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麻城市铁门岗护理员彭凤英骑着她的“小电驴”出发了。她的第一站是村东头的老人朱怡书家——这位70岁的老人因风湿常年卧床,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成了她每天雷打不动的功课。
![]()
彭凤英推开虚掩的院门,嘴里叫着“朱爷爷,我来了”,便轻车熟路地径直走到老人的厨房,淘米、煮粥,就着自家带来的咸菜,给老人端去温热的早餐,看着老人一口口吃完。收拾完碗筷,彭凤英又手脚麻利的打扫起屋子,一边干活一边和老人唠家常。
![]()
等收拾得差不多了,已经是上午9点了。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这是昨天另一位老奶奶朱荷爱托她代购的东西:两袋无糖饼干、一瓶降压药。告别朱爷爷,她又马不停蹄地骑着电动车往镇上去,车筐里还放着另一位老人要补的旧衣裳,打算路过裁缝铺时一并送去。镇上比较远,骑车来回差不多1个小时,但答应的老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到了镇上,她先去药店仔细核对降压药的生产日期买了药品,又在超市里挑了最新鲜的饼干,期间还去了裁缝铺,等将降压药和饼干送到朱荷爱奶奶手中,已经是中午11点多了。
![]()
下午1点,她又出现在朱金兆爷爷家。因为前一天说好的,来帮老人挖红薯。扛着铁锨、锄头,拿着袋子就赶往地里。用铁锨将红薯挖出来,稍微清理一下,装入袋子,用拖车搬运回家。
等这一切做完,已是夕阳西下,她才拖着有些酸胀的腿往家走。心里却还惦记明天的活儿:给村南的大爷量血压、帮村北的奶奶缴电费、再去镇上买些新鲜蔬菜。虽然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每当看到老人们笑着说“有你在,我们心里踏实”,她就觉得浑身的累都散了。
在这片宁静的乡村里,她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老人们的晚年,用琐碎的小事,织就了最动人的守护。(通讯员:周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