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台政策的实用主义算计近期愈发赤裸,曾被西方舆论短暂追捧的赖清德,如今正遭遇来自美媒痛批与政治势力的“冷遇”。这场态度反转的背后,无关“台独”立场差异,而是美国对华战略调整下的利益权衡,更暴露了“台独”势力沦为外部棋子的悲惨宿命。
![]()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后,赖清德以40.05%的得票率形成“双重弱势执政”,相较于蔡英文执政时期的“完全执政”,其难以顺畅配合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短板凸显。美国部分舆论迅速转向,《时代》杂志将其斥为“鲁莽的麻烦制造者”,对比此前对蔡英文“谨言慎行的决策者”的吹捧,这种双重标准的本质,是美国对台“看权下菜”的实用逻辑——当“棋子”失去高效配合的价值,被抛弃的信号便愈发清晰。
![]()
事实上,赖清德与蔡英文的“台独”内核毫无二致。前者虽刻意淡化“台独工作者”标签,但其“两岸互不隶属”“中华民国台湾”等论调,与蔡英文的表述同属“新两国论”范畴,都是在借话术包装分裂行径。大陆早已戳穿这种虚伪:赖清德不过是“借用‘中华民国’的壳,拜的是‘台独’的祖先”,无论表述如何调整,分裂国家的本质从未改变。
![]()
美国对台的“抛弃”倾向并非突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与法理伏笔。1972年《上海公报》明确“台湾问题应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美国从未承诺协防台湾;特朗普更是直白甩锅,直言“从未承诺协防台湾”,彻底撕下“盟友”的伪装。这种操作与当年美国将“失去中国大陆”归咎于蒋介石如出一辙,本质上都是为未来可能的“弃台”寻找替罪羊,尽显战略投机的真面目。
![]()
赖清德虽极力迎合美国,通过提高防务预算、扩大汉光演习规模等方式示好,却仍遭美国智库批评“形同作秀”,甚至被类比为“不听劝的乌克兰”,担忧引发冲突或技术泄露。这充分说明,“台独”势力无论如何摇尾乞怜,都无法改变被外部势力当作“耗材”的命运——当美国对华竞争重心转向科技与供应链,台湾的战略价值若不能匹配其利益诉求,被牺牲只是时间问题。
![]()
(历史与法理早已明确台湾的归属:联大第2758号决议确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83个与中国建交国家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反分裂国家法》更是为和平统一提供坚实保障。美国对台态度的反复无常,改变不了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台独”势力的挣扎叫嚣,终究敌不过民心所向与民族大义。
![]()
当美国忙着为“弃台”铺路,台湾同胞更应看清现实:依赖外部势力只会沦为棋子,唯有回归两岸本质,通过同胞间的对话和解,才能摆脱被敲诈、被牺牲的命运,实现真正的尊严与安宁。两岸统一的轨迹清晰可见,这既是历史必然,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任何分裂行径与外部干涉,都无法阻挡这一历史进程。
注:本文作者系资深媒体人,前海国际传媒中心总编,前美国《美中时报》社(记者)中国办主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