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事局于10月26日发布航行警告,在南海划定一片禁区,禁航时间从10月27日持续至11月15日,整整20天,每日活动时段为凌晨5点至早上7点半,明确标注用于“各类试验活动”。 巧合的是,就在禁区生效后的12小时内,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在南海执行任务时接连发生两起坠机事故——10月26日14时45分,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坠海;半小时后的15时15分,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同样坠入南海。
![]()
回顾24年前的2001年4月1日,美国EP-3E侦察机与中国歼-8战斗机在海南岛东南上空相撞,飞行员王伟壮烈牺牲,美机迫降海南陵水机场。 当年面对美方“自由飞行权”的强势表态与拒绝道歉的立场,中方最终交还机组人员、允许拆解运走飞机。那段历史被铭刻为“弱国无外交”的无奈注解。
而今,同样是一片海域,中国的应对姿态与海洋管控能力已发生历史性转变。此次长达20天的禁区设定,被广泛推测与国产新型航母“福建舰”海试相关。 参考山东舰的历史经验,其最长海试达22天,随后在2019年12月17日正式入列。 福建舰采用平直甲板与电磁弹射技术,较山东舰更为先进,海试周期可能相应延长,但整体已进入后期阶段。
“尼米兹”号作为美国现役最老航母,已进入退役倒计时,舰体老化与设备维护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2025财年美国海军已报告12起A级事故,反映出高强度部署下的装备损耗与人员压力。 近年来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活动频率激增,舰员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指挥官被解职的频率攀升,进一步凸显了管理与作战体系的紧张态势。
对于事故原因,美国总统特朗普在10月27日的回应中轻描淡写地归因于“可能燃料问题”,并称事件“非常不寻常”。 然而,军事观察家注意到,两架飞机在半径不足50海里的重叠区域相继失事,且机组人员均未发出紧急求救信号,这种“沉默的坠落”更疑似突发性系统失效。 无论原因是燃料污染抑或电子干扰,事故本身已对美国海军作战信誉造成冲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