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非战神,为何获希特勒宠爱?真神假神?「第1集」

0
分享至

1944年10月14日,隆美尔这位曾经在二战北非战场让盟军闻风丧胆的“沙漠之狐”,在一辆小轿车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一年,距离他和希特勒第一次见面,刚好10年。

很多评论家认为,隆美尔之所以能够声名远扬,主要在于希特勒的宣传,因为他需要一个强悍、进取的军人偶像,来激发德军将士对成功的渴望。然而,邪恶终归无法战胜正义,纳粹的倒台只是时间问题。只是我们想要了解的是,“封神”的隆美尔,究竟是真神还是被宣传机器推动的流量明星?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东部有一个小县城,叫海登海姆。1891年11月15日中午,埃尔温.隆美尔校长正在给学生上课,他的妻子海伦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老埃尔温.隆美尔,用自己的名字给孩子命名,叫埃尔温.约翰尼斯.尤根.隆美尔。

隆美尔家族和军方没有什么太深的关系,只是老隆美尔和哥哥卡尔,都先后服过两年兵役。老隆美尔是当地中学的校长和数学老师,祖上几代也都是教师。隆美尔从小体弱多病,所以大概率也是要走父亲的路。而母亲海伦出生于官宦家庭,父亲是州地方行政长官。

小时候的隆美尔不喜欢读书,也不爱游戏,甚至很少参加活动。直到10岁时,因为身材矮小,而普鲁士民族又普遍尚武,所以他经常被人嘲笑,最终激起了他的上进心,开始变的活跃,并加强锻炼。

隆美尔的理科思维很好,由于喜欢机械,他最大的愿望是当一名维修飞艇的工程师。实际上,就在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不久,14岁的隆美尔就和好朋友特尔制作出了一架完整的微型盒式滑翔机。



1909年,隆美尔上中学6年级,这是他入伍前的最高学历。这一年,他不小心扭伤了脚踝,从此对体育失去了兴趣,开始一门心思研究机械,而这阴差阳错的为自己将来领导一直机械化部队打下了基础。

身为一个老学究,老隆美尔深受普鲁士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所以他给当地的炮兵部队写了以一封信推荐儿子,结果被拒绝了。之后他又给步兵部队提申请,体检时发现隆美尔有疝气。于是老隆美尔就给儿子安排了手术,就这样,19岁的隆美尔参军了。

1910年7月19日,19岁的隆美尔正式加入驻魏因加藤的皇家陆军“威廉一世皇帝”符腾堡第6步兵团,成为一名下级军官候补生。起初他在连部做勤务工作,3个月后被提升为下士,6个月后成为中士。

隆美尔的母亲海伦也认为当兵是个很好的选择,但是从军士做到军官,到哪儿都不容易。所以她为数不多的动用自己父亲作为州长的影响力,给隆美尔找了一条捷径,上军校。于是,入伍半年多的隆美尔,就被送到了波罗的海岸边的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进行培训。

但泽是波兰的一个海港城市,1793年被普鲁士占领之后,就一直属于德国。平时的军训十分严格,虽然隆美尔的身材瘦弱,但射击和操练都非常出色。

当时,驻军的军官团队经常举办舞会,又有很多当地的年轻姑娘参加。起初,隆美尔因为身材原因,不太喜欢参加,但在一次他被战友拖着参加的舞会上,他遇到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姑娘露西,被她迷的神魂颠倒。



露西,全名露西.玛利亚.莫林,是意大利和波兰的混血儿,这年她刚满17岁。不过,这场热恋持续了不长时间。经过8个月的培训,隆美尔顺利从军校毕业,当时校长给的评价很高,说他“性格倔强、意志坚韧不拔、热情活泼、守纪律、时间观念强、自觉、友善、智力过人,有高度的责任感,是一个很能干的军人。

