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妃在宫廷里的实际待遇如何?同治皇帝“慧妃”富察氏具体的死亡时间与奉安时间是什么时候?慈禧太后为慧妃最初建造的地宫墓穴是什么规格?清东陵里第一座被盗的后妃墓是谁?慧妃墓被盗后,她的遗体为什么没有腐烂?满清王室是如何重殓慧妃遗体的?
今天让我们走进慧妃“富察氏”的人生,去探究她死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清朝后宫历史上有罕见的两次皇后和皇贵妃同时欢蹦乱跳存在的现象,第一次是 因为顺治皇帝的叛逆 ,第二次是因为慈禧太后的偏爱。
14岁的富察氏入宫
慈禧太后最喜欢的儿媳妇
![]()
慧妃画像
慧妃“富察氏” ,富察氏是员外郎凤秀的女儿,满洲镶黄旗,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十二月初一日戌时出生,到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富察氏实际13岁(虚岁14岁)。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诏封后宫主位:“封富察氏为慧妃,赫舍哩氏为瑜嫔、阿鲁特氏为珣嫔,西林觉罗氏为瑨贵人。”
这四位秀女中,只有富察氏独得妃位。 在诏封的第二天,二月初四日,恭亲王奕訢又面奉太后懿旨:“慧妃分例着照贵妃分例预备。”
![]()
慧妃的金册
同年九月十四日,举行册立皇后礼。据《清穆宗实录》记载,两宫太后特颁懿旨:“著于本年九月十四日。册封皇后。礼成后。即日册封慧妃。其瑜嫔珣嫔册封日期。著钦天监于十月内择吉举行。”
九月十四日,皇后册立礼成后,慧妃富察氏在她位于北京交道口胡同的家中举行了册封礼。当时的正使为体仁阁大学士文祥,副使为礼部尚书灵桂。册封礼结束后,慧妃乘轿由地安门、神武门、顺贞门进入皇宫。
她是与皇后同一天在娘家府第被册封,并先于皇后入宫,而且在册封的当天“命委散秩大臣三等承恩公崇绮以内阁学士候补,员外郎凤秀以四品京堂候补”。
不仅将皇后的父亲升官,还同时升了慧妃父亲凤秀的官职,待遇显然与其他三位嫔妃不同。
科普一下:按照清廷的规矩,后宫主位入宫典礼,在一般情况下,指立的皇后应该在行大婚礼的前一天,在自家府第被册封为皇后,第二天凌晨入宫行合卺大婚礼。
指定的妃嫔贵人等后宫主位则是在皇后册封的那一天便由内务府迎接入宫,在第二天帝后的大婚礼上作为后宫妃嫔行礼朝贺。 这些妃嫔们的册封礼,惯例是安排在大婚礼之后的。
而这一次,慧妃却与众不同,当时她的实际年龄还不到13岁。 入宫之后,慧妃居住在永和宫内。
根据两宫太后的懿旨:“慧妃分例著照贵妃分例预备”在事实上享受贵妃的待遇。
慧妃“富察氏”入宫后,在宫廷生活中的地位极为特殊,在《清穆宗实录》中,在记载宫廷典礼时,常将慧妃与阿鲁特氏皇后并列:“上御乾清宫。皇后率慧妃以下行礼。”“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赐上暨皇后慧妃以下宴。”并明确令慧妃“协助皇后处理后宫事”(协理六宫),等于在皇后“阿鲁特氏”之外又设立了一个慈禧太后的“副手”,用来分皇后的权,并监视皇后与皇帝。
![]()
皇后阿鲁特氏画像
根据实录记载,本应由皇后主持的先蚕坛祭祀,在同治年间也都由慧妃代劳了:“祭先蚕之神,遣慧妃行礼”。
科普一下:清代先蚕坛的祭祀是由皇后来主持的祭祀活动,一般每年都要进行,亲蚕礼与皇帝的亲耕礼相对应,是皇后独一无二的职责和权力象征。
除非皇后确实有无法参加的原因(如重病、身孕、国丧),否则绝不会让人代行。
