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设计公司专业解读:最近几年,苹果在 macOS 和 iOS 系统中持续强化“液态玻璃”(Glassmorphism)风格的视觉语言,这种带有磨砂、透明、高光叠加的 UI 设计,迅速引发了一波模仿潮。 作为一家长期服务 B 端系统、企业 SaaS 软件的 UI 设计公司,我们最近经常遇到客户提出类似问题:
“这种液态玻璃风格好像很高级,我们后台系统也能用吗?”
“是不是加了玻璃感,界面就更现代了?”
这篇文章,我们尝试从视觉表现、可用性、性能成本和场景适配性四个维度,来为企业应用产品判断:液态玻璃 UI 设计,真的适合你吗?
![]()
维好维可
一、什么是“液态玻璃”风格?
通俗地说,它是一种结合了以下特征的视觉风格:
- 半透明材质叠加(模糊背景、玻璃质感)
- 高亮边缘与阴影(提升光感和景深)
- 低饱和背景 + 高对比前景文字
- 圆角/柔化布局
这种设计带来的直观体验是“轻盈”、“科技”、“未来感”,广泛见于 Apple 的系统控制中心、系统弹窗,以及一些科技类 app UI 中。
二、这种风格“美”在哪?为什么大家爱它?
- 传达科技感与轻盈感:相比传统块状卡片,液态玻璃有更强的空间感,能营造“操作在浮动”的感知;
- 易于强化视觉层级:通过模糊背景区分前后内容,帮助用户理解主次结构;
- 满足“视觉现代化”的趋势:符合近年来大厂系统视觉从“扁平”向“拟物再复兴”的演化。
对一些高端、科技属性强的品牌来说,这种风格确实能拉高“第一印象”。
三、但企业产品 UI,真的适合照搬吗?
我们为多个企业软件平台(如 OTIS 电梯维保平台、西井科技调度系统、云集后台管理系统)进行 UI 重设计时,也曾考虑过液态玻璃风格。但最终,大多数都**谨慎地选择了“局部应用”**或干脆避开。原因有以下几点:
1.信息密度与玻璃风格天然矛盾
- 企业系统往往信息密集,控件紧凑,而玻璃风格强调留白、模糊、背景干净;
- 模糊处理会降低文字可读性,尤其在多层弹窗、可滚动区域中极易产生“阅读疲劳”。
2.性能开销与兼容性问题
- 真正的玻璃模糊(非静态图)对设备性能有要求,PC 上表现尚可,低端浏览器/内网环境可能直接失效;
- 移动端开发中,为了实现背景模糊常常需要多层 Hack,增加开发难度。
3.不符合企业品牌气质
- 大多数企业客户(尤其 B2B)更倾向于“清爽、专业、克制”的视觉调性;
- 玻璃风格容易给人“C端玩具感”,与工业软件、财务系统等业务属性冲突。
四、企业 UI 设计该如何选择风格?
别追风,要追“适配”与“效率”。
作为 UI 设计公司,我们在为客户建议界面风格时,通常基于以下几个判断标准:
- 你的用户是谁?他们的工作状态是否允许炫技?
- 你的系统内容是复杂事务还是感性消费?
- 设备和网络环境是否支持较高的涂层处理?
- 是否有已有品牌调性需要延续?
换句话说,视觉风格不是设计趋势驱动,而是任务目标驱动。
总结:你可能更需要“结构清晰的系统感”,而不是一片模糊的玻璃
液态玻璃 UI 风格确实能营造出强烈的现代感与科技氛围,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系统都适合用它“装点门面”。企业产品的最终目标,是让用户高效、可靠、长期使用系统。视觉语言应该为此服务,而不是喧宾夺主。
如果你正在重新规划你的产品视觉风格,不妨先从用户任务出发,再评估风格适配度。如果你需要一套既现代、又实用、还能支撑多平台的 UI 设计系统,我们很愿意协助你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