
![]()
可就是这样一个富得流油的系统,近年来却频频被曝出亏损。为什么?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人力成本太高,养了太多吃闲饭的人。
一个单位里,领导的亲戚、朋友、表兄弟、外甥,统统在编。有人甚至一边打牌,一边“上班”。而真正干活的,往往是被压到一线的外来职工。
不好意思,先看看你有没有家庭背景。
这种“近亲繁殖”不仅带来腐败问题,还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烟草局长余云东在任云南期间,建起了一个号称“烟草庄园”的景区,模仿酒庄模式搞旅游开发,结果最后变成形象工程。
![]()
他确实能力不低,把利润从100亿搞到400亿,但也因此在权力中越陷越深。最终,他因受贿230多万元落马。
还有安徽烟草原总经理朱建华,2023年2月在被调查期间自杀。他住的别墅区没有任何牌子,全是烟草系统内部人员,装修奢华得像影视基地。一个别墅小区能藏多少问题?没人知道。只是这场“家族式”腐败,早已让整个行业失去了基本的透明度和信任。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当然不可能视而不见。近年来,中央纪委对烟草系统的整顿力度明显加大。已经出台多项政策,比如全面禁止以各种理由发放补贴、严控采购权力、限制领导干部亲属插手事务等。目标很明确:让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
但问题是,这种整顿能不能深入系统内部?毕竟,烟草系统的“家族化”已经不是一年两年形成的。有些人早已习惯了用资源换岗位,用亲戚换通道。
查一个陈文铸,还有20多个“隐身”的“陈家人”;查一个朱建华,后面还可能牵出整个别墅区。
一个单位三代人都能进,听起来很温情,实则是对外部人才的系统性排斥。
改革不是为了换个说法,而是要让每一个靠能力的人,都有机会进得来、干得好、升得上。
这,才是国企存在的意义。
参考资料:
广东省油尾市烟草公司陈文锡家族成员组织结构图(部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