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蹲点笔记 | 垄上问秸——吉林省秸秆禁烧调查笔记

0
分享至



引子——会议与沟通

10月13日,吉林省生态环境厅588会议室

上午9时,公主岭、榆树、舒兰、梨树四地的村镇代表、产粮大户、收储大户与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有利、副厅长陈明辉及大气环境处的负责同志围坐一堂——一场聚焦秋冬季秸秆禁烧的座谈会正在进行。



桌面上,秋收进度表、秸秆处置方案与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环环相扣,诉说着会议的紧迫性。几天前,吉林省中部出现的污染天气,让这份紧迫感倍增。随着秋收推进,秸秆管控压力与日俱增。

“今年秋收延后,处置窗口期短,秸秆计划烧除任务艰巨。”王有利开门见山,“大家有啥问题和困难,咱们今天开诚布公地研究,一定要把今年的秸秆禁烧工作做好做实。”



基层代表发言也没绕弯子。“‘一公里’区域管控压力较大”“扩大烧除时间,增加烧除窗口期”“简化烧除指挥流程,给地方更充分的工作时间”……基层诉求直接传到了政策制定者耳边。

问题和困难记录在案,优化的举措逐条明确——进一步下放烧除指挥权限,完善烧除智能指挥系统建设,尽可能缩短中间环节……这些带着温度的回应变成田间地头的具体办法,这种双向的沟通里,藏着秸秆管控更精准的方向,也为这个秋冬的蓝天,攒下了实打实的底气。

“温差”——两种截然不同的秋收

10月13日-15日,敦化市黑石乡南台子村、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叶赫村

敦化市黑石乡南台子村,田间的秸秆已粉碎待处置,村民韩振才的脸上满是从容。刚收完100多亩地的他,细数科学烧除的好处:“之后就等着合作社安排的打包机进场,烧完春天地干得快、打垄顺,还能当肥料,再也不用愁地‘板’得难翻了。”



作为村里秸秆禁烧的防火队员,韩振才比旁人更清楚秸秆计划烧除的门道:“现在烧有组织、有保障,不烧的秸秆打包喂牛,谁还愿意乱烧?”乡里统一调度下,风力灭火机、洒水车等装备随时待命,12名队员全程值守巡查。这种“安全烧、有序烧”的模式,让村民彻底放下了顾虑。南台子村25000多亩秸秆顺利完成规范处置,正是村民主动配合的最佳注脚。

而在几百公里外的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叶赫村7组吴家屯,承包地里焦黑的秸秆残骸在耕地间格外刺眼。村民霍凤林裹紧外套,蹲在田埂上盯着那片40平方米的过火区。之前,巡查人员荣新波接到火点通知后,迅速抵达现场扑灭火点。“我寻思地都收完了,顺手就点了。”霍凤林的理由让巡查队员们很无奈。



两位农民的不同境遇,折射出秸秆处置政策落地的“温差”。政策的落地,并不总是一帆风顺。韩振才的从容,源于基层治理的精细化,而霍凤林的冒险,也折射出禁烧工作任重道远。

导向——从“一刀切”到“科学烧除”

10月9日,吉林省生态环境厅3楼办公室

这段时间正是秋收后秸秆处置的关键期,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李文辉忙得脚不沾地。“秸秆禁烧不是‘非烧即禁’的单选题,核心是在生态保护、民生需求和实际执行间找平衡。”谈及禁烧实践,他的话直击关键。





吉林省的禁烧之路是摸着石头走过来的。“2018年实行两区管控,‘禁’靠‘盯’,结果并不尽人意。”李文辉坦言,这种“一刀切”不仅没控住烧,还引发群众抵触。

2021年全域禁烧又遇新坎:梨树模式秸秆还田、“千万头牛”计划尚在推进,综合利用能力不足,重污染天气仍频发。

“环保的根在民生。”李文辉说,不是为了禁而禁,让环境可接纳,是秸秆禁烧的目的所在。

2023年,吉林省启动“小切口改革”:1公里严管区严禁焚烧,1公里外秸秆离田去除率需达70%,剩余残茬可在“环境可接纳”时烧。“这不是放宽标准,是让污染‘可控可散——大气有自净能力,趁优良天烧,避免污染物堆成重污染。”

作为产粮大省,吉林省秸秆量巨大,秸秆禁烧工作成果获国家认可,四五个省份专程来学。“我们可能目前还没做到‘最好’,但吉林的特点是盯着问题改。”李文辉说,比如监测显示,有序焚烧PM2.5浓度比散烧低,分散处置能减少集中污染。“当前模式也是过渡措施。”李文辉很清醒,未来技术、经济条件成熟了,秸秆处理会有新方式,“但现在,这是最符合吉林实际的方案。”

变化——夜色里的巡逻

10月18日,长春市双阳区

晚上5点,长春市双阳区的夜色漫过田埂,巡查车就亮了灯,孙成带队的夜间巡查开始了。后排座下两根磨得发白的拖布杆(用于翻看秸秆干燥程度)、前表台上记满数据的摸底表,昭示着双阳区2025年秸秆禁烧工作已经启动。



