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还沉浸在冷战胜利的回忆中,用苏联模板来想象中国军队时,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戳破了这种自我安慰的泡沫。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五角大楼坐立不安的趋势:解放军正在尝试吸收西方军队的“任务式指挥”理念,这可能会彻底改变中美军事博弈的棋局。
(图1)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所谓任务式指挥,本质上就是“上级定目标,下级想办法”。
二战时德军闪击战的犀利,今日以色列军队的敏捷(图1),都得益于这种指挥哲学。它让前线指挥官能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自主决策,而不必事事请示。
美军理论上也推崇这套理念,尽管实践中常被诟病为“微观管理”。如果中国军队真的掌握这套打法,将直接冲击美国最擅长的“斩首指挥”战术——当指挥系统变得更分散、更灵活时,想通过打击几个关键节点就让整个体系瘫痪就难上加难。
中国推动军事改革有着深刻的现实焦虑。过度集权的指挥体系导致训练脱离实战、腐败滋生,联合作战能力不足。
2023年五角大楼的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外界对解放军在真实战场上的表现心存忧虑。而近年来大力整肃军纪,就已经反映出中国高层对该问题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任务式指挥作为一种提升作战效能的手段,自然成为一种选择。
(图2)
 ![]()
目前,我国选择了一条渐进之路。特种部队、远洋舰艇等精锐单位成为试验田,在部分军演中(图2)尝试赋予下级更多自主权。
兰德报告为中国描绘了三种可能未来。
最让美国担忧的是全面采纳任务式指挥,这意味着解放军将获得更强的适应性、更快的决策速度和更高的系统韧性。美军传统的“摧毁指挥链”战术将大打折扣,迫使美国不得不研发新的作战理念。
第二种可能是部分采纳,在特种作战等特定领域赋予自主权,而核、太空和网络等敏感力量仍保持严格集中控制。但这种风险不小,可能造成指挥体系混乱,甚至因低层级指挥官冒进而增加冲突风险。
最保守的选择是维持现状,通过“跨级指挥”强化政治控制,但这将使解放军难以适应现代战争节奏。
(图3)
 ![]()
面对中国的军事改革,美国已经开始谋划应对之策。限制联合军演成为首选工具,目的是减少解放军接触先进指挥理念的机会。
当然,美军自身也在加速转型,从依赖“摧毁指挥链”转向更复杂的“体系对抗”,开发马赛克战(图3)、决策中心战等新概念。同时,美国正通过盟友体系构建防护网,在印太地区协调军演政策,在多边机制中制定规范,试图将中国军事改革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这场围绕军事指挥理念的博弈,本质上是两种不同体制适应现代战争的试金石。对美国而言,困境主要在于如何摆脱冷战思维,应对一个既非苏联、也非传统对手的新型军事竞争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