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中小企业老板们只要凑在一起,抱怨声便不绝于耳,纷纷感慨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商务部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消费市场分析报告》数据触目惊心:2025年一季度,全国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仅增长2.3%,创下近五年新低;线下零售业态客流量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21%。
如此严峻的现实,不禁让人发问:我国拥有超14亿人口,为何生意还是这般难做?业内人士指出,这背后隐藏着四个深层次原因,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剖析。
![]()
1、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动力不足
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速明显“刹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3.2%,与同期GDP实际增长5.3%相比,差距明显。与此同时,居民在生活成本、房贷、子女教育、医疗费用等方面的支出却不断攀升。
在这种“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许多家庭不得不精打细算,削减非必要的生活开支。消费需求的萎缩,直接导致企业库存商品积压严重,资金回笼困难。就像一个水池,进水口的水流越来越小,而出水口的水流却依旧,水池里的水自然越来越少,企业自然会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
![]()
2、人口结构改变,消费主力军“缩水”
我国已然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而年轻人口数量逐渐减少。截至2024年底,国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超过3亿人。不少老年人虽有一定积蓄,但受传统节俭观念影响,消费需求有限。
反观消费主力军——年轻人,数量不断减少,且收入普遍不高。即便有消费欲望,也因经济能力有限而难以尽情消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同给消费市场踩了一脚“刹车”,让企业感受到生意难做的寒意。
![]()
3、实体商铺遭电商冲击,生存空间受挤压
如今,网购已成为年轻人的主要消费方式。网上购物价格实惠,还能送货上门,节省了时间和金钱。然而,实体商铺却面临着租金、用工成本、进货渠道等多重压力,商品价格难以降低,在与电商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电商就像一股强劲的潮流,不断冲刷着实体商铺的市场份额。许多原本属于实体商铺的生意被电商抢走,实体商铺老板们叫苦连天,生意难做也就成了必然。
![]()
4、消费者心态转变,消费更趋理性
疫情之前,很多人消费毫无节制,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不考虑是否真正需要。许多物品买回家后,没用几次就被扔在一边。
但疫情之后,消费者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家开始过上“精打细算”的日子,把省下来的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消费市场需求的明显萎缩,让中小企业老板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意难做的压力。
![]()
面对如此困境,实体企业并非无计可施,以下三个应对措施或许能为企业带来转机:
一、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
实体企业首先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只有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与电商差异化竞争
实体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电商展开差异化竞争。比如,提供更加优质的线下体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等,把强项发挥到极致,吸引消费者。
三、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实体企业可以将出售的商品和服务放到网上,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这样既能借助电商平台的优势扩大销售渠道,又能保留实体店铺的优势,更好地与电商竞争。
生意难做并非无解之题,只要实体企业认清形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就一定能在困境中寻得生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