1912年1月27日,隆美尔获得少尉军衔,重新回到符腾堡第6步兵团。此后,隆美尔只能靠书信和露西保持联络。

回到部队后,隆美尔主要负责新兵训练工作。每天的生活枯燥乏味,并不是因为这个地方没有夜生活,相反,这里的姑娘比但泽的姑娘更加开发。但是,隆美尔实际上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在一个安静的野外,一边散步一边读书。

不久,隆美尔平静的生活被家庭变故打破了,父亲老隆美尔去世了。经历了父亲的去世,隆美尔开始思考国家命运、家族命运和自己的命运,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军人生涯一定要有所建树,不能辜负父亲的期望。

就在隆美尔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没多久,发生了一件让他遗憾终生的事情。有一天,隆美尔正在郊外一边看书一边思考问题,突然听到有人喊他,他转头一看,一个姑娘骑自行车撞树上了。隆美尔赶忙帮忙把车子修正,姑娘除了道谢之外,还告诉她自己名叫:瓦贝卡.史坦慕尔。



这个事儿,本来隆美尔早就忘了,但也许是命中注定,隆美尔得了严重的胃病,去医院治时发现,瓦贝尔正是医院的医护人员。

隆美尔住院期间,瓦贝尔对他倍加关心,悉心照料。虽然感情没升温,但终究是没憋住,这年秋天,瓦贝尔怀孕了,这让隆美尔有很强的负罪感,认为自己既对不起露西,又伤害了瓦贝卡。没办法,他只能请求瓦贝卡的原谅,并让她不要公开此事,如果孩子生下来,他会支付全部的生活费用。结果瓦贝卡还真就生下了一个女孩儿,取名歌露特。隆美尔后来也请妻子露西宽恕他的过错。之后每次给女儿歌路特写信,最后的署名都是“爱你的叔叔”。

病愈归队后,隆美尔怀着亡父和瓦贝卡的负疚感努力工作,由于表现突出,没多久就被提升为中尉。

1914年年初,隆美尔开始忙起来,因为这一年团里的新兵增加了好几倍,隆美尔也预感到,这是在为战争做准备。3月份,隆美尔被调到了皇家陆军第3野战炮兵团。德军一直都十分重视炮兵建设,装备明显好于其他欧洲国家,但炮兵的训练却不尽人意,所以隆美尔抓住机会,一边如饥似渴的学习炮兵知识,一边组织连队训练,这也为他后来发明用高射炮打坦克奠定了基础。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遇刺,威廉二世立刻怂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并在7月31号迫不及待的宣布德国进入“战争危急状态”。



从穿上军装那一刻起,想要建功立业的隆美尔,就时刻祈求战争可以快点到来,这回终于他如愿了。7月31号,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三天后,俄国沙皇开始总动员,准备插手巴尔干。作为奥匈帝国的盟国,8月1号,德国对俄宣战;3号,对法国宣战;4号,入侵比利时;同日,英国以德国侵犯比利时为由,对德宣战;23号,日本对德国宣战,25后又对奥匈帝国宣战。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8月初,在隆美尔的强烈要求下,他又调回第6步兵团,担任该团第2营第7连的一个排长,5号随部队开赴前线。

1914年8月,德国东、西两线几乎同时开战。西线德军按“施里芬计划”向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进攻,然后向南迂回,避开法军主力兵团,直驱巴黎;接着在巴黎以西展开大规模的包围行动,将法军的主力逼到法国东部边境,然后会同在此战斗的德军主力全歼法军。而隆美尔所在的部队,就是前往西线。

8月20号,德军拿下比利时后,兵分五路,直指法国北部。23号,隆美尔所在的排,在比利时战场上与法军交火,这是隆美尔人生的第一次实战。上司交给他的任务,是对附近的百里村进行侦查。此前他已经巡逻的24小时,连抬腿的力气都没有,但接到命令后,立刻就带着全排出发了。他们在村子里遭到法军的狙击,隆美尔吩咐部队原地待命,自己带着三名士兵继续往前摸。摸进去后发现,里面有20多名法军,双方力量悬殊,但隆美尔来不及考虑,大叫一声就冲了过去,他一边跑一边开枪,几个法军士兵应声倒地。这时,排里的其他士兵听到枪声冲了进来,很快就把村里的敌人全部肃清。



