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以一个案例入手教你学会胆囊炎用药
撰文 | 卓烨烨
曾某,女,62岁,因“右侧腹痛1周余”入院治疗。
患者于1周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腹痛,发作时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无腹胀腹泻,伴发热(体温未测量)。患者既往糖尿病病史多年,规律服用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尚可。入院后上腹CT提示:胆囊颈部/胆囊管见高密度结节,约8mm×5mm,胆囊增大,胆囊壁明显增厚水肿,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见条絮状模糊影,邻近十二指肠及结肠肝曲管壁稍毛糙模糊。考虑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可能并胆囊炎,周围渗出,累及邻近十二指肠及结肠肝曲可能。
入院后体温正常。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2.33×109/L,嗜中性粒细胞比例93.9%,生化:葡萄糖10.5mmol/L,肌酐75.00μmmol/L,传染病八项: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降钙素原:0.23ng/ml。其余检查结果包括肝肾功能、凝血等正常。
诊断胆囊结石伴胆囊炎,予抗感染: 头孢哌酮钠 舒巴坦钠 2g q8h ivgtt、解痉: 间苯三酚 注射液、补液: 复方氨基酸 (9AA)、 果糖 、 葡萄糖 氯化钠 等、制酸护胃:注射用艾司 奥美拉唑 等对症治疗。
急性胆囊炎抗感染治疗方案分析
1
抗感染治疗启动时机
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胆汁样本行病原学检查,包括涂片和细菌、真菌培养等。轻度和中度急性胆道感染应在诊断明确后6h内使用抗菌药物。重度急性胆道感染,通常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表现,需在诊断明确1h内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时控制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1]。该患者入院后急性胆囊炎诊断明确,当天启动抗感染治疗。
2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定
在获得明确的胆汁病原学结果之前,急性胆囊炎抗菌药物选择须考虑:常见病原菌分布、近期细菌耐药情况、混合感染、感染严重程度和抗菌药物在胆汁中的浓度等因素。
•病原菌分布:根据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4-2019年胆汁细菌耐药监测报告[2]及2022年胡桂花等[3]对胆道疾病患者胆汁样本病原菌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胆汁中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70%),前5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30.9%~51.8%)、肺炎克雷伯菌(12.7%~14.1%)、阴沟肠杆菌(4.5%~5.9%)、铜绿假单胞菌(1.41%~4.9%)和鲍曼不动杆菌(1.2%~2.2%)。革兰阳性菌(30%):屎肠球菌(10.1%)、粪肠球菌(8.6%)等。
•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胆汁分离菌菌群分布[4]:革兰阴性菌多见,占比为38.03%,高于发生革兰阴性菌感染比例的33.08%,高于真菌感染比例的22.54%。
•近年来细菌耐药情况:根据CHINET 2024年上半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2024年1-6月)[5],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率0.1%)、多黏菌素(1%)、碳青霉烯类(1.9%~3%)、酶抑制剂复方制剂(4.8%~9.6%)、阿米卡星(1.6%)等高度敏感,对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1.5%和63.4%。克雷伯菌属对替加环素(耐药率2.5%)、多黏菌素(2.5%~5.6%)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12.6%)等高度敏感,对头孢曲松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0.4%和22.8%。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1.3%和9.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耐药率0.2%)、氨基糖苷类(3.3%)、头孢吡肟(8.4%)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6.6%)等高度敏感,酶抑制剂复方制剂(11.2%~13.3%),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2%和17.7%,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5.1%和21.3%。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2%,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45%。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但氯霉素(2.4% Vs 26.5%)、利奈唑胺(0.5% Vs 3.3%)和康替唑胺(0% Vs 1.1%)相反。
•胆道感染多合并厌氧菌感染,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须覆盖厌氧菌[1]。
•感染严重程度:轻度和中度急性胆道感染可给予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硝基咪唑类药物[1],或直接选择酶抑制剂复方制剂。重度急性胆道感染可给予第三、四代头孢类+硝基咪唑类药物,或直接使用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或替加环素。
• 胆汁中浓度较高的抗菌药物:头孢哌酮、头孢美唑、哌拉西林、拉氧头孢、环丙沙星、莫西沙星、替加环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和甲硝唑等。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在胆汁中可达到有效浓度。
该患者糖尿病合并急性胆囊炎,入院后体温正常,血象高,属于中度感染。经验性抗菌药物酶抑制剂复方制剂,能够覆盖胆道感染常见的致病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致病菌对其敏感性尚可,且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有较高的胆汁穿透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J]. 中华外科杂志, 2021; 59(6): 422-429.
[2]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4-2019年胆汁细菌耐药监测报告[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1; 20(1): 77-85.
[3] 胡桂花,胡先福.胆道疾病患者胆汁样本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征[J]. 检验医学, 2022; 37(10): 952-954.
[4] 万振达,曾文革,刘飞,等. 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胆汁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药品评价, 2022; 19(16): 977-979.
[5] 胡付品,丁丽, 郭燕, 等. CHINET 2024年上半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2024年1-6月). http://www.chinets.com/Data/GermYear
医学界急诊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
加入我们吧!
责任编辑: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