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我是瑞秋。
我们家有三个孩子,一直是我和队友两个人在带;独立带娃,总会觉得对他们的照顾和关注不够周全。
可慢慢地我发现,其实真正构成我们生活与关系的,不过就是几个重要的瞬间。
在孩子们最需要大人撑腰的那几个关键的时刻,父母若是坚定地站在他们身边,就可以带来很大的力量。
孩子不一定会记得父母为他买过多少玩具、带他去过哪些特别的地方,或吃过多少精致的食物;
但他们一定会记得,当他们被误解、被质疑、遇到挫折或情绪崩溃时,父母始终跟自己站在一起,支持并理解自己。
这些瞬间,看似短暂,却能成为孩子心里最深的底气。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那些无论如何都要跟孩子站在一起的5个瞬间。
1
当别人欺负孩子时
碰到比自己高大、气场又强的成年人,大多数孩子都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他们最直接的反应可能就是无助地哭泣。
当孩子面对来自另一个成年人的指责或质疑时,父母一定要坚定地站在孩子那一边。
我也是经历了一件刻骨铭心的事情,才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荷兰的儿童农场玩。
孩子们起初玩得很开心,突然,大儿子眼里挂着泪水,伤心地跑过来扑进我怀里。
我还没来得及问清楚,一位白人女士快步走过来,语气激动地说:她和女儿在兔子窝里看兔子时,我的孩子们也进去了;
她质问我怎么能让这么多孩子都进去看兔子呢?难道不知道人太多会吓到兔子吗?这样是在伤害动物!
她一连串地说着,满是指责的语气,我猜她刚刚也是这样不留情面地指责我的孩子们。
但那会儿,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我一时还没弄清状况。
等她说完走开,我才看到兔子窝门口的小牌子写着“一次只能进三个人”。
话虽如此,但这位女士丝毫没想到不到六岁,根本看不懂提示语;他们只是看到兔子可爱,就想靠近看看,却因此受到一顿突如其来的责备。
了解情况之后,我第一时间就想带孩子去解释清楚,可惜那位女士已经走了。
那一刻,我既心疼又气愤,孩子在被别人指责和误解的时候,我竟然没有及时站出来保护他们。
后来,我也跟孩子们道了歉,告诉他们爸爸和妈妈始终都会为他们撑腰。
我也告诉他们,如果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要勇敢地为自己辩解,为自己发声。
当孩子遭受别人的误解或指责时,父母的反应和态度非常重要,这直接影响着孩子以后是否有勇气为自己说话。
哪怕孩子真的有错,也要先陪他一起面对,再去讲道理。
因为在那个被误会、被指责的瞬间,他最需要的,是一个坚定地站在他身边的大人。
2
当孩子情绪低落时
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几乎为零。
在他们的世界里,想哭就哭,一言不合就生气,事情不顺心就大闹一场。
这个时候,大人往往会觉得,这孩子太难带了,真是欠收拾。
于是,当孩子情绪崩溃时,父母不仅没有站在他们这边,反而容易站在对立面去指责:
“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
“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有的父母甚至还会拉下脸、冷处理,用冷暴力来“惩罚”孩子。
但这样的冷处理,并不会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错了,只会让他们感到被父母抛弃。
他们于是学会了小心翼翼地克制自己,努力取悦父母,只为了重新跟父母站在一起。
然而,埋在更深层面的情绪问题,并没有被真正理解和消化。
事实上,在孩子最不可爱的那一刻,才是最需要父母靠近的时候。
那时他们并不是故意跟父母对着干,只是还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
父母要做的,是帮助他们理解和说出内心的感受:
“你很生气,因为积木倒掉了,对吗?”
“你哭了,是因为走太多路太累了。”
“你不开心,因为妈妈不让你吃太多薯片。”
当孩子能够看懂自己的内心,明白生气、难过、失望这些情绪都可以被表达、被理解、被接纳,他才会慢慢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淹没。
3
当孩子被别人质疑时
有位朋友曾和我分享过一件让她印象深刻的事。
去年春节期间,她带孩子去参加家庭聚会,大人们起哄让小朋友们唱歌、跳舞、背诗助兴。
她的女儿性格内向,不喜欢成为焦点,也不习惯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于是就害羞地躲在妈妈身后。
这时,有个亲戚开玩笑说:“这么胆小内向可不行,要像你妹妹那样大方开朗,才讨人喜欢,将来才有出息呀。”
朋友听到这话,心里立刻升起一股不悦,于是坚定地回应:“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样,内向不是缺点,只是她的特点。有的人喜欢表达自己,有的人喜欢安静做自己。我的女儿就是这样,无论她怎样,在我眼里她都是最棒的。”
听她说完这件事,我特别感动。
别人或许会在不经意间对孩子说一些带有质疑或比较的话:
“你怎么不像xxx别人那么勇敢?”
