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移风易俗”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命题,正成为破解乡村发展精神桎梏的关键抓手。近日,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东联镇人大联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新推出“新风辩论会”系列活动,让“高价彩礼该不该降”“人情往来如何守温度”等民生话题走进乡村赛场,用乡土智慧碰撞思辨火花,探索出一条“代表履职+群众参与+法治教育”三位一体的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
移风易俗的生命力在于贴合群众需求,为此,东联镇人大将“接地气”作为议题设置的第一标准。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村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通过入户走访听民声、村民座谈集民意,把群众最关心、最头疼的“急难愁盼”梳理成辩论议题。从“高价彩礼是否加重家庭负担”到“农村人情往来是否需要划定边界”,再到“丧事大操大办是传统传承还是陋习延续”,20余个辩题精准击中乡村治理痛点,既让群众有话可说,更让讨论有价值、有深度。这种“选民当主角”的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政策宣传“单向灌输”的弊端,让村民从移风易俗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为后续工作开展筑牢群众基础。
![]()
要让文明新风真正扎根乡村,不仅需要群众愿意听,更需要大家听得懂、辩得明。东联镇创新构建“3+X”辩论队伍体系,以村居调解员的纠纷调解经验、红白理事会骨干的民俗熟悉度、乡贤代表的威望影响力为核心,每期邀请对应选区的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参与,用不同视角拓宽讨论维度,让辩论更具说服力。同时,司法所、法院等法治力量全程介入,通过“案例解剖+话术训练”专题培训,累计提升50余名“农民辩手”的辩论能力,让他们学会“用乡音讲法理、用土话辩是非”,让法律条文变得鲜活易懂。
在此基础上,镇人大设计“五阶互动法”,通过“辩前宣传造氛围、立论交锋亮观点、自由辩论探本质、观众互动聚共识、专家点睛明方向”的阶梯式场景,让道理在层层递进的交流中越辩越清。当村民在辩论中看到身边人分享“因高价彩礼致贫”的真实案例,听到法律工作者解读“大操大办可能引发的纠纷风险”,原本模糊的“对错”逐渐清晰,对移风易俗的认同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
一场场辩论会的持续推进,正在东联镇催生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变革。选民们在思想交锋中深刻认识到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的危害,从“习以为常”到“主动抵制”,观念的转变带来了行动的革新。截至目前,“新风辩论会”已成功劝导35户家庭放弃铺张办事,累计节省资金40万余元,41场原本计划大摆宴席的宴请活动,最终改为温馨简约的家庭聚餐。曾经“谈婚论嫁先谈彩礼”的攀比风气明显降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节俭之风在乡村悄然兴起。
移风易俗需要长效机制保驾护航。东联镇人大以“新风辩论会”为起点,不断延伸治理链条,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镇里组建的乡风监督队,累计劝阻各类陋习150余起,形成“人人参与监督、人人践行文明”的共治格局。下一步,东联镇人大将以“新风辩论会”为支点,撬动乡风文明建设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推进,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原标题:《节俭新风进乡村,安徽省铜陵市东联镇探索乡风文明新路径》
栏目编辑:黄于悦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冯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