进入9月,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变化。西线上,由于德国步兵机动速度太慢,没能实现大规模的迂回包围,导致法军顺利逃出了包围圈。德国原计划的“速战速决”破产了。

9月3号,法国政府被迫撤出巴黎,前往波尔多;英军也紧随其后,步步后撤。法军和英国远征军撤到了马恩河以南,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布防。法军总参谋长约瑟夫抓住机会,准备反攻。而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知道法军要反击,考虑到西线德军力量不足,就在9月4号命令部队在巴黎以东转入防御;而德第1集团军司令克鲁克则继续率军南下,形成与联军反击的态势。

结果,8号,克鲁克刚撤到马恩河北岸,法第5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就逼近马恩河,对德第1集团军形成了包围。这就是著名的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双方有152万人参战,法军以死亡2.1万人,伤12.2万人的代价,换取了德军1.3万人死亡,17.3万人受伤的胜利。最重要的是,这场战役扭转了“德进法退”的战局。小毛奇也因为指挥失误被撤职,法尔肯海恩接任。



9月24号,隆美尔率部抵达瓦伦尼斯,在这里,他又一次孤军奋战,以一只空步枪和三名法军肉搏,在左腿被榴弹打伤的情况下,还俘虏了他们。这让他获得了人生第一枚勋章--二级铁十字勋章。

1915年1月,隆美尔伤好归队,当时,德军第6步兵团正在阿贡纳斯森林里和法军进行堑壕战,双方打的难舍难分,疲惫不堪。隆美尔分析了敌我形势,建议主动出击。两周后,他率领一队士兵主动向法军发起进攻,由于行动突然,阵地上的法军都蒙了。隆美尔率先爬过100多米的铁刺网,一口气攻下法军4个地堡,然后用这4个地堡打退了法军一个营的反攻。法军愤怒不已,开始大规模反攻。隆美尔知道肯定打不过,就在法军反攻前,带部队撤出了阵地。整个战斗,隆美尔只损失了12个人。这次行动,又让他获得了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他是第一个获得这么高荣誉的尉级军官,开始在团里小有名气。

从这场战役开始,隆美尔形成了自己的战斗风格,不管作战规模大小,一有机会就先发制人,抢先一步把敌人的阵脚打乱。不过,德军的其他部队并没有像隆美尔那样主动进攻,这种僵局在西线战场上一直持续到1917年。



1915年10月,隆美尔被派到符腾堡山地营第2连担任指挥官。这个山地营是一个加强营,全营有6个步兵连和6个山地机枪连,比普通步兵营大了差不多一倍,但实际上编制并不齐,训练也不到位。

不过,组建山地营的目的并不是团队作战,而是各个连单独在山地作战,属于特种突击部队,这是隆美尔喜欢干的。为了适应战场需要,整整一年时间,隆美尔都在训练自己的连队。前线的战事如火如荼,隆美尔也是心急如焚,好在他和露西的爱情故事瓜熟蒂落。1916年11月27日,他请假去到但泽,和分别两年多的露西举行了婚礼。那年,隆美尔25岁,露西22岁。然而,新婚半个月,隆美尔就接到命令,他所属的山地营即将奔赴前线。

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比较晚,此前他们一直在利比亚作战,政府一直保持中立态度。有影响力的社会党人贝尼托.墨索里尼在报纸上说,这是一场帝国主义列强利用工人阶级的鲜血争夺利益的战争,它只能使我们回到野蛮时代。如果意大利政府表现出任何破坏中立的立场而倾向于三国同盟,那么意大利无产阶级只有一种选择:举行起义。结果,没多久,法国就给墨索里尼送去了银子,于是他的立场立马就改变了,开始宣扬“从中立到相对中立”,还预言德、奥必将失败,鼓动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参战,不久他还应征入伍。

关于墨索里尼,我们挖个坑,意大利法西斯的崛起,和教皇脱不开关系。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点赞关注一下,点赞过万,我们就出一期。