“忙!”作为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双阳区分局大气科负责人,孙成每年春秋秸秆禁烧期都连轴转,只是今年的忙碌里多了份暖意。

“孙哥,今年啥时候计划烧除啊?”刚到黑鱼村11社,村组长栗国举就迎了上来,“我们已经清好隔离带了,正在组织离田,一切听区里的指挥!”这话让孙成满是成就感。从事环保工作24年,他最清楚秸秆处置工作的“冰火两重天”,也见证着基层工作的悄然变化。



2018年秸秆禁烧两区管控阶段,他曾被村民举着耙子骂“凭啥不让烧”;2021年全域禁烧时,他和同事每晚驱车100多公里巡查,火点却像“打地鼠”般屡禁不止,深夜扑火的寒意至今难忘。那时,他带着环保的执念硬扛,但总觉得和村民隔着堵墙。

转折始于2023年计划烧除政策实施。孙成琢磨着农民的实际需求,提出“小块分割,小步快跑”的方案,由乡镇组织农户在适宜气象条件下,按计划零散烧除残茬,乡镇同步配齐灭火装备值守。变化来得猝不及防:有次他接到老乡微信,“老孙,我没在家,能不能按要求帮忙点一下?”这句信任的托付,让他红了眼眶——从前的“对立面”,如今成了“贴心人”。

巡查车驶过农田,孙成在摸底表上记下新数据——今晚又是零火点。从“硬扛禁烧”到“计划烧除”,从“凭啥不让烧”到“啥时能烧”,秸秆禁烧处置的每一步变化,都让孙成觉得值了。

解题——实验室里的破题之路

9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从秸秆处置期浓烟滚滚、能见度不足50米,到如今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92%以上,我省的探索堪称以数据为支撑的科学实践。



“10月PM2.5中秸秆焚烧贡献率达约40%,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秸秆禁烧是必然。”不过,作为吉林省秸秆禁烧工作的智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陈卫卫通过实验发现,科学有序烧除可将大气污染降到最低。





“我们模拟了细颗粒物传输规律,把焚烧源位置、污染物扩散路径与空气质量数据对应,建立了定量关联模型。”陈卫卫介绍,从2019年开始,吉林省探索计划烧除方案,团队便开始依据吉林实际研发秸秆禁烧管控模型。今年,“秸秆计划烧除数值管控平台”上线,实现“焚烧前预评估、焚烧中监管、焚烧后复盘”全流程数据化管控,为政策落地提供了硬核支撑。

数据赋能让治理精度发生质变。“去年还得靠人工凭经验判断‘今天能不能烧’,现在大数据每6小时算一次大气环境容量,直接给出‘何时、何地、烧多少’的精准答案。”陈卫卫说,秸秆禁烧工作方案经历了几次优化,从政策制定到执行监管,数据解析贯穿始终。

陈卫卫团队的数据库里,整齐存储着近十年的秸秆焚烧监测数据和大气环境质量报告。“今年4月,我们专门做了‘秸秆焚烧方式排放因子实验’,把平铺、堆垛、残茬等不同形态的秸秆烧除效果逐个分析,就是要把数据挖得更细、更准。”他指着最新的实验记录说,这些不断完善的数据,正在为秸秆管控方案注入越来越精准的“科学基因”。





■记者手记■

一道动态更新的“生态民生平衡题”

秸秆禁烧从“一刀切”到“长效化”,早已超越“禁”与“放”的二元对立,成为关乎生态、农业与民生的复杂系统课题。其破题过程,正是政策制定者对“发展与环保”“短期与长远”“管理与民生”三重关系的动态平衡探索。

从生态维度看,秸秆禁烧是破解“发展性污染”的必答题。曾几何时,秋收后田野浓烟滚滚,既恶化空气质量,又埋下火灾隐患。禁烧政策的本质,是用制度遏制“以环境换便利”,倒逼“生态优先”共识。但难点在于不能“以禁代治”:若只堵不疏,农民要么违法焚烧,要么承受秸秆弃置损失,政策便成“空中楼阁”。

从农业维度看,秸秆禁烧是重构“农业生产链”的思考题。传统焚烧切断了秸秆作为肥料、饲料、原料的循环价值,禁烧的深层意义在于推动农业从“粗放”向“循环高效”转型。这要求政策不仅“禁得住”,更要“帮得实”:从推广还田技术、建收储运体系,到培育加工产业,都需技术、资金与市场支持。吉林探索的“还田+离田”路径,正是让秸秆从“废弃物”变回“资源”,让农民“不烧也能获益”。

