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黟”字怎么读?
答案是yī。
在《说文解字》指,黟,黑木也。
安徽黟县的名字便源于此
这里曾是盛产黑木的地方。
而这个笔画复杂的生僻字,
背后藏着足足2200年的历史。
或许有人会问:
有着这么悠久的过往,
黟县怎么总显得“不显眼”?
可要是把它境内的风景一一摆出来,
你大概会忍不住惊叹:
原来宝藏都在这!
![]()
黟县有什么 图源:袁佳利
01
从黟山到黟县
云雾间藏秋韵,千年里酿人文
先说说黄山,它最初的名字其实是“黟山”,正因地处古黟县境内而得名。
直到唐代天宝六年,唐玄宗为彰显黄帝在此炼丹的传说,才将“黟山”改名为“黄山”。而黟县同样也属于黄山山脉的西南麓,距离黄山风景区主景区仅约30公里。
![]()
云雾中的黄山 图源:袁佳利
可以说,黟县与黄山不仅是地理上的“近邻”,更共享着同一片生态脉络——境内多山地、丘陵,森林覆盖率超过84%,与黄山全域的高品质生态环境一脉相承,连山间的云雾、溪流都带着同款灵秀。每到云雾漫山时,青灰色的山峦裹着白纱,像从水墨里走出来的画,山尖偶尔探出来,又添了几分灵动。
![]()
云海之中的黄山 图源:袁佳利
而黟县境内的村落,
更是把“美”刻进了季节里:
宏村、西递、呈坎、塔川,
这几个名字一出来,
便是“中国最美秋景”的代名词。
秋日塔川,
乌桕树黄绿转红,
薄雾、露珠、
柿子与桂香交织;
![]()
秋日的塔川 图源:宏村旅游
宏村月沼,
秋阳将古宅、银杏揉进水中,
满是温柔。
可黟县的魅力,
真的只限于这些吗?
![]()
清晨的宏村 图源:袁佳利
能被称作“中国最美秋色”,
绝不止是风景好看,
更因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都浸着人文历史的味道。
![]()
湖水倒映的宏村 图源:袁佳利
宋淳熙《新安志》、明嘉靖《徽州府志》里都写着:“秦并天下置黝、歙二县,属鄣郡”。“黝”就是古时候的“黟”,这意味着黟县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最早设立的县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县城之一。
![]()
黟县的建城史 图源:袁佳利
从东汉时建城,这里有了最初的街巷格局;到宋元时期,城池形制慢慢完备;明清年间,这里迎来了最热闹的时光,商号、作坊沿街而立,马头墙下往来的人带着各地的故事。
如今走在黟县的老街上,还能看到明清时的店铺门板,摸得到祠堂外雕刻着花纹的石柱,连风吹过巷口的声音,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岁月。
![]()
徽州民居 图源:袁佳利
02
黟县
水墨古村藏千年,鱼灯映夜话徽州
黟县的日常,是一幅随时流动的水墨丹青。
![]()
清晨的黟县古村落 图源:袁佳利
古村落星罗棋布,青石板路总沾着清晨的水汽,踩上去带着微凉的湿意。马头墙在山间云雾里若隐若现,灰瓦的轮廓时而清晰、时而朦胧。
一阵风悄然吹过,不远处的湖面便成了天然画布——白墙黛瓦徽州故居完整倒映在水里,连墙角的青苔、窗棂的雕花都清晰可见。
![]()
白墙黛瓦的徽州故居 图源:袁佳利
若把视线放远,湖上的石桥、桥上闲谈的村民、村口嬉戏的孩童,都一并融进这幅画里,每一秒都是不同的灵动景致。
这份灵动,根植于深厚的徽州文化。作为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黟县的徽州故居是其最鲜明的“门面”。
它们取徽州山川的灵气,融当地风俗的精华,风格独特又结构严谨,雕镂技艺更是精湛到让人惊叹。其中,民居、祠堂和牌坊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早已成为中外建筑界研究的典范。
![]()
西递古村落 图源:西递旅游
这些古建的巧思,
藏在每一处细节里:
总体布局上
顺着山势起伏而建,不破坏自然肌理,仿佛从山里“长”出来一般;
平面布局上
可大可小、灵活多变,大家族有深宅大院,小家庭有精致小院;
空间结构上
造型讲究韵律美,尤其是高高翘起的马头墙,搭配层层叠叠的小青瓦,下雨时雨水顺着瓦檐滴落,像给建筑镶了层银边;
雕刻艺术上
石雕、木雕、砖雕融于一体——门楣上雕着“福禄寿”纹样,窗棂上刻着花鸟鱼虫,连墙角的石墩都藏着吉祥图案,低调中透着精致的奢华。
鱼灯映夜
#一盏灯里的徽州烟火#
白日的黟县是水墨丹青,
夜晚的黟县则是“一梦到徽州”的浪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笔下元宵夜的璀璨,
恰是徽州夜晚的真实写照。
![]()
夜晚南湖上的鱼灯 图源:宏村旅游
每到节庆,鱼灯便成了夜里的主角——十几人抬着一盏巨大的鱼灯,鱼身用竹篾扎成骨架,糊上透亮的彩纸,里面点着暖黄的灯烛,鱼鳍、鱼尾还能随着步伐摆动。
![]()
鱼灯在街头巷尾进行游行 图源:宏村旅游
在村民的簇拥下,鱼灯从民居街巷里穿过,绕着湖边游走,再停在石桥上“游弋”,灵动得像真的活鱼在夜色里穿梭。
当烟火腾空而起,火树银花冲向天边时,鱼灯在光影里愈发耀眼——红色的鱼身染着金色的光,彩色的鳞片仿佛在闪烁,连周围观众的笑脸都被映得格外温暖。孩童追着鱼灯跑,老人在一旁念叨着“年年有余”,热闹里满是烟火气。
![]()
宏村的鱼灯夜游 图源:宏村旅游
