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中东地区的安全形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深刻演变:以色列在过去十二个月中对伊朗、叙利亚及黎巴嫩等周边国家实施了多轮空中打击,其军事介入的频率与强度持续攀升。
与此同时,土耳其突然宣布一项高达百亿美元级别的军购计划——斥资107亿美元向英国采购20架“台风”战斗机,并拟从海湾盟友再引进24架同类机型。
这一连串动作不仅重塑了北约内部防务协作的既有模式,也使中东区域内的军事对比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
对于在该地区积极拓展合作网络的中国来说,这种地缘军事格局的变化是否将带来新的外部压力?而土耳其此次大手笔购置战机的背后,又折射出哪些深层次的战略意图?
当地时间27日,安卡拉与伦敦正式签署一项关键性防务合同,土耳其将以80亿英镑(折合约107亿美元)的价格,引进20架最新配置的“台风”多用途战斗机。
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发国际防务界的广泛关注。此前,土耳其还因空军装备老化问题长期困扰,如今却迅速达成如此规模的采购协议,显然与当前日益紧张的区域安全环境密切相关。
![]()
目前,以色列作为中东最具空中优势的国家,拥有由美国供应的数百架F-15、F-16和第五代F-35隐身战机,这些尖端平台构成了其频繁开展远程打击行动的核心支撑。
自去年以来,以方多次对土耳其接壤或邻近的伊朗、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卡塔尔等地实施空袭,此类“近在咫尺”的军事举动令埃尔多安政府倍感威胁。
事实上,土耳其现役主力仍是以服役多年的F-16机队为主,自主研发的KAAN第五代战斗机尚需数年才能形成完整战斗力,空中力量的数量与技术双重短板日益凸显,推动战力升级已刻不容缓。
![]()
实际上,土耳其并非未曾尝试解决战机更新难题。去年,安卡拉曾与华盛顿达成价值70亿美元的协议,拟购入40架F-16V升级型战机,但美方始终未予批准执行,项目陷入停滞状态。
在美国渠道受阻后,土耳其转而寻求欧洲支持,最终选择英国作为主要合作伙伴。此次交易并非仓促决定,早在2023年,土英两国便已启动相关磋商进程。
今年7月,双方已签署初步采购备忘录,明确最多可采购40架“台风”战机,且该意向获得了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战斗机公司”成员国的一致认可,为后续正式签约扫清障碍。
![]()
英国首相斯塔默对此项合作高度重视,此次访问土耳其是他上任以来首次到访该国,而签署战机协议被其定位为英土双边关系发展的“历史性节点”。
会谈期间,埃尔多安除确认首批20架交付细节外,还提出未来有望与英国共同推进联合国防工业项目,预示着两国合作可能超越单纯的武器买卖,延伸至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等更高层级。
不过,根据伦敦方面的说明,这批战机的交付时间预计要等到2030年方可启动,且当前协议保留增购权利,未来是否追加订单将取决于实际使用反馈及地区局势演化趋势。
![]()
除了直接从英国引进新造战机,土耳其也在加速开辟其他采购路径,力求尽快弥补现有空中力量缺口。
土耳其国防部公开表示,计划分别从阿曼和卡塔尔各接收12架二手“台风”战斗机,这意味着本次整体采购的“台风”系列战机总数将达到44架。
据知情人士上周透露,与阿曼、卡塔尔的转让协议已接近完成,按照安排,土耳其将立即获得共计12架经过适度维护、保持良好作战性能的二手战机,迅速投入现役以缓解紧迫需求。
![]()
值得注意的是,埃尔多安近期对卡塔尔与阿曼的外交访问,其中一项核心议程正是落实此项战机转移事宜,足见其填补空军战力空白的急迫心态。
然而,这笔巨额军购交易也引发了诸多质疑声音,不少军事观察家指出其单价水平“严重偏离市场常态”。
伊斯坦布尔知名安全事务专家布拉克・耶尔德勒姆公开批评称,80亿英镑购买20架战机,相当于单机成本达4亿英镑,这一数字“前所未有”,即便计入配套弹药、备用零件、训练服务等附加支出,依然远超合理区间。
他甚至用“近乎欺诈”来形容该协议:“这就像拿护卫舰的价钱去买一架战斗机,花四架常规战机的钱只买到一架,完全违背基本商业逻辑。”
更令人费解的是,截至目前,土耳其与英国均未披露交易中包含的具体附属条款。
例如是否存在核心技术授权、后期维修保障机制、零配件供应周期与价格标准等关键信息仍未公开,这种高度的信息封闭性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交易透明度与公平性的怀疑。
![]()
从战略视角审视,土耳其此番大规模扩充空中力量,根本目的在于应对区域对手带来的安全挑战,努力缩小与以色列之间的军事技术代差。
在中东,空中打击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权重。以色列凭借其先进战机集群,在地区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土耳其作为北约第二大军事体、全球领先的武装无人机出口国,自然不愿在高端航空装备领域处于下风。
特别是在欧洲日益倚重土耳其强化东翼防御体系、并考虑其参与乌克兰战后维稳部署的背景下,提升自身现代化作战能力有助于土耳其在跨大西洋安全架构中争取更大话语权。
![]()
对中国而言,中东始终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关键支点区域,中方与阿拉伯国家在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跨境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而此次土耳其集中采购西方战机,叠加以色列持续进行的高强度军事活动,正在重构区域安全态势,或将对中国与中东伙伴的合作环境构成一定影响。
一方面,地区军事对抗升温可能延缓部分重大合作项目的推进节奏,增加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不确定性。
![]()
另一方面,土耳其与欧美在防务产业链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可能压缩中国与其在高端军工制造、航空航天等敏感领域的合作空间。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在中东的合作根基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无论是保障长期稳定的能源供给,还是提供成熟可靠的基建技术支持,都切实回应了当地发展需求,这种基于平等互信的合作模式在动荡环境中展现出较强抗压能力。
总体来看,土耳其此次耗资107亿美元采购战机,既是应对外部安全压力的现实抉择,也是谋求提升战略自主性的主动布局,既反映出其与西方防务体系融合加深的趋势,也揭示出中东军备竞赛加剧的真实图景。
![]()
以色列频繁发动空中打击、欧洲对土耳其军事能力的依赖上升、以及中国在区域合作中面临的新变量,共同勾勒出当下中东地缘政治博弈的复杂轮廓。
未来,随着土耳其逐步列装新型“台风”战机,区域内空中力量对比是否会失衡?中国又该如何优化合作策略,在变局中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促进地区和平进程?
这些问题的答案仍有待观察后续局势演变,但可以确定的是,中东每一轮军事动态的波动,都将牵动全球战略格局的神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