从民生维度看,秸秆禁烧是践行“政策温度”的民生题。政策的生命力在民心。禁烧初期农民的抵触,源于“不烧怎么办”的困惑。这提醒我们,政策推进不能忽视“民生成本”:农民能否承担处理支出?配套服务能否覆盖村镇?当敦化农民等着合作社打包秸秆,双阳老乡主动清好隔离带,正是因为他们从秸秆利用中看到收益,政策才实现了从“要我不烧”到“我要利用”的转变。

秸秆禁烧从不是“一劳永逸”的终结题,而是随技术进步、产业创新持续更新的动态题。解开它,既要政策坚定,也要执行灵活;既要算好生态“长远账”,也要顾好民生“眼前账”。唯有如此,才能让蓝天与良田共生,让环保与民生共赢。

来源:彩练新闻

作者:赵广欣 刘姗姗

责编:金馨鑫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面反华开始?日本政府连开3枪,出兵威胁已发,解放军别无选择

全面反华开始?日本政府连开3枪,出兵威胁已发,解放军别无选择

军机Talk
2025-11-07 14:51:42
女演员黄慧颐现状:开老书店维生,老态明显,曾被称广东标准媳妇

女演员黄慧颐现状:开老书店维生,老态明显,曾被称广东标准媳妇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8 01:04:22
一个人善待自己最好的方法(值得收藏)

一个人善待自己最好的方法(值得收藏)

知和大叔
2025-11-07 00:02:39
貂皮大衣退货后续,宝妈已社死,老板报警因祸得福,网友争相要买

貂皮大衣退货后续,宝妈已社死,老板报警因祸得福,网友争相要买

观察鉴娱
2025-11-07 10:28:09
日军为什么追着蒋介石打,却没有打延安?

日军为什么追着蒋介石打,却没有打延安?

历史图鉴
2025-10-24 20:30:03
泰国前总理牵涉350亿案,NACC出手调查,阿努廷表态不干预

泰国前总理牵涉350亿案,NACC出手调查,阿努廷表态不干预

云景侃记
2025-11-07 21:32:19
终于有个日本将军,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再打仗,日本可能就没了

终于有个日本将军,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再打仗,日本可能就没了

李子橱
2025-11-06 21:30:03
预售 10.58 万元的 Lafa 5,是零跑心中的「白月光」

预售 10.58 万元的 Lafa 5,是零跑心中的「白月光」

爱范儿
2025-11-08 01:11:15
天津已有班级临时停课!市卫健委最新提醒:我市即将迎来高峰期!今年毒株变了!

天津已有班级临时停课!市卫健委最新提醒:我市即将迎来高峰期!今年毒株变了!

天津族
2025-11-07 07:34:01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28 14:03:28
玻璃瓶、情趣用品从天而降!一楼住户因高空抛物苦不堪言,物业回应

玻璃瓶、情趣用品从天而降!一楼住户因高空抛物苦不堪言,物业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7 17:45:34
杜若溪透露为和严屹宽拍戏,放弃女一号!结婚11年,曾因“打孩子”问题提离婚

杜若溪透露为和严屹宽拍戏,放弃女一号!结婚11年,曾因“打孩子”问题提离婚

鲁中晨报
2025-11-07 16:59:07
霍思燕,这体格有一种珠圆玉润的健康美

霍思燕,这体格有一种珠圆玉润的健康美

小椰的奶奶
2025-11-05 13:59:32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03 00:20:08
明明是一个做陕西小吃的,怎么就开始和肯德基、麦当劳抢市场了?

明明是一个做陕西小吃的,怎么就开始和肯德基、麦当劳抢市场了?

流苏晚晴
2025-11-03 19:02:09
F1巴西站冲刺排位赛:诺里斯杆位,安东内利P2,汉密尔顿P11

F1巴西站冲刺排位赛:诺里斯杆位,安东内利P2,汉密尔顿P11

懂球帝
2025-11-08 03:32:30
广州一小学抽血体检未通知家长,校方称是部分班主任工作疏忽,教育局回应

广州一小学抽血体检未通知家长,校方称是部分班主任工作疏忽,教育局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7 00:14:51
四川女篮首秀轰148分,诞生6个没想到和2个不争事实:冠军稳了?

四川女篮首秀轰148分,诞生6个没想到和2个不争事实:冠军稳了?

萌兰聊个球
2025-11-07 16:00:16
学医后才明白,稳定血糖最好的运动,不是快走慢跑,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稳定血糖最好的运动,不是快走慢跑,而是这个

华庭讲美食
2025-11-07 15:04:42
已确认!是知名演员王祖蓝

已确认!是知名演员王祖蓝

吉刻新闻
2025-11-06 10:54:06
2025-11-08 07:03:00
吉林日报 incentive-icons
吉林日报
关注本地人,聚焦本地事
111116文章数 415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教育
房产
游戏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教育部等三部门:科学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

教育要闻

三部门:3至6岁儿童尽量避免接触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

房产要闻

全国2025唯一“开盘即百亿”在广州诞生

海的那边是什么?我会自己去看"/>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海的那边是什么?我会自己去看 廉颇 2025-11-07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