然而,在同治朝仅有的两次祭祀先蚕坛,都是派慧妃代祭。史料中并没有皇后“阿鲁特氏”不能参加的明确记载。
![]()
慈禧太后照片
这也可以说是慈禧太后凭借着自己的强权进行的安排,通过抬高慧妃,让皇后在宫中处于被架空和针对的艰难境地。而富察氏被置于这个尴尬的位置上,她既是这场宫斗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同治帝与皇后阿鲁特氏感情很好,引起了慈禧太后的强烈不满。
![]()
慈禧太后照片
慈禧太后偏爱慧妃,而正处于叛逆期的同治皇帝因此对慧妃并没什么好感。慧妃被同治皇帝有意冷落也就成为了婆媳矛盾的焦点。慧妃的命运从一开始就与慈禧太后的权谋紧密捆绑,无法自主。
同治皇帝慧妃封为皇贵妃的谕旨
皇帝病危冲喜,集体晋封妃嫔
![]()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同治皇帝“载淳”病危,两宫皇太后颁发懿旨,大封六宫,祈福冲喜:
“慧妃著封为皇贵妃。瑜嫔著封为瑜妃。珣嫔著封为珣妃。贵人西林觉罗氏著封为瑨嫔。”
这个时候的“慧妃”富察氏又连升二级,直接晋封为皇贵妃。这在皇后还健在时是极为罕见的,她也由此成为清朝皇帝在世时册封的最后一位皇贵妃。
然而,在这次晋封刚过20天,还没来得及举行册封礼的时候,同治皇帝“载淳”就在十二月初五日驾崩。当时,慧妃富察氏的实际年龄只有15岁零4天,她就成为了紫禁城寡妇院里最年轻的一位寡妇。
同治皇帝驾崩,光绪皇帝继位
慧妃在宫廷里的实际待遇如何?
清查了慧妃的年例赏赐发现,慧妃分发绸缎达八十四匹,仅比皇后少六匹;金线二十绺,与皇后完全一致,高于普通贵妃、皇贵妃。
即便是最稀罕的貂皮、海龙皮,也在所有妃位中遥遥领先。她不仅在物质赏赐上等同皇后,在象征身份的礼乐规制上,慧妃也享有特殊恩荣。
档案记载,慧妃的生日可设乐、并使用中和韶乐,清代宫廷仅在皇后千秋(生日)时才陈设作乐,普通妃嫔极少能获此殊荣。
在居住方面,慧妃的寝宫永和宫内的铺张程度,虽然稍微次于慈禧太后所居的储秀宫,但殿内陈设的奢华,已经足够成为宫中另一个“储秀宫”般的存在。
同治皇帝驾崩,光绪皇帝即位。同治帝刚去世14天,即十二月十九日,两宫皇太后颁布懿旨,以富察氏‘侍奉大行皇帝夙昭淑慎’为理由,晋封“富察氏为敦宜皇贵妃。而对另外三位妃嫔却没有晋封,这明显是对富察氏独特的偏爱。
光绪二年十月二十九日,敦宜皇贵妃“富察氏”的册封礼才正式举行。同年,敦宜皇贵妃富察氏与其他三位同治皇帝的遗孀,一同搬到慈宁宫居住,成为了寡妇院里的一员,开始了养老生活。
![]()
慧妃与皇后阿鲁特氏
嘉顺皇后阿鲁特氏病逝后,慧妃成为了同治皇帝遗妃之首,她年少守寡又没什么才学,只能在寡妇院里苦熬岁月,相比后宫的才女瑜妃,富察氏的生活清淡无味。
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岁大寿,特意大封六宫,加无可加的富察氏又得到了一份特殊的荣宠,她以皇贵妃之身得享四字徽号。
“本年予六旬庆辰。内廷妃嫔平日侍奉谨慎,允宜特晋荣封。敦宜皇贵妃著封为敦宜荣庆皇贵妃。瑜妃著晋封瑜贵妃。珣妃著晋封珣贵妃。瑨嫔著晋封瑨妃。瑾嫔著晋封瑾妃。珍嫔著晋封珍妃。”
科普一下:在清朝后宫里多于两字的徽号一般只有皇太后才能享用,慈禧太后明显地打破常规照顾自己心仪的儿媳妇。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打进紫禁城,国难之时,仓皇出逃的慈禧太后竟然没有叫上她最喜爱的儿媳妇“富察氏”,任由她自生自灭。
身为当时紫禁城中身份最尊贵的女人,没有才能的“富察氏”除了哭,别无他法。紫禁城宫中的事,竟然都是瑜妃主理的,可见富察氏只是空壳子美人而已。
同治帝的淑慎皇贵妃去世具体时刻是什么时候?
