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 通讯员 波香芹 孙洁)推着小车、背着麻袋,日前,云南怒江边境管理支队丙中洛边境派出所甲生警务室院内,前来晒粮的村民络绎不绝,很快,金灿灿的稻谷铺满了警务室的院子。
入秋以来,丙中洛地区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家家户户就抢抓时机晾晒新收的稻谷,然而村里晒场有限,不少农户只能把稻谷铺在自家门口甚至公路上,不仅影响交通,也存在安全隐患。
甲生警务室民警王伟伟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和同事商议,决定将警务室宽敞平整的院子开放给乡亲们用作晒场。消息很快通过网格微信群传开,王伟伟还特意在警务室大门挂上了醒目的横幅:“乡亲们,欢迎来晒粮!”同时,民警们主动上门,邀请农户到派出所院内打场晒粮。
甲生村东风一组的村民张斌家种了4亩水稻。往年晒粮时节,由于场地有限,他只能分批晾晒,一旦遇上阴雨天,更是心急如焚。听说警务室开放院子,他立即推着车赶来。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进来。警务室不仅提供场地,还设置了休息点,备好饮用水,方便大家歇脚解渴。遇到人手不够,民警和辅警也会主动上前搭把手。
除了开放院内场地,怒江边境管理支队各派出所还将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在丙中洛、独龙江、鲁掌镇等边境派出所,民警们了解到部分群众因劳动力不足,水稻收割不及,便迅速组织“助农小分队”下田帮扶,确保稻谷及时归仓。
“群众的需要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要延伸到哪里。”丙中洛边境派出所所长黄华说,警务工作从回应求助的服务转变为发现需求的“主动作为”,将服务阵地前移到群众身边,既解决了群众晒粮难的现实问题,更在互助劳作中进一步加深了警民感情,为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注入动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