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终于向奥匈帝国宣战,出动了四个集团军,包括35个师共计87万人,大部分都用来入侵奥匈帝国。

当时,奥匈帝国的大部分兵力都在俄国,此时能集结起来的,不过20多个师,因此只能以防御为主。但是,意、奥边境长达800多公里,而且还有阿尔卑斯山这个天然屏障,双方就在这里对峙,一年之内在伊松佐河地区进行了四次较大的战役,都没能决出胜负。意军也因为缺乏重炮和弹药,又不熟悉阵地攻防战,到年底也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共计伤亡17.7万人,歼灭奥军11.7万人,算是有效牵制住了奥军在本土的25个师。奥军的损失虽然少于意军,并在本土的总兵力有限,就有点招架不住,只能向德国求助。

而此时,德军在东线战场上打的很吃力,俄军在1916年夏季进攻时就突破了德、奥联军的防线。抛开政治不谈,单单从军事上,奥匈帝国是德国的东线侧翼,在德国东、西两线作战时,奥匈帝国起到了保护侧翼的作用,所以不能有失。没办法,德皇被迫从其他战场抽调兵力支援东线。根据命令,隆美尔的山地营就被抽离西线战场,前往罗马尼亚。之后没多长时间,隆美尔有返回法国前线,然后又匆匆回到对俄作战前线。期间,隆美尔被一颗子弹穿透左臂,简单包扎了一下又坚持战斗了两个星期。



9月24日,山地营奉命调往另一个更紧迫的战场,意大利北部。意大利战线和法国战线完全不同,法国是一马平川,而意大利是层峦叠嶂,正好适合隆美尔的山地连。

1917年10月24日到12月26日,德、奥联军对意军发起了伊松佐河战役的最后一战,卡波雷托战役。参与这场战役的德奥联军,包括德国第14集团军,奥匈帝国的第2、第10集团军,共计15个师,对阵意大利第2集团军,共计25个师。

也许是隆美尔对战争的渴望感动的上天,给了他更多发挥军事才能得机会。伊松佐河防线的制高点,主要有高耸入云的蒙特山、库克山、1114号高地和克洛弗拉山脊,每个制高点都由意军精良的大炮把守。

意大利战线的德奥联军最高指挥官冯.贝洛将军承诺,谁能拿下1114高地和蒙特山主峰,就可以获得普鲁士军队的最高勋章。所以各个基层指挥官都卯足了劲,隆美尔也不例外。

10月24日,德国第四集团军从卡波雷托向意军发起猛攻,并由奥军第2、第10集团军支援。为了突破克洛弗拉阵地,隆美尔率部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很快就占领了一个小山峰。接着就是克洛弗拉山主峰,结果被意军构筑的炮兵阵地给拦住了。隆美尔来到阵前,发现1114高地,是通往克洛弗拉主峰的咽喉,通道过于狭窄过不去,只能迂回攻占克洛弗拉山的山脊。找到突破口后,隆美尔带队连夜穿插,爬上了800多米的山脊,直取南端的库克山。第二天清晨,隆美尔突然闯入意军阵地,打了意军措手不及,经过三个小时的战斗,隆美尔攻占了第一制高点,库克山。



1114号阵地的意军突然发现隆美尔出现在自己身后,顿时陷入恐慌,也失去了坚守的决心,德军舒尔那中尉的连队,就趁机拿下了1114号高地。这样以来,舒尔那就得到了第一枚勋功章,蓝马克思勋章。

隆美尔知道后气坏了,赶紧找自己的营长诉苦,但营长劝他忘了这个事儿,毕竟舒尔那先进入1114高地是不争的事实。隆美尔委屈的不行,但也没办法,只能服从命令。

接下来就是攻占蒙特山的主峰了,攻下这个山头也能拿到一枚“蓝马克思”勋章。为了争取这枚勋章,隆美尔故技重施,迂回到敌后进行快速突击。这个时候,天突然下起小雪,他们攀爬的悬崖峭壁,即便是熟练的山里人爬起来也很困难,负重稍微重一点就容易掉下去。爬了一晚上,天蒙蒙亮时,隆美尔的连队就越过了蒙特山山梁,插进了意军在主峰上的前沿阵地。