敦宜荣庆皇贵妃病逝,享年46岁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以来,敦宜荣庆皇贵妃“富察氏”的身体就一直不好。到了这年二月,她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卧病在床,尽管太医院的太医们用尽了各种方法,就是不见效。
光绪三十年二月二十八日中午,富察氏进入弥留状态,太医李德昌、全顺诊脉,发现“六脉俱绝,元气已脱”,富察氏在未初二刻(下午13时30分)薨逝,终年46岁。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总管张得安率领敬事房首领王庆寿带领掌仪司首领太监将敦宜荣庆皇贵妃富察氏的遗体放入吉祥轿内,由掌仪司首领执香前导,由太监抬着吉祥轿,出寿康宫后铁门,出神武门,到吉安所后将富察氏的遗体放在前殿的回床上。
科普一下: 凡用吉祥轿从皇宫抬出的已死的妃嫔遗体,抬到吉安所后,都放在回床上,回床也就是专门放遗体的专用床。
富察氏刚刚去世,同治皇帝的珣贵妃阿鲁特氏就得到了消息,她立刻乘车赶到了吉安所,亲自看视着将富察氏的遗体从吉祥轿里抬出来,放在了回床上以后,才回宫。
二月二十九日,天还没亮,珣贵妃就又来到了吉安所,她先是在后殿稍作休息后,向敦宜荣庆皇贵妃富察氏的遗体告别。
随后在珣贵妃的看视下,将富察氏的遗体殓入棺内。殓入毕,珣贵妃在金棺前奠酒举哀,然后回宫。
珣贵妃与富察氏同是同治皇帝的妃嫔,她们在封位上虽然差了一级,实际是同一个命运。同治皇帝驾崩时,珣贵妃虚岁18岁,富察氏虚岁16岁。
此后三十年间,她们作为同治皇帝的遗孀在同一处宫墙内共同度过了漫长而孤寂的守寡岁月。
因此,珣贵妃对富察氏的去世,格外关心。(瑜、瑨二妃没和珣贵妃一起去吉安所,不知是她俩与慧妃有矛盾,还是二人当时有病),最看重这个儿媳妇的慈禧太后也没有露面去送富察氏最后一程。
清宫档案《敦宜荣庆皇贵妃薨逝档》记载,敦宜荣庆皇贵妃死后身上穿戴如下:
软胎珍珠石九凤钿一顶(妃最高等级的礼冠),口衔单挂旒苏一挂。凤顶上镶珠各一颗。蚌珠火焰一件。绿玉碧玖小福寿钳子一对。银镀金九连环一支:上镶小珍珠一颗。银包金小扁方一支:口衔茄珠一颗。
明黄棉蟒袍一件(皇贵妃使用明黄,是其身份极尊的体现)。绛色花卉寿字衬衣一件。棉浆洗一身。袜一双。珍珠石莲花鞋一双。明黄云妆绣被褥一分。银单板表一件。
入殓时,金棺内安放的随葬品有:
“八团龙褂一件(饰有八团龙纹的吉服,同样是高规格的象征)。花卉衬衣二件。花卉马褂一件。花卉紧身一件。棉衬衣一件。棉半宽袖三件。棉马褂二件。棉紧身一件。黄妆缎被褥一分。
珊瑚朝珠一盘:计珠一百零八颗。青金石佛头塔。碧仫背云。绿玉记念。蓝宝石绿玉大小坠角。大小珍珠四颗。
