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难题变竞赛课题,拿奖还能应用到现场——咱们一线工人的‘金点子’真正派上了大用场。”近日,中铁六局丰桥公司2025年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正式启动,手持竞赛手册的老工人张师傅感慨地说。这场以“激活人才动能、破解生产瓶颈”为主题的竞赛,正推动一线职工从“操作者”向“创新者”转变。
![]()
为推进员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公司工会构建了“难点挖掘、竞赛攻关、成果转化、激励保障”闭环机制,配套科技进步奖、分层劳动竞赛等多项支持,让技术创新成为破解生产难题的“金钥匙”。
竞赛聚焦一线痛点,形成“工会牵头、多部门联动”的保障架构。技术指导小组由智能制造、质量管控等领域专家组成,他们不仅担任评审,更全程参与项目攻关,深入车间排查生产堵点,确保课题源于实际需求。
“适用于多种高铁箱梁的吊具装置”“市区明挖法施工创新技术应用”……本次申报的课题均为长期制约生产的“硬骨头”。“竞赛不搞‘花架子’,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凸显创新价值。”竞赛负责人王凌燕表示,公司设立专项创新经费,鼓励职工在工艺优化、设备升级等方面大胆尝试,避免竞赛与生产“两张皮”。
公司还出台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规范立项、实施到评审全流程,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竞赛同时为职工提供展示平台,获奖选手可获“技术创新标兵”荣誉及优厚待遇,参赛经历纳入职业档案,优秀成果可获得研发经费支持,关键阶段还可灵活调整工作安排。
多年来,李亭苑、孔维峰、李建学等职工从竞赛中脱颖而出,他们的创新成果已成功转化为生产线的“硬实力”。如今,在丰桥公司,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这场竞赛让一线智慧有了展示平台,让创新成果加速从“赛场”走向“生产线”,实现了职工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田林)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