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
《——【·前言·】——》
1949年,苏州第三监狱,汉奸王群生带着侄子一起越狱。说起这个王群生,著名京剧《沙家浜》里刁德一,就是以他的人物形象来塑造的。
消息传到公安局,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唯独副局长郭冬福冷静地说:这是件好事!他为什么会说越狱是件好事呢?
![]()
血债累累的汉奸落网
王群生这个人,在抗战时期就是个十足的“败类”。他当年投靠日本人,组建了所谓的忠义救国军,其实就是给日本人当走狗的汉奸队伍。
这些年下来,他手上沾满了老百姓的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他抓了起来,关进苏州第三监狱。
王群生在监狱里可没闲着。他侄子王阿苟也是个亡命徒,两人关在一起就琢磨着怎么逃出去。
![]()
1949年5月的一个深夜,外面下着瓢泼大雨,就在这个时候,两人终于把墙根挖通了。趁着夜色的掩护,他们爬出了那个洞,一路逃向了阳澄湖方向。
天亮后,监狱发现少了两个重刑犯,立马把消息报到了上级。苏州地区公安局所有人都知道王群生这种人一旦跑出去,不知道还会害多少人。
副局长郭冬福接到报告后,表情却很平静。他把手下召集起来开会,说了一句让大家都摸不着头脑的话: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
其他人都懵了,这哪里是好事?郭冬福却另有想法。
王群生这种老匪首,在外面肯定还有一大批同伙。他要是老老实实待在牢里,那些人就藏在暗处,想找都找不到。
现在他逃出来了,必然会联系外面的残余势力。只要盯紧了他,就能顺藤摸瓜,把整个匪帮一网打尽。
![]()
穷凶极恶杀人灭口
王群生叔侄跑了一整夜,天快亮的时候躲进了肖泾村。
他们盯上了村口一户人家,那是三好婆的家。老太太独自一人住在那里,儿女都在外地工作。
三好婆一开门,就看见两个浑身湿透、眼神凶狠的陌生人。她还没反应过来,王群生就冲了进去。老太太想喊救命,却被王阿苟一把捂住了嘴。
两个匪徒翻箱倒柜找吃的,还扒下了三好婆家里的衣服换上。临走前,王群生怕老太太报警,竟然丧心病狂地掐死了她。
![]()
换了衣服的两人没有马上离开村子。王群生想找个人当人质,好在路上遇到公安时有个挡箭牌。
他们盯上了村里的农会负责人陈凤娣。这姑娘刚二十出头,平时在村里威望挺高,大家都信服她。
陈凤娣正在地里干活,突然被两个男人从后面袭击。王群生拿刀架在她脖子上,让她别出声。
陈凤娣虽然害怕,脑子却很清醒。她知道这两人肯定是逃犯,要是被他们劫走,后果不堪设想。
![]()
趁着王群生和王阿苟说话的空隙,她猛地一低头,从王群生手里挣脱出来。两人拼命追赶,陈凤娣拼了命地往村里跑,一边跑一边大喊救命。
村民们听到喊声都冲了出来。王群生见情况不妙,只好带着侄子逃走了。
陈凤娣虽然受了点伤,好在保住了性命。公安赶到后,她详细描述了两个匪徒的长相和特征。这些信息对后续的追捕起了很大作用。
![]()
情妇背叛被灭口,引蛇出洞的妙计
王群生逃亡期间,郭冬福这边也没闲着。他知道这种老匪首在外面一定有联络人。
公安抓了几个跟王群生有过来往的人审讯,很快就查到了一个关键人物——刘翠英。
刘翠英是王群生的情妇,两人关系维持了好几年。王群生当汉奸的时候,没少给她好处。
新中国成立后,刘翠英一直提心吊胆,怕被人揭发。她本来想跟王群生划清界限,可这时候陈凤娣找上了门。
陈凤娣劝刘翠英主动坦白,戴罪立功。她说王群生这种人迟早要完,你要是帮着他,只会把自己也搭进去。
![]()
刘翠英犹豫了很久,最后松了口,说愿意揭发王群生的罪行。两人正说着话,茶馆老板丁福寿突然闯了进来。
丁福寿表面上开茶馆做生意,实际上是王群生安插在城里的耳目。他听说刘翠英要叛变,当场就急了。
当天夜里,丁福寿潜入刘翠英家中,用一根绳子活活勒死了她。为了掩盖罪行,他还伪造了自杀现场,把绳子挂在房梁上,制造刘翠英上吊自杀的假象。
第二天一早,邻居发现刘翠英死了,立即报了案。公安验尸的时候,郭冬福仔细检查了现场。
![]()
他发现了几处不对劲的地方:刘翠英脖子上的勒痕角度不对,不像是上吊留下的;房间里有打斗的痕迹,凳子倒在一边;最重要的是,刘翠英手指甲里有皮肤组织,说明她生前拼命挣扎过。
郭冬福断定这是他杀,凶手就是匪帮内部的人。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妙招。
他故意散布谣言,说刘翠英没死,被抢救过来了,现在正在医院里接受保护,准备全盘托出王群生的罪行。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丁福寿听到这个消息慌了神。他知道如果刘翠英真的活着,自己杀人的事肯定瞒不住。更要命的是,王群生的藏身之处也会暴露。