镀金点翠穿米珠四合如意钳子一副。绳纹龙头金镯子一副。绿玉扁镏子一件。镀金三镶米珠石马蹬镏子一件。白檀镏子一件。金指甲套一副。
镀金点翠穿米珠珊瑚燮绿玉肚长簪一支。白玉葫芦别子一块上拴碧玖一块:随身带铜镀金三镶云玉小如意一柄。”
科普一下:七金凤的朝冠才是清朝后妃的最高等级,皇贵妃与皇后同级,只是珍珠规格数量上少些,九凤钿的确不是朝冠,但是皇贵妃、贵妃所能使用的钿子中的最高等级的,妃、嫔等只能使用七凤钿或更低的。
“软胎珍珠石九凤钿”是皇贵妃在吉服场合所能使用的最高等级钿子,而在出席最重大的仪式时,才必须佩戴朝冠。清代后宫入葬,大多都是戴随常钿子入葬,很少遇见戴朝冠入葬的。
由于此前,敦宜皇贵妃没有去参加孝哲皇后“阿鲁特氏”的大殓仪式,也许有很多原因比如慈禧太后不让她去。
现在等她死了,前来参加大殓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而且当时慈禧太后还活着),即使是到场的后宫女眷们往里面放的东西很少,很统一。
二月二十九日,在景山东北的吉安所,皇贵妃富察氏大殓时,光绪皇帝的皇后和瑾妃以及还在世的咸丰帝、同治帝两朝的妃嫔等后宫主位往皇贵妃棺内安放小荷包玉器物品如下:
皇后安放 : 玉骜一件 荷包一个
瑾妃安放:玉骜一件 荷包一个
祺贵妃安放:玉骜一件 荷包一个
吉妃安放: 玉骜一件 荷包一个
瑜贵妃安放:玉骜一件 荷包一个
珣贵妃安放:玉骜一件 荷包一个
瑨妃安放: 玉骜一件 荷包一个
殓入的遗念(生前常穿用的衣物)有: 皮冠一顶、如意冠一顶、凉冠一顶、履一双、绛色江绸皮袍一件、石青江绸皮褂一件。
(玉骜(ào),是清代宫廷丧葬礼仪中的一个特定随葬品,用于随葬的玉发簪。象征着“整理仪容”,有“愿逝者容颜永驻、仪表端庄”的寓意。
荷包内通常会装有一些香料或象征性的小物件,寓意“赐予财富和享用”。
![]()
清代后妃画像
在清朝后妃、高等命妇的丧礼中,往棺内安放“玉骜”和“荷包”是一项规定的礼仪,是生者对逝者去往另一个世界的祝福:仪容整洁,衣食无忧。
这次后宫主位妃嫔们安放的都是玉弩一件,荷包一个,好像提前商量好似的,也可见棺中葬宝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侧面反映出了富察氏的人缘并不好。
富察氏虽然身为皇贵妃级别的人物,可她的随葬品却只有34件(王公福晋夫人、太监放入棺内的不计入内)。
民国时候,庄和皇贵妃(就是珣妃,孝哲皇后的姑姑)的大殓,参加的人都比参加敦宜皇贵妃大殓的人多,陪葬品多了一倍不止。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四月初一日,富察氏被赠谥号为“淑慎皇贵妃”。
慈禧太后最初准备为慧妃建造的陵寝规制
惠陵妃园寝最初的规制是什么样的?
