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前 AI 时代」的留学生,Grammarly 可以称得上是必备的学习搭子。
但在 AI 浪潮下,它终究躲不过「收购」的命运。
![]()
化身「超级人类」
根据 TheVerge 报道,Grammarly 宣布正式更名 Superhuman(超级人类)并整合进同名的办公套件中,与协作软件 Coda、邮箱 Superhuman Mail 和人工智能 Superhuman Go 变成一整套 AI 生产力工具。
![]()
值得一提的是,Grammarly 并入 Superhuman 并非是后者将其收购的结果。
反而是 Grammarly 作为收购方,在今年 7 月收购了 Superhuman Mail 后主动将自己融合进对方的产品里。
![]()
这显示出 Grammarly 已经意识到一个仅有写作辅助功能的产品难以在 AI 时代单独活下去。
「留子」救星
对于非英语母语者,特别是广大的留学生群体而言,Grammarly 绝对不陌生。
创立于 2009 年 Grammarly 是一款写作辅助软件,帮助用户在撰写英文内容时修正语法、拼写和语气。
![]()
Grammarly 的月活用户在 2020 年时已经达到了 3000 万,大部分是学生及学界人士。
同时 Grammarly 还针对企业客户推出集体订阅方案,用来帮助员工撰写风格统一的邮件和报告。官方表示其解决方案服务了上万家专业团队。
在小红书上,不少留学生将 Grammarly 视为一个可以在毕业典礼上公开表达感谢的对象。即使在 AI 工具流行的当下,Grammarly 也能和 ChatGPT「坐上同一桌」。
![]()
但是,AI 的出现实打实地动摇了 Grammarly 的根基。
像 ChatGPT 这样的生成式 AI 不仅能够帮助用户改语法,还能和用户来回讨论论文内容,甚至最终帮用户撰写完整的文段。
如果把 Grammarly 比作「英语老师」,ChatGPT 就是「导师+英语老师+代写」。在完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留学生会选择哪一个工具不言而喻。
![]()
因此,Grammarly 很早就意识到危机的到来,并积极展开「自救」行动。
去年年底,Grammarly 收购了协作办公软件 Coda,根据 Superhuman 首席产品官 Noam Lovinsky 表示,从那时起 Grammarly 已经计划重塑自身品牌。
![]()
而面对 Grammarly 品牌可能消失的问题,Superhuman 的首席产品官 Noam Lovinsky 在接受 The Verge 采访时表示「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复杂,坦白说也很可怕的事情。但现实是,Grammarly 品牌不会消失。」
但他同时不忘强调 Superhuman 推出的全新生成式 AI Superhuman Go ,表示其完成任务的能力远远超出 Grammarly Go 能做的。
![]()
截至目前,Grammarly 的官网还能正常打开并下载,无需使用全套 Superhuman 软件。
前途难料
成为「超人」后的 Grammarly 并非就能一帆风顺。
近年来,办公套件市场已经人满为患。
前有一站式包办日历、文档、邮箱、视频会议的 Google Workspace,后有文青、独立工作者偏爱的 Notion。
![]()
更别提 Hybrid(混合工作制)和居家工作的风气已经日渐退潮,大厂小厂均要求员工朝九晚五回办公室上班。
潮水退后谁还能活下来,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