于是他连夜收拾东西准备逃跑。公安早就盯上了他,看他这副慌张的样子,更确定他就是凶手。
![]()
追踪老鼠岛,匪巢终于露馅
丁福寿连夜逃往太湖方向。公安没有立即抓他,而是派人远远跟踪。郭冬福判断,这个人肯定会去找王群生,只要跟着他就能找到匪巢。
丁福寿一路东躲西藏,最后坐船去了太湖中的一个小岛。
那个岛叫老鼠岛,平时很少有人去,地形复杂,到处是芦苇荡和乱石滩。跟踪的公安远远看着丁福寿上了岛,立即把消息报给了郭冬福。
郭冬福调集人马,准备对老鼠岛发起围剿。情报人员化装成渔民上岛侦察,发现岛上确实藏着一伙人。
他们在岛中心搭了几间窝棚,白天躲在里面,晚上才出来活动。从人数和装备来看,这伙人不简单。
![]()
王群生已经在岛上待了一段时间了。他联络了以前的一些旧部,大概有二十多个人。
这些人手里还有不少枪支弹药,甚至还藏了一些炸药。他们计划等风头过去,就劫持一艘大船逃到台湾去。
丁福寿上岛后,把刘翠英的事告诉了王群生。王群生听完暴跳如雷,骂丁福寿办事不力。
他知道公安很可能已经盯上了这里,必须尽快行动。于是他们决定提前动手,劫持一艘客轮当人质,然后突围逃走。
![]()
1950年11月的一天,一艘从苏州开往无锡的客轮经过老鼠岛附近。
王群生带着人冲上去,控制了船只,把船上的乘客和船员都扣为人质。他们逼着船长改变航线,准备往开阔水域逃。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郭冬福那里。他立即部署,调来几艘公安的快艇,远远跟在客轮后面。
郭冬福下令不许轻举妄动,避免伤到人质。他知道这些匪徒已经是困兽犹斗,不能硬碰硬。
![]()
内应立功,恶贯满盈终伏法
就在双方对峙的时候,匪帮内部出现了变化。王群生手下有两个人,一个叫张根水,一个叫丁福禄。
这两人当年是被王群生威逼利诱拉下水的,心里一直后悔。公安早就派人秘密联系上了他们,劝他们戴罪立功。
另外,公安还派了一个叫陈阿庆的同志潜入匪帮。陈阿庆假扮成江湖上的人,取得了王群生的信任。
他在岛上的时候,就一直跟张根水、丁福禄暗中联系,商量怎么从内部瓦解匪帮。
![]()
王群生准备炸船突围的时候,让张根水去搬炸药。张根水趁机把炸药的引信都拆掉了。
到了关键时刻,王群生一点炸药,发现根本炸不响。他这才知道出了内奸,气得要当场杀人。
就在这个混乱的时刻,陈阿庆突然发难,和张根水、丁福禄一起控制住了几个核心匪徒。外面的公安也趁机发起攻击,快艇包围了客轮。
王群生见大势已去,想拿人质威胁,却被陈阿庆一个飞扑摁倒在地。其他匪徒看头目都被抓了,也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船上的人质全部获救。王群生、丁福寿这些主犯被押下船,整个抓捕过程非常顺利,这跟郭冬福的周密部署和陈阿庆等人的英勇表现分不开。
![]()
抓捕行动中,还有一个叫侯一帆的人。这个人原本是王群生的心腹,被抓后,供认不讳,承认自己多次帮王群生做过恶事。
1950年11月20日,苏州地区召开万人公审大会。王群生、侯一帆、丁福寿等主犯被押上台。台下的老百姓义愤填膺,纷纷控诉他们的罪行。
法院当场宣判,王群生和侯一帆罪大恶极,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张根水虽然跟着王群生做过坏事,但关键时刻立了大功,判了十年有期徒刑。丁福禄也因为配合抓捕,从轻处理。
宣判结束后,王群生和侯一帆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这个祸害了无数百姓的汉奸匪首,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
《——【·结语·】——》
王群生这个案子从越狱到伏法,前后一年多时间。这个过程充分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剿匪工作的艰难。
郭冬福说越狱是好事,确实有他的道理。王群生一逃出来,藏在暗处的残余势力全都暴露了。
公安顺藤摸瓜,把整个匪帮连根拔起。老百姓终于过上了太平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信息来源
1. 江苏省档案馆:《苏州地区剿匪档案汇编(1949-1951)》,档案编号:JS-SZ-1950-0327
2. 《苏州公安志》编纂委员会:《苏州公安志·剿匪专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 郭冬福口述、整理小组记录:《新中国初期苏州剿匪工作回忆录》,内部资料,1985年
4. 《人民日报》华东版:《太湖剿匪大捷,匪首王群生等伏法》,1950年11月21日第3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