这个时候,几乎每一块石头下面,都埋伏着一名意大利士兵和一挺机枪。隆美尔一马当先,端着机枪就朝意军扫射,遭到突袭的意军试图躲进沟壑里。这时,德军另一个团的先遣队也越过山梁猛冲过来,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1500多名意军没一会儿就投降了。一个连的兵力,俘虏了这么多敌军,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攻占主峰后,隆美尔骄傲的打出了一发白色,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宣告自己胜利了。可是没想到,第二天,德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将军宣布,蒙特山主峰是由西里西亚指挥官斯奈伯上位攻克。但实际上,斯奈克攻占的是另一个山峰的阵地,距离蒙特山主峰很近。但远在柏林的鲁登道夫才不知道一个偏僻的意大利山头到底在哪。就这样,本属于隆美尔的勋章又飞了。不过这一次,隆美尔没怂,直接给阿尔卑斯战区总司令贝罗写信控诉,结果等来的却是沉默。

隆美尔视荣誉高过一切,但这个事儿并没有影响他的战斗力,两天后,隆美尔就抢占了山下的一个隘口,顺着它往下走,就是意大利防线的中枢,隆格诺恩镇。它链接着西、北、南方,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通往隆格诺恩的道路打开了,距离镇子约800米有一条河,意军在河对岸用机枪构成了交叉火力网。当隆美尔准备过桥时,直接被机枪压的抬不起头。没办法,隆美尔再一次迂回,跑到河下游,蹚着冰水过了河。等到隆美尔到达河岸阵地时,发现自己团的好几个连也在渡河,他连忙让机枪排全力掩护队友过河,自己带着20几个人,包抄到隆格诺恩镇南方的公路上。



夜深时,隆美尔率领突击队攻击一只在公路边等待撤退的意军部队,黑暗里,意军也搞不清他们有多少人,纷纷缴械投降。而这次战斗,隆美尔俘虏了800多人。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德军就25个人,于是镇里的意军开始追着他们打。好在,隆美尔的营长和一个奥军师随后赶到,很快就攻占了隆格诺恩镇,逼降了整整一个师的意军。

仍在山上坚守的意军主力部队,看到自己后撤的的通道被封锁了,开始全线崩溃,意第2集团军被彻底打垮,第11集团军也开始全线后撤。

意军的溃败使协约国英、法联合指挥部陷入了恐慌,连忙向意大利派遣了11个师。在英法联军的支援下,意军总算遏制住了德军的攻势,并在11月底稳定住了战线。

卡波雷托战役,意大利几乎是屈膝投降,直到12月26日,德奥联军才因为兵力耗费太大而撤退。

战后,隆美尔继续为自己的勋章大肆活动,他请求官方战史家修改记录,还恳求政府加以补充说:40名意大利军官和1500名士兵是向隆美尔投降的。

如此一来,德皇终于知道有这么一个拼死效忠的小人物。一个月后,隆美尔终于得到了自己的最高礼物,一枚至高无上的功勋奖章。德皇在颁布嘉奖令时说:这是对他突破克洛弗拉防线、攻克蒙特山、占领隆格诺恩镇的奖赏。

不过,德奥联军在卡波雷托的进攻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战果,但并没有扭转整体的战争态势,德奥联军最终败北。德皇逃居比利时,德国陆军被迫大量裁员,军舰也不得超过巡洋舰吨位,赔款金额更是达到天文数字。政治瓦解、社会动乱,各种理论和自由主义横行,军人开始遭人嘲笑。但好在德国军官团保住了,隆美尔也因为在大战中的功勋得以留在陆军部队中,并升任上尉。