![]()
惠陵妃园寝老照片
光绪元年公元1876年,同治皇帝的惠陵陵址确定在清东陵双山峪后,惠陵妃园寝的地点也随之确定,位于惠陵西侧西双山峪。
![]()
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画像
承修大臣上奏两宫皇太后,建议“按(咸丰)定陵妃园寝的规制营建”。两宫皇太后(实际慈禧太后为主)不同意。
![]()
惠陵妃园寝最初的设计烫样
太后懿旨,提出惠陵妃园寝“按景陵(康熙)皇贵妃园寝(双妃园寝)规制建,不仅要建方城、明楼,还要增设石五供和东西配殿,用一道内罗圈墙将前排正中宝顶单独围起来”。
![]()
惠陵妃园寝照片
光绪元年公元1876年四月初七日钦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所有石券一座,著照太妃园寝修建并添设一石五供,其砖券三座,羅园墙二道,著仍遵前旨办理,餘依议圆三件併发,钦此”。
这个方案明显仿照了原本为妃园寝、后面因葬入了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咸丰养母)而升格的慕东陵规制。
慕东陵原来是妃园寝,因为葬入了孝静成皇后,以示尊崇,才将孝静成皇后的宝顶用一道内罗圈墙围起来。
![]()
惠陵与惠陵妃园寝图纸
两宫皇太后随后谕令主持惠陵工程的醇亲王奕譞前往景陵皇贵妃园寝实地考察。方城、明楼,是帝后陵的标志性建筑,妃园寝绝无仅有,东西配殿用于祭祀,大幅提升了园寝等级。
石五供是一组完整的石雕祭台,规制极高,内罗圈墙将淑慎皇贵妃(慧妃)宝顶单独围合,形成“园中园”,这是皇后或特别尊贵的人才能享有的待遇。
![]()
科普一下:清朝的陵寝规制有严格界定,用意在于“辨贵贱,明等级”。妃园寝的规格低于皇后陵,更远低于帝陵。
奕忻里很明白慈禧太后的心意,考察后给两宫皇太后的奏折中提出,如果按景陵皇贵妃园寝建,园寝占地就得向后延伸,而后面就是山坡,越向后移,地势越高,不仅增加了工程量,也有碍观瞻。奕忻对慈禧的这种做法是不同意的,只不过他不敢公开反对。
![]()
根据清宫档案《惠陵工程记》与《内务府来文》的记载,醇亲王奕譞等大臣们在接到慈禧太后逾越规制的旨意后,以“工程浩大,经费支绌”为由上奏,委婉请求按照常规的妃园寝规制建造。
![]()
慈禧太后照片
对于这个的建议,慈禧太后并没有采纳,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后面或许真是经费紧张难以筹够,或者又考虑到确实有失公平,慈禧太后最终也不再坚持己见,又降旨仿定陵(咸丰)妃园寝规制营建。
![]()
慧妃墓最初烫样
如果真的按照慈禧太后的方案建造,惠陵妃园寝就会成了清朝最高级的一座妃园寝,但慧妃“富察氏”在生前既没有抚养幼帝之恩,也没有皇后之尊,她只是一个妃子而已。
此时的同治、光绪年间,清朝的国力已经是捉襟见肘,左宗棠西征筹饷、筹建海军等军国大事尚且需要艰难地筹措资金。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慈禧太后还要为了一个后宫的妃子园寝追加远超过常规的预算,将个人私欲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而其这一行为的根本动机,是来自慈禧太后在同治皇帝“选后风波”中的挫败感。她试图通过将慧妃的身后哀荣提升到接近皇后的等级,来象征性地赢得当年在儿子婚事上输掉的那一仗。
淑慎皇贵妃金棺具体奉安地宫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清东陵里第一座被盗的地宫
在一般情况下,后妃死后,她们的金棺要在吉安所暂停几天后,就要奉移到田村或静安庄殡宫停几个月甚至几年,然后再奉移到山陵。
![]()
惠陵老照片
可是,淑慎皇贵妃却是个例外,光绪三十年四月初七日寅时,淑慎皇贵妃的金棺由吉安所奉移到遵化清东陵的惠陵妃园寝,四月十一日,金棺抵达惠陵妃园寝停放在享殿正中。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九月二十一日卯时,淑慎皇贵妃金棺入葬地宫,可以说她整个下葬的速度和时间是很快的。富察氏成为惠陵妃园寝第一个入葬的墓主人。她的地宫也是清东陵里第一个被盗的地宫。
由于淑慎皇贵妃是惠陵妃园寝里安葬的第一人,特增设奉祀人员十七名。
陵寝大臣照例办理等语伏查:“妃园寝忌辰并四时致祭,引赞供帛读文均系奉祀礼部赞礼郎读祝官敬谨将事恭进祝帛彩亭。
现查淑慎皇贵妃园寝以前尚无妃位奉安,所有赞读官及校尉等均未添设,今于本年九月二十一日”。
![]()
惠陵妃园寝宝顶分布
惠陵妃园寝内共建造有四座地宫,分成两排布置:
![]()
第一排一座,淑慎皇贵妃即安葬于此地宫内,她的葬位最尊贵,并且葬在前排正中之位。淑慎皇贵妃的地宫为石券结构,宝顶夯筑,位居惠陵妃园寝前排正中,远超常规妃级待遇,陪葬品规格或接近皇后。
![]()
第二排三座,呈一字形排列,分别安葬了瑜妃赫舍哩氏、珣妃阿鲁特氏与瑨妃西林觉罗氏,这几位妃嫔的地宫为砖券。
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废帝溥仪档》,淑慎皇贵妃地宫被盗及后续处理如下。
惠陵妃园寝里第一座被盗的妃子墓
慧妃富察氏死后的尸体竟然不腐?
