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蔚来李斌和车主聊天的视频,这哥们儿说得特实在,甚至有点委屈:“老被人问候‘蔚来啥时候倒闭’,挺烦的。你们买蔚来是信我,要是混得不好,朋友买别的车的,你都没面子。” 这话一下戳中了好多人——这不光是车企老板的焦虑,更是几十万蔚来车主没说出口的心事。
![]()
说真的,李斌这话不是卖惨。2024年蔚来的财报摆在那儿,全年净亏损超224亿,创下历史新高,累计亏损都过千亿了。隔壁理想一年赚80亿,小鹏亏得也比它少一半还多,换谁坐李斌的位置都得急。更闹心的是,新加坡主权基金GIC还把蔚来告了,说它通过电池租用模式虚增收入,索赔20亿美元,这要是输了,又是一大笔钱。
以前聊蔚来,总绕不开“用户至上”“服务天花板”这些词。但再浪漫的情怀,也扛不住真金白银的亏空。李斌这次是真下狠手了,今年在内部推“基本经营单元”机制,说白了就是把公司拆成一个个小团队,每个团队都得算清楚投入产出比,一分钱都不能乱花。他甚至给员工灌“一百万倍成本思维”:一辆车省100块,乘以一百万就是一个亿,这话听着糙,却是现在蔚来的生存法则。
具体到动作上,蔚来是真的在“抠钱”。售后服务总仓迁个址,硬生生省了2亿;喷漆这些业务外包出去,效率反而提了75%,连售后都开始盈利了。手机业务更是大砍,软件团队并入座舱部门,重复岗位全精简了——要知道这曾是蔚来“人车家互联”的核心布局,现在也得为短期生存让路。
但你别说,这波“抠门”没白干。车商城的用户购买渗透率从50%飙到90%,净利润涨了5倍多;即将交付的ET9通过自研芯片和零件复用,单车成本直接降了1万多。更关键的是,用户最在意的核心服务没缩水:2024年第一季度就有2400多座换电站,加电比加油还方便的体验还在,这也是为啥不少BBA车主转投蔚来的原因。
说到车主,李斌那句“你买蔚来,朋友买别的,混不好你没面子”,真是说到了心坎里。蔚来的用户从来不是只买一辆车,而是买了一套“高端生活方式”的入场券。有个宝马5系车主说,当年预算50万买高端纯电,保时捷超预算,比亚迪品牌力不够,最后只能选蔚来,这本身就是种信任押注。之前参加蔚来活动的车主里,还有人把自家充电桩让给别人用,自己专靠换电——这种忠诚度,是用钱堆不出来的。
不过话说回来,车主的信任也经不住反复折腾。最近已经有用户感觉服务“有点缩水”,比如以前随叫随到的上门服务,现在可能要等更久。但多数人也能理解,就像有车主在社区说的:“宁愿少几次免费洗车,也不想某天车企没了,换电站没人管。” 这种矛盾心态,恐怕是所有新势力高端车主的共同写照。
现在的蔚来,就卡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长期看,它的换电体系、高端品牌调性,在新能源购置税减免延续到2027年的政策红利下,还是有优势的;但短期必须解决盈利问题,毕竟422亿的现金储备,面对每年两百多亿的亏损,撑不了太久。李斌自己也懂,所以才把“经营好公司”当成对用户最大的责任——这哪是老板的觉悟,分明是被逼出来的生存智慧。
其实不光是蔚来,整个高端新能源市场都在变。BBA为了抢客户,宝马5系降15%,奔驰E级降6万多,但越降价越掉价。而蔚来只要能稳住经营,保住那些让车主“有面子”的核心价值,未必不能在这场混战里活下来。毕竟能让宝马车主说“我的车约等于没有智能”的品牌,真没几个。
最后想问问蔚来车主:你们觉得现在的服务缩水了吗?要是蔚来继续“抠门”换生存,你们还愿意等吗?非车主也可以聊聊,你觉得李斌这波“实在话”,是真自救还是假卖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