此时的德国,就是一直待宰的羔羊。《凡尔赛合约》签订后,德国进入魏玛共和国时代。《凡尔赛合约》不仅让德国失去了昔日统治的殖民地,甚至连固有土地都遭到邻国的分割,同时,德国不得建立空军和制造潜艇,只能保留少数的轻型军舰和一个10万人的国防部队。

大局势的转变,直接关系到隆美尔的命运。1918年1月中旬,隆美尔被派往第64集团军任参谋军官。但隆美尔很不爽,他抱怨说:我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再回山地部队,而是被调到最高司令部任职。但实际上,隆美尔已经不错了,很多立过功的军官都被遣散了。如果列强不是为了对付苏联的布尔什维克政权,或许连德国陆军都要解散。

没事儿干的隆美尔,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工作也只是一些乏味的文书工作,但他实在不愿意在这个清闲的位置上多待一天。他打定主意,要调到基层带队伍去。1918年12月12日,他终于如愿了,被调到斯登卡德指挥一个步兵连。然后就顶着上尉头衔一干就是9年,中间换过地方,但职位一直没升,整个20世纪20年代,就这么平淡的过去了。

1928年圣诞节前夕,隆美尔的儿子出生,取名叫曼弗雷德,一家三口的生活朴实无华,宁静舒适。

1929年10月1日,隆美尔被调往雷德克斯顿步兵学院担任教官,曾经抢了他勋章的舒尔那也在这个学校任教。上司对隆美尔的评价很高,经常赞扬他具备“十分了不起的军事才能”。事实也确实如此,比如有位教官抱怨周一上午的课太难,隆美尔就自告奋勇,说:我敢保证,上我的课,他们绝对不会睡觉。结果,他成了学校里最受欢迎的战术教官。

隆美尔在学校里几乎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课余时间他开始撰写自己的战术著作,而恰恰是这本书,让希特勒彻底爱上了他。

1933年10月10日,隆美尔被提升为校级军官,成为驻德国中部哈茨山区戈斯拉堡第17步兵团第3营营长。

第3营又被称为“猎人营”,官兵各个都是滑雪高手,人人都擅长山地战。德国“闪电战”战术的奠基人古德里安就出身于该部队。隆美尔上任第一天,军官们就想要给他一个下马威,邀请他爬上当地的一座高山,然后再滑雪下来。

隆美尔当然知道他们的意思,可惜对方不知道,他曾经是山地营的领导。于是,隆美尔爽快的答应了,但又不想太便宜这帮青年军官,就要求一连往返三次。结果当他邀请这些军官第四次爬山时,这些人全都哀求着直摆手。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当上了德国总理,上任第二天就宣布:建立德意志帝国的武装,是我们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目标。他随即大肆扩军备战。这一年,德国实行普遍兵役制,正规军扩充至30万人;同年10月,希特勒宣布退出日内瓦裁军会议,计划建立一支规模为12个军,36个师,约50万人的强大军队。隆美尔感受到了军队的变化,也热切期盼着重振德国军人的雄风。

1934年2月,纳粹冲锋队的组织者恩斯特.罗姆要求冲锋队和国防军合并,遭到陆军部的极力反对。罗姆是受希特勒的邀请,从玻利维亚返回德国的。这个拥有200万人的冲锋队,实际上是一只非常残暴的私人军队。隆美尔和大多数军官,都鄙视他们。而这个时候,罗姆也正在准备夺权。所以6月份,希特勒终于采取行动,对罗姆一干人进行了大规模屠杀。

隆美尔不认可希特拉的做法,认为没必要,完全可以换一个和平的方式。但同时,他内心又赞同,因为这让德国正规军上升到了应有的位置。

1934年7月,希特勒到咯塞普尔斯堡视察,隆美尔负责安保。视察结束后,希特勒特意会见了隆美尔,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希特勒对隆美尔的印象并不深,而隆美尔对希特勒的政治也不感兴趣,本来就是例行公事见一面,但负责宣传工作的戈培尔却发现隆美尔是个人才。因为当时“罗姆事件”刚过去不久,党卫军和正规军的矛盾还没有化解。为了加强警卫,党卫队的新头目海因里希.希莱姆坚持要加派一些党卫队员,但隆美尔为了维护军队尊严,坚决不同意,最终是戈培尔中间调节。所以至此,隆美尔与戈培尔就接下来深厚的友谊。隆美尔后来能够出任希特勒的卫队长,就是靠戈培尔举荐。



