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总理离世后不久,叶剑英元帅就向组织递交了请辞的申请。毛主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把军权这一重任交给陈锡联。当时,不少人觉得陈锡联资历尚浅、能力稍欠,恐怕难以挑起这副重担。但后来事实证明,毛主席这一决定无比英明。那毛主席为啥会推举陈锡联呢?叶帅又为啥在关键时刻选择请辞呢?
![]()
毛主席128周年诞辰刚过去没多久,好多人心里都特别想念毛主席。为啥呢?因为毛主席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新中国。有人曾问叶剑英元帅:“为啥大家都这么钦佩毛主席呀?”叶帅说:“我和大家一样,打心眼里崇拜毛主席。”
这种崇拜可不是没来由的。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人员匮乏、武器短缺的极端困境下,先是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接着又打退了蒋介石,还成功建立了新中国。每一步都是在摸索中前进,这样的领导人,谁能不钦佩呢?正是因为毛主席一次次带领大家干出大事业,才让四万万同胞摆脱了苦难。叶帅的回答很实在,说到了根本上。
再说说主席举荐陈锡联这事。1976年2月2日,中共中央专门发布了第一号文件:
其一,依据毛主席的指示,中央政治局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华国锋出任国务院副总理。
其二,中央政治局一致批准,在叶剑英生病期间,由陈锡联负责中央军委的工作。
华国锋担任代理总理,大家都能接受,毕竟他资历深厚、功绩显著,多数人都没啥反对意见。可陈锡联代替叶帅主持军委大局,这可让不少人心里不踏实了。接下来咱就瞧瞧陈锡联到底有没有这个资格。
![]()
陈锡联之前当过沈阳军区和北京军区的司令员,还担任过解放军炮兵司令员。1975年1月,他就成了国务院副总理,此外还兼任中央军委委员以及常务委员会委员这两个重要职务。从履历上看,分量确实不轻,但和叶帅比起来,还是差了点儿。
自打周总理去世后,叶帅在中高层军队里威望极高。所以,各种关于陈锡联“抢夺”叶帅军权的谣言,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后来,毛主席说了这么一番话,算是给谣言来了个有力回击:“陈锡联从小就投身革命战斗,会打仗,带过兵团,还管过炮兵,在国务院也有职务,就让他管管吧。”
其实啊,根本不是陈锡联想“抢”叶帅的军权,这是毛主席根据中央和军委的需要,挑选出的合适人选。而且,叶帅早年打仗多次受伤,多年来为新中国的军队建设殚精竭虑,这时候身体已经累垮了。毛主席心疼这位共和国的英雄,不想让他再操劳工作上的事儿,希望他能好好生活,亲眼见证新中国的伟大复兴。
![]()
所以,叶帅提出请辞后,毛主席就同意了。当时周总理刚去世,叶帅又疾病缠身,毛主席一个人根本处理不过来那么多工作。
因此,急需找个人来挑起“三军总司令”这个重担,还得是个值得信赖的同志。而陈锡联在当时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已经是中央军委的常委了,除了他,很难再找到第二个合适的人。
对毛主席来说,选陈锡联是因为他出身贫苦农家,一直对党忠心耿耿,为人实在,没有“野心”,而且战功卓著,是个军队指挥官,让他来领导大局再合适不过。毛主席没把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职位交给小平同志,并不是小平同志不合适或者能力不够,这恰恰是毛主席对小平同志的一种保护。
当时小平同志已经是副总理兼参谋长了,要是再被提拔,一旦局势混乱,后果可能都得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动荡过后,他可能就只能退居二线了,这和毛主席、叶帅最初的布局不符。
![]()
毛主席希望等这场风波快结束的时候,再让小平同志挑起军事和政治事务的两副担子,带领中央和军委迅速回到正轨,重新走上大发展的道路。
中央发布第一号文件后,叶帅自然就明白了毛主席的意图。从那以后,他基本上不再插手军队的具体事务,只是参加一些重要会议。
叶帅心里很清楚,当下这个时间点对我们党和军队来说是个重大转折,这时候需要个没有太多牵扯的后来者来领头,所以陈锡联是最合适的人选。
叶帅向来淡泊名利,建国后,他主要投身于军事院校和军事训练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默默为新中国军队的发展贡献力量。当国家和人民需要他时,不管多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局势稳定后,他一点儿都不贪恋权位,而是从中央和军委的大局出发,多次提出退居二线。
![]()
接替叶帅上任的陈锡联,上任后没有急于求成,也没有利用局势稳固自己的权力。他是在叶帅留下的基础上,逐步在军委内部开展工作。
陈锡联一直很尊敬和钦佩叶帅,即便叶帅离任了,他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知道当时军队的情况很复杂,要是自己考虑不周全,很容易出大乱子。叶帅主持军委工作多年,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
所以,陈锡联遇到难以决定的事情或者军委的重大举措时,都会去找叶帅请教,尽量减少错误和遗漏。陈锡联的这些做法,让那些“夺取权力”的谣言不攻自破。陈锡联上任后的四年里,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一点儿都不敢松懈,因为这是毛主席对他的期望和器重。
到了1980年,陈锡联看到中央和军委恢复活力后,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军委的工作,和叶帅一样,没有一点儿留恋。之后,陈锡联说了句让所有人都钦佩的话:“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该退下来了,因为有人比我更适合这个位置。”
![]()
那谁更适合呢?当然是改革的领头人小平同志了。
1981年,小平同志当选为军委主席,毛主席和叶帅的布局完美实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