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小卡片关注一下,记得星标!
我是槽三刀,一个喜欢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湖南长沙回应公交站长椅就两根钢管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
网友反映,这类长椅无靠背、无支撑平面,乘坐体验极差,被调侃为“练马步神器”。
对此,长沙官方于2025年10月28日作出回应,称该类座椅由长沙城发集团早期建设,符合当时相关规范,但因存在折旧周期,短期内全面整改难度较大。
针对市民集中反映的劳动中路附近公交站,城发集团承诺将在半个月内完成更换,涉及周边十余个站台。
三刀认为,两根钢管看似满足了“有座椅”的形式,其实是忽略了“公共设施”的本质。
公交站的座椅,本就该给大家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哪怕只是几分钟的停留,也该有基本的舒适与尊重。
官方提到早期设计确实存在舒适度考量不足,却又强调方案通过了住建部门审查备案,这就很容易让人对相关“规范”产生更深的追问。
比如究竟是什么样的规范,不考虑人的真实感受?究竟什么样的审查,会忽略公交站台最核心的使用需求?
再说了,如果一份规范只能保证设施“存在”,却不能保证设施“好用”,那么这样的规范本身,是否就该被重新审视?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老百姓都提出了质疑,相关部门竟然还要以“折旧周期”为由说无法立即整改,这件事本身就很滑稽。
要知道,有些规定本身就是僵化的,像此次公交座椅的整改,就应该触发类似的紧急整改机制,老百姓一旦有了合理诉求,责任部门就应该快速响应。
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才能在老百姓那里赢得好评。
![]()
提到这两根钢管,也有人认为,钢管长椅便于清洁,不易落灰积水,还能避免他人长时间躺卧霸座,适合公交站短时间等候的场景。
不过我想说的是,公共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确实需要平衡实用与效率,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平衡不等于牺牲大多数人的基本舒适。
在有些地方,公交站台被建成能遮风挡雨的“小房子”,让候车的人免受日晒雨淋,它们也不是没有维护成本的顾虑,却依然能在便利与关怀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反观长沙的这两根钢管,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对公共服务责任的简化。
虽然官方也已经承诺,将在半个月内更换劳动中路附近十余个站台的长椅,但如果静下心来想一想,若非舆论的关注,恐怕这些钢管长椅还会在街头矗立很久。
所以说,我们老百姓的诉求就很简单了。
首先,肯定不是“问题曝光后的整改”,而是“问题发生前的预防”。
我们希望在设计之初,就有人真正走到公交站台,询问乘客的真实需求;在审批之时,也会有人考虑老人、孩子、孕妇这些群体的特殊处境。
其次,在项目落地后,也应该有持续的反馈机制,及时修正那些不合理的设计。
这份期待,不是对奢华设施的奢求,只是对一个能安稳坐下的地方、一份能被看见的关怀的渴望。
点击上方小卡片关注一下,记得星标!
郑重声明
文章素材来自官方媒体,作为自媒体创作者,始终本着客观、理性的态度进行时事的相关评论,无不良舆论引导。
此外,对于事件的真实性,自媒体创作者很难把控,所以也请大家理性阅读。
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