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世界地图,孟加拉国的面积也就跟咱东北的辽宁省差不多大,可愣是塞进去了将近两亿人!这密度,放全世界都是独一份儿。可说来也怪,国际新闻里,这国家就跟开了隐身模式似的,存在感很低。
一提起来,不少人脑子里就俩字儿:穷。但光一个"穷"字儿,真能解释为啥这么大个国家,动静这么小吗?
![]()
孟加拉国这地方,打根儿上就被地理给"拿捏"了。打开地图仔细瞅瞅,它几乎被印度包了个严严实实,就南边一小溜儿靠着缅甸,面朝的是孟加拉湾。这种被大国"半包围"的状态,天然就给它的国际舞台亮相加了难度。
它家门口那个关键出海口:吉大港,位置挺重要吧?可印度在它北边、东边、西边都围着呢,国际上谈点啥事儿、搞点啥合作,孟加拉国的声音很容易就被邻居家更大的嗓门盖过去了。
这就好比你家住胡同最里头,邻居家天天高朋满座谈笑风生,你家动静再大,传到胡同口也弱了三分。
![]()
再往根儿上刨,孟加拉国这国家,岁数真不大。1971年,它才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洗礼,从巴基斯坦分出来,真正独立建国。掐指一算,到现在也就五十来年。对一个国家来说,这岁数还嫩着呢。
国际上那些响当当的名号,哪个不是靠时间一点点熬出来的?要么像欧洲老牌国家,家底厚实、文化底蕴深;要么像后来居上的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得早、冲得快。
![]()
孟加拉国独立之后,国内那叫一个乱,政坛跟走马灯似的换人,经济更是趴窝了好些年,根本顾不上在国际上刷脸。底子薄、起步晚,想在国际上混个脸熟,那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经济这块短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摆在那儿,孟加拉国的人均GDP,到现在也还在两千多美元晃悠,稳稳排在"低收入国家"的队伍里。
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国家手里能用来搞外交、做宣传、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银子自然就少。
![]()
你看那些存在感强的国家,要么像中东土豪,石油美元开路,满世界投资、办展览、搞峰会;要么像德国、日本,靠顶尖的技术和产品打天下,品牌就是最好的名片。
孟加拉国呢?它现在最拿得出手的,是全球第二大成衣出口国(仅次于中国),世界银行报告里写得清楚,服装出口占了它全国商品出口的大头,超过八成。
但这活儿主要是给国际大牌做代工,挣的是辛苦钱,利润薄得很,关键技术和品牌都在别人手里攥着。这种经济模式,决定了它在全球产业链里,暂时还处在"埋头干活"多于"登台亮相"的位置。
![]()
孟加拉国在国际上动静小,还跟它自己个儿的"处世之道"有关。这国家独立之后,在外交上一直挺谨慎,主打一个"谁也不得罪"。它长期奉行"不结盟"政策,就是尽量不掺和大国之间的明争暗斗,跟谁都保持个差不多友好的关系。
这么做,好处是能避开很多国际上的大风大浪,求个安稳发展。但坏处呢?就是很难像那些选边站或者敢闹出大动静的国家一样,三天两头上国际新闻头条。
它更乐意在联合国、南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这些多边组织里,悄悄干点实事儿,比如推动地区合作、关注气候变化这些跟它切身相关的议题。这种低调做派,自然减少了它在国际聚光灯下的曝光率。
![]()
咱不得不提孟加拉国头上悬着的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自然灾害,这国家地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梅克纳河三条大河的下游三角洲,地势那叫一个低平。
孟加拉国属于全球最容易受洪水、热带气旋和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国家之一。每年雨季,大河上游的洪水哗哗往下冲,再加上自家天上下的暴雨,全国大片土地动不动就泡水里了。
![]()
孟加拉湾生成的强热带气旋,也隔三差五就奔它来,卷起巨浪冲毁沿海地区。为了应对这些灾害,国家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救灾、重建、搞防洪工程。
世界银行估算过,光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每年就能吃掉它GDP的1%至2%。你说,钱和精力都填进这个无底洞了,哪还有多少富余去国际上使劲吆喝、提升存在感?能稳住国内、减少损失,就已经是老百姓天大的福气了。
![]()
这么一圈儿捋下来,孟加拉国的"低调",真不是光一个"穷"字能背完的锅。它那独特的地理位置,像个夹心饼干被大国围着;建国时间短,家底薄、起步晚。
经济上靠代工,挣的是薄利辛苦钱;外交上讲究个"和"字,不爱出风头;再加上年年跟洪水泥石流台风较劲,精力被耗掉大半,这些因素拧成一股绳,共同织就了它在国际舞台上的那层"隐身衣"。
![]()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