由于新兵激增,波茨坦陆军学院人满为患,1935年,隆美尔被派往波茨坦担任教官。学校的训练紧张而有序,隆美尔还可以经常回家陪儿子。隆美尔和我们绝大多数的父亲一样,孩子没有危险的时候,父亲就是最大的危险。有一次,他领着儿子到陆军学校学骑马,但曼弗雷德太小,腿很短,只能把双脚塞进马蹬皮带里。但没等他跨上马背,马就脱缰了,拖着一条腿挂在马蹬皮带里的曼弗雷德冲出去30多米,曼弗雷德头上划开一个口子。隆美尔吓坏了,但接下来就有意思了,他给了儿子一枚硬币,说:回家就告诉你妈,是你自己从楼梯上摔下来。学骑马的事儿,就这么泡汤了,不过几十年后,曼弗雷德当上了市长。

1936年9月,隆美尔担任希特勒大本营的临时指挥官。当时,纳粹党正在纽伦堡举行集会。有一天,希特勒决定坐车去兜兜风,并指示隆美尔,他的车后面最多只能跟6台车。但到了指定时间,隆美尔发现,希特勒公寓的路上挤满了各种部长、将军、省长的车,这些人都想争取一个陪希特勒出游的名额。但隆美尔不惯毛病,6辆车过去后,他就堵在路中间,谁也不让过。后面骂声一片,但隆美尔不为所动,说他已经在前面路口停了两辆坦克把路堵死了,你们如果想过,先去把坦克推沟里吧。

当天晚上,希特勒就派人把隆美尔叫过去,表扬他坚决、果断的执行了自己命令。不过,隆美尔真正得到希特勒的赏识,是在隆美尔写的《步兵攻击》这本书出版之后。

我们前面讲过,隆美尔当教官期间,空闲时间就写书,他把一战期间所有的战斗案例,尤其是他参加的战斗,用现代时态改写成一步6章的书稿交给了出版社,1937年初出版。



这本书一上市就成了畅销书,到1944年10月,至少再版了18次。与此同时,古德里安也将自己的演讲稿会变成《前进!坦克》出版,这两本书在德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对隆美尔来说,《步兵攻击》这本书,给他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1. 他赚了一大笔的稿费。
  2. 他的名气大涨。德国青年看了书之后,都开始崇拜隆美尔,甚至连美军都把书翻译成英文版,多次发行,比如巴顿将军就是反复研究过这本书,对里面的重要章节了如指掌。

第三就是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隆美尔1936年升任为中校,第二年也就是书出版之后,又升为上校。他知道自己的快速升迁,是政治带来的。但是隆美尔并不喜欢政治,如果说他有什么政治观点的话,他更倾向于社会主义。

有一次在家里,儿子曼弗雷德问他战争像什么?隆美尔立即就画了一幅超现实主义的场景:被破坏的房屋、残倒的树、污泥和屠杀。但同样,作为一个爱国者,纳粹对他的影响力也很强,只不过纳粹的大多数口号对他到是没有影响,反而是他爱人露西,对元首有着宗教般的虔诚。

那么接下来就该进入二战了,隆美尔如何席卷法国,在他身上又发生哪些故事,我们第二集再详细讲吧,太长了。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抵达杭州的米舒斯京,表面风平浪静,眼底的压力堪比顶住山崩