![]()
慧妃地宫宝顶
1928年2月28日(农历二月初八日)夜,数名匪徒盗掘了淑慎皇贵妃的地宫。值班兵丁发现后,逐级上报至东陵守护大臣毓彭。
毓彭随即通知马兰镇总兵署,代理总兵科长薛文林立即带领翼长恩华、印务章京成林等人赶赴现场,进入地宫查勘。
![]()
奏折记载,他们发现“盗匪是由正面石门掘入的,棺椁已被锯坏,所有随葬品被盗掘一空”,淑慎皇贵妃富察氏的遗体并没有腐烂,此时距离她下葬才23年时间。遗体没有腐烂也可能与她去世下葬时间短也有关系。
淑慎皇贵妃地宫被盗后,东陵承办事务衙门为此事为淑慎皇贵妃重新举行了葬礼。他们在园寝内搭起大罩棚,准备大杠,将淑慎皇贵妃的遗体重新殓入棺内。
四月初二日,在神牌前举行告祭礼。四月初三日寅时(凌晨3至5点),遵照原样将金棺重新葬入地宫,掩闭石门,填砌隧道。
一切事宜完毕后,四月初八日,东陵守护大臣毓彭将整个重殓与安葬过程向清逊帝溥仪作了详细汇报。
后来,五名盗陵案犯被捉拿归案,送交遵化县审讯,但这五人最终如何处理的,并没有明确说明。
![]()
溥仪照片
那么,还远在天津的末代皇帝溥仪是如何知道淑慎皇贵妃地宫被盗的事情呢?实际上,在孙殿英盗陵之前,时任遵化知事的蒋起隽(自称是慧妃的表侄)就已在给北京亲戚衡永的一封信中,详细讲述了东陵被盗之事,该信后来辗转到了溥仪手中。
蒋起隽在信中特别提到了:“同治帝慧妃尸体如生,实不可解,惠妃尚系弟之表姑也。”
淑慎皇贵妃遗体不腐是东陵盗案发生后发现的四具不腐女尸中的其中一位。
1928年惠陵妃园的淑慎皇贵妃墓就被盗 了,比孙殿英盗倔慈禧太后与乾隆皇帝陵寝的时间还要早。1945年,惠陵地宫被盗。所以慧妃墓是清东陵里最早被盗倔的后妃墓。
关于淑慎皇贵妃遗体未腐的说法,你们觉得慧妃尸体不腐的原因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各抒己见。
,读史明志,我们终将在历史中相遇。后妃遗事解密,遵循历史的真实,揭开那些隐藏在清宫里不为人知的隐秘往事,走进那些被淹没在后宫里的红粉佳人们。关注我,和我一起了解更多“清宫后妃”的传奇人生。
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本文是原创首发,创作不易,请勿搬运,侵权必究!欢迎大家收看下期,文章定期更新中,敬请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