“你这样,你妈妈会不喜欢你的。”
“有了弟弟以后,你妈妈就不爱你了。”
这些看似玩笑的言语,其实也会在孩子心里泛起波澜。
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身边,用清晰而有力量的声音告诉他们:我的孩子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从小被父母坚定守护的孩子,长大后也懂得为自己撑腰。
他们会更有底气地面对世界,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动摇或自我否定。
他们确信,哪怕全世界都误解我,但爸爸妈妈依然在我这边。
4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
年幼的孩子,不仅身形娇小,内心世界也同样脆弱。
他们遇到一点困难、一次失败,就会觉得那是过不去的坎,仿佛天都塌下来了。
新闻中我们常看到令人痛心的事件,有的孩子因为考试没考好、因为老师请家长、因为班级被扣分,就做出了极端的选择。
这些事情在成年人眼里或许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的小小心灵里,却是一场无法承受的巨浪。
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心态和承受力去衡量孩子面对的挫折。
毕竟,我们已经被生活打磨多年,所以无畏风雨,但孩子还只是刚开始面对世界。
所以不要用我们的标准去嘲笑他们脆弱,也不要轻易地说他们玻璃心。
很多时候,孩子不是矫情,他们只是还没有长出足够的力量;他们就像一株小树苗,风雨太大时,确实会被压弯。
这个时候,父母能做的其实很简单,不是讲一堆道理,也不是急着提供方案,而是先接纳他们的情绪。
“考试没考好,确实让人难过,我们一起来想想该怎么改进。”
“朋友不理你,我懂,那种被冷落的感觉真的很不好受。”
“你丢了最喜欢的手表,我能理解这种心疼的感觉。”
当孩子的情绪被接住,感受被理解时,那些原本看似难以承受的挫折,也会变得没那么可怕。
在孩子的低谷时,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那份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告诉他们“一切都会好起来”。
有了这样的支持,他们就会慢慢长出力量,学会自我疗愈。
5
无论在任何人面前,都站在孩子这一边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很多中国父母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别人面前几乎不给孩子留面子。
朋友夸孩子懂事,我们马上接话:“哪里啊,他在家调皮得很,我都快被他气疯了。”
亲戚夸孩子爱学习,我们立刻谦虚地说:“学习还不行呢,上次考试还不及格。”
尤其是当孩子稍有不听话时,家长更是当场数落,完全不留情面。
在我们的文化里,如果在别人面前夸自家孩子,就显得骄傲、自以为是。
于是,我们习惯用贬低孩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谦虚,殊不知伤害了孩子。
听着父母在别人面前说自己不好,孩子心里只会觉得:为什么在别人面前,爸爸妈妈从不站在我这边?
那种被当众拆台、被否定的感觉,其实非常痛苦。
我记得有一次,儿子约了一个荷兰同学来家里玩。
到要回家的时间了,小朋友还在门口赖着不走,一边跟我儿子悄悄说话,一边玩猜拳游戏。
看到我们家煮饺子,他还不客气地在门口吃了两盘。
整个过程拖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期间他妈妈一直在门口微笑着等,没有催促,也没有不耐烦。
如果换作我,可能早就着急地训斥孩子:“赶紧走,别磨蹭!”
但那位荷兰妈妈一直温和地看着孩子,既不催也不抱怨。
那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她的的确确做到了,在别人面前,给足了孩子体面和尊重。
这件事让我感受到,无论在任何人面前,都应该坚定地站在孩子那一边;这不是骄傲,而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和支持。
被父母尊重的孩子,也会学会尊重别人。
6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风雨。
父母虽然无法替他们避开所有阻碍,但可以在关键的时刻,做他们最坚实的依靠。
那些被理解、被支持、被尊重的瞬间,都会成为孩子内心的力量,让他们越来越强大,足以面对他们人生中的一切风雨。
瑞秋
-瑞秋好物推荐-
⭐在家学英语,就用小狐狸App,让孩子爱上英语。
⭐让孩子边看边长见识《智力寻宝大冒险》。
⭐治愈系绘本《猴子和鼹鼠看世界》。
⭐豆瓣评分9.4的科普绘本《工作细胞》,轻松了解身体的神奇奥秘。
⭐家有恐龙迷的千万别错过《重返恐龙世界》。
![]()
我是瑞秋,坐标荷兰,5口之家
分享与三娃同行的所思所想
婚姻爱情 | 信仰生活 | 自我赋能
独立带娃 | 亲子成长 | 极简育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