这徽州鱼灯,可不是普通的装饰品,而是承载着千年民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分布在黟县、歙县及周边徽州地区,历史据传最早能追溯到南宋。
虽统称“徽州鱼灯”,但内部流派众多,几乎是“一村一鱼灯”:有的村子鱼灯绘着吉祥图案,有的则在鱼腹里藏着小灯笼,还有的鱼灯能“张嘴”“摆尾”,各有各的巧思。
过去,鱼灯只在年节时出现,用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今随着文旅发展,它通过短视频走进大众视野,不仅成了黟县节假日的“文化名片”,更让越来越多人透过这盏灯,读懂徽州人的浪漫与传承。
![]()
烟火之下的鱼灯 图源:西递旅游
徽州文化
#不止古建与鱼灯的千年积淀#
而鱼灯与古建,只是徽州文化的冰山一角。
徽州文化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内容广博到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写满家风的族谱、讲究礼仪的宗族制度,到香气四溢的徽菜、细腻雅致的徽墨歙砚,再到悠扬婉转的徽州民歌、精工细作的徽州竹编,每一项都是徽州人生活智慧的结晶。
![]()
徽剧 图源:宏村旅游
它深邃且完整,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因此被誉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
祠堂中的朱熹家训 图源:袁佳利
学术界对徽州文化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大半个世纪。自20世纪80年代起,相关研究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
![]()
徽州民居的屋檐 图源:袁佳利
如今,徽学已与敦煌学、藏学并列,
成为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吸引着全球学者前来探寻东方文化的奥秘。
而黟县,
正是打开这扇“文化之门”的一把重要钥匙。
03
黟县
除了徽州文化,还有群山与骑行的野趣
人们在宏村沉醉于水墨山水人家时,常忽略民居背后那片藏着惊喜的群山。若将黟县的美拆成两半,一半是厚重的徽州文化,另一半便是守护这片土地的“自然守护神”——山。
黟县的山,延续了黄山全域的高品质生态,森林覆盖率极高,每一口空气都带着草木的清新。其中,五溪山是出了名的生态秘境,“群峰竞秀、杜鹃如海”是它的专属标签。
![]()
黟县周围的山地 图源:袁佳利
每年五月,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会铺满五溪山主峰三府尖,红的、粉的、白的,一朵朵、一簇簇挤在山头,像给群山披了件彩色的锦缎,娇艳得让人挪不开眼。
而打鼓岭则是另一种野趣。作为黄山山脉的原生态峡谷景区,它因瀑布群、碧潭与原始森林被称作“皖南小九寨”。景区里最有名的三叠瀑,水流从高处落下,撞击岩石的声音像鼓声轰鸣,“打鼓岭”的名字便由此而来。此外,仙女潭、翡翠潭等水潭清澈见底,潭水因矿物质折射出透亮的蓝绿色,倒映着岸边的绿树与天空,随手一拍都是能当壁纸的风景。
![]()
黟县的森林 图源:黟县发布
这里游客不多,没有过多商业化设施,只有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水流的叮咚声,特别适合徒步休闲,沉浸式感受自然的治愈。
42公里乡野骑行
#把古村、茶园与古道串成画#
如今的黟县,早已不只是“看风景”的地方,更成了户外爱好者的乐园——42公里的BCE221乡野骑行道,就是专为喜欢探索的人打造的“宝藏路线”。
![]()
黟县自行车公开赛 图源:黟县发布
这条骑行道不刻意追求平整,70%的路段都保留了原有村道的肌理,骑在上面能感受到泥土与草木的原始气息。它像一条丝线,把西递、宏村等世界遗产地,以及14个藏在山间的古村落轻轻串起。
骑行时,时而穿梭在层层叠叠的茶园里,指尖能拂过带着露水的茶叶,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茶香;时而路过铺满青石板的古村巷口,能看到老人坐在门槛上晒太阳,孩童追着小狗跑过白墙黛瓦;时而又拐进林间古道,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路面,形成斑驳的光影,风一吹,还能听到树叶的沙沙声。
![]()
黟县的秋色 图源:宏村旅游
不用刻意追赶速度,骑累了就停在路边,看看远处的群山,或是跟村口的村民聊两句,这种慢悠悠的、与自然和古村共生的骑行体验,正是黟县独有的魅力。
![]()
黟县的乡村 图源:宏村旅游
从徽州文化的千年底蕴,
到群山秘境的自然野趣,
再到乡野骑行的自在惬意,
黟县从不是单一的“风景地”。
它既有古村老宅的温柔,
也有山川湖海的辽阔,
既能让人静下心来读历史,
也能让人动起来享自然
这,就是黟县最动人的双重浪漫。

本文由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两微一网”综合整理
部分图源网络仅供分享 如侵删
一审:袁佳利
二审:鲍港
三审:张翼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