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嗽化痰丸的起源可追溯至乐氏两个古老药方——“化痰丸”和“宁嗽丸”。其中“化痰丸”组方由明代著作《医学入门》记载的节斋化痰丸和《医考方》记载的清气化痰丸为组方基础,加减化裁而来。然而,乐家乐显扬的第三子乐凤鸣深刻认识到,“化痰丸”虽能迅速缓解咳嗽,但在补益肺气方面却略显不足,为此,乐凤鸣经过39年不懈努力和无数次试验,终于在乾隆三十五年成功研制出“宁嗽丸”,记载于《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引配方》一书中。
乐凤鸣原计划将“宁嗽丸”与“化痰丸”结合,以发挥更大疗效,但因晚年忙于事务性工作,这一愿望未能实现。临终前,怀着救治生命的愿望,他将此遗愿写入药典,希望后世医者能将两药方加减化裁,造福更多患者,治疗更多咳嗽相关病症。
直至20世纪,乐家后人在整理古籍药典时发现了这两个珍贵秘方及乐凤鸣的遗愿,经过一番深入药理、药效研究及广泛临床试验,终将两方融合精进,正式命名为“宁嗽化痰丸”,并收录于《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1994年,该药被收录于《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第九册)》,处方包含紫菀、知母、麦冬、黄芩、橘红、款冬花、桔梗、苦杏仁等二十四味中药材,适用于多年咳喘、痰喘等症,尤其对肺痨、支气管炎等具有独特疗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