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疾人歌手郑智化“连滚带爬”登机的事情,引发了诸多“争吵”。
我认为这事儿没啥好争吵的——一个残疾人对尊严的感受以及维护尊严的渴望,身体健全的人恐怕难以理解。即便机场放出现场视频(据说倍速了),不足以让事情反转。
不过,先后有俩人转给我熊太行老师文章,《男人能不能嫁,看看他如何评价郑智化》。
我的观感是,写得很好,标题尤其好,像是开了一个成本低廉但能治大病的偏方。不过“是药三分毒”,这偏方也有“微毒”。
首先说文章好在哪里,好在它褒扬善良。
文章说,“一个男的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就是他对待全世界的态度”。嫁人选对象,有一个金标准,那就是找善良的人。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善良,就看他如何对待弱者。如果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愿意挺身而出,出手相助,甚至会对小动物的命运担忧,那他就是善良之人。相反,如果他对待弱势群体严厉苛刻、上纲上线、故意挑错,就像对待郑智化那样,那他不仅不善良不文明而且愚蠢。很明显,要嫁前者,不要嫁后者。所以我坚决认同这篇文章的立场——择善而嫁。
这不说得挺好么,怎么有毒呢?“毒”在简单化了。
首先,这篇文章把人简单分为了善良和不善良两种,这是把人性简单化了。
其次,一个人在一件事上表现出善良,就认定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这也太简单化了。
这种简单化,忽视了人性的复杂和人的复杂。
一个人同情、声援登机时郑智化,当然是善良的。但这只代表他在这一件事上彰显了善良、闪光的一面,甚至他只是在发表这种意见的那一刻是善良的。这绝不代表,他在别的事情上也能表现出善良。
一个人在面对一只流浪的小猫时,可能爱心汹涌,愿意花钱收养,愿意给它买昂贵的猫粮。这当然是善良有爱心的表现。但他同时完全可能对衣食无着流落街头的人表现得很冷漠,甚至会说他们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到底善良不善良呢?
一个人在面对加沙人民的苦难时表现出大爱,他谴责暴力,声援无辜。这也是善良的表现。然而他很可能对自己同胞遭受的苦难与不公无动于衷,甚至会说他们自作自受。他到底善良不善良呢?
普通人尚且复杂,大人物就更复杂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瘟疫肆虐,军阀混战,饥民无数,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曹操大搞屯田,恢复生产,安抚流民,一定拯救了很多老百姓。这是不是很善良?然而,他为报父仇,血洗了整个徐州城,这是不是极度的暴虐?嫁给曹操,是嫁给了善良之人还是嫁给了残暴之人?
善良也有“程度”之分。
网上很多人为绝症的亲人募款治病,有的人捐10元是善良,有的人捐100是不是更善良?既然要选善良的人嫁,是不是还要选“更善良”的人嫁? 嫁10元的善良还是嫁100元的善良?万一还有捐1000的呢?
最大的问题是“伪善”。
有人修桥补路捐资助学,这显然是善人之举,但不排除他的钱来得肮脏。
有人听说善良的人容易娶到老婆,那他在以后遇到类似“郑智化登机事件”时,就坚定地站在弱者的一边。你怎么判断他是天生善良,还是为了快点找到老婆才表现出的善良?
所以选一个可以嫁的人,仅看一个男人如何评价郑智化登机,草率啊。嫁错了算不算用偏方中毒所致?
话说到这儿,估计有人会批评我是杠精在吹毛求疵,是故意跟熊太行老师抬杠。
我当然无意抬杠,也完全赞同熊老师的“择善而嫁”的说法。我只是想说,“善举”很容易辨别,但“善人”太难辨别,有善举的人未必是真善人。
我更想说的是,但凡有人给一个简单公式,让你据此做出重大判断,一定要警惕这个公式。这种公式有“偏方治大病”的迷惑性,它一目了然,成本低廉,简单易行,却未必治病。这种公式也类似某些口号标语,简单有力而且有理,但其实未必可行,比如“打土豪,分田地”——你以为打了土豪就分田地了?那就想得太简单太天真了。
不可否认,简单天真的话语就是传说中的鸡汤,能抚慰人心,能鼓舞人心,能提供情绪价值。但不能因为它有情绪价值,就忘了问它是否有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