刚抵达杭州的米舒斯京,表面风平浪静,眼底的压力堪比顶住山崩

荣亭小吏
2025-11-03 16:07:00
老人强坐女子腿上后续:正脸曝光,目击者透更多,上海地铁回应

老人强坐女子腿上后续:正脸曝光,目击者透更多,上海地铁回应

振华观史
2025-11-03 14:30:22
翁青雅采访朱珠太尴尬,网友:不敢看第二遍

翁青雅采访朱珠太尴尬,网友:不敢看第二遍

封面新闻
2025-11-02 20:29:04
42-36!梅西力压C罗!赛季轰42球,冲击900球+带队晋级

42-36!梅西力压C罗!赛季轰42球,冲击900球+带队晋级

乌龙球OwnGoal
2025-11-04 09:17:43
白俄罗斯再次表示,已经准备好向乌克兰部署白俄罗斯维和部队

白俄罗斯再次表示,已经准备好向乌克兰部署白俄罗斯维和部队

山河路口
2025-11-03 23:40:25
波克罗夫斯克会成为下一个巴赫穆特吗?

波克罗夫斯克会成为下一个巴赫穆特吗?

山河路口
2025-11-03 17:06:51
揪心,20岁中国女生东京失联27天!失联前曾打听日本知名自杀森林,当地找人志愿者呼吁:需要大家的帮助……

揪心,20岁中国女生东京失联27天!失联前曾打听日本知名自杀森林,当地找人志愿者呼吁:需要大家的帮助……

极目新闻
2025-11-04 09:05:05
浪费天赋!34中10+三分9中2,状元郎改造失败,基德,真是固执啊

浪费天赋!34中10+三分9中2,状元郎改造失败,基德,真是固执啊

球童无忌
2025-11-04 00:04:15
3换3!交易彻底失败!西部最烂球队诞生

3换3!交易彻底失败!西部最烂球队诞生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4 00:03:53
白莲花是内娱“公交车”!女海王X需求大涨!

白莲花是内娱“公交车”!女海王X需求大涨!

八卦疯叔
2025-11-03 11:41:26
刚刚,华为新机突然上架,这价格爱了!

刚刚,华为新机突然上架,这价格爱了!

科技堡垒
2025-11-03 11:11:45
98元1串、排队2小时!奶皮子糖葫芦爆火,薛记炒货、乐乐茶也跟风?

98元1串、排队2小时!奶皮子糖葫芦爆火,薛记炒货、乐乐茶也跟风?

北京商报
2025-11-03 20:48:37
黄金加税背后的深意!没几个人能说明白

黄金加税背后的深意!没几个人能说明白

睿知睿见
2025-11-04 07:49:11
董军对美表态激起千层浪,当着战争部长的面,解放军定调两岸统一

董军对美表态激起千层浪,当着战争部长的面,解放军定调两岸统一

吴欣纯Deborah
2025-11-03 10:14:10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涵豆说娱
2025-11-01 15:34:09
两岸导航软件正式打通,赖清德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两岸导航软件正式打通,赖清德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南宫一二
2025-11-04 08:24:12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素然追光
2025-10-17 02:45:03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被一闷棍结束生命,年仅46岁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被一闷棍结束生命,年仅46岁

霹雳炮
2025-11-01 21:05:52
赖清德称“台湾不属于中国”,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反对两岸统一

赖清德称“台湾不属于中国”,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反对两岸统一

寻途
2025-11-02 16:31:10
陕西女护士遇害后续:毕业十年没谈过对象,被男友下药拍照威胁

陕西女护士遇害后续:毕业十年没谈过对象,被男友下药拍照威胁

热风追逐者
2025-11-03 09:46:18
2025-11-04 11:12:49
超人强动物俱乐部
超人强动物俱乐部
这个世界太冷让我用音乐温暖你
566文章数 160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阿里员工离职创业 把DeepSeek"装"进毛绒玩具年入过亿

头条要闻

阿里员工离职创业 把DeepSeek"装"进毛绒玩具年入过亿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OpenAI“杀”疯了!又一笔380亿大单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健康
时尚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英文版傲慢与偏见语音课02

旅游要闻

“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启动 冬天去哪里? 梗係广东啦!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无论女人多大年纪,秋天都要准备几件“针织衫”,温柔舒适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