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号这天,从柏林传来个消息,直接把德国政坛搅得鸡飞狗跳,德国外长瓦德富尔本来定好10月26号去中国访问,结果突然被说要推迟。
这消息来得一点征兆都没有,官方给的理由听着更像瞎编的:说在中国没安排上足够多的会谈,只要懂点外交常识的人都知道,这话多站不住脚。
![]()
真正的原因是,这位属于基民盟(CDU)的外长,在访华前瞎折腾,想碰中国的底线,他一边嘴上说德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一边又多此一举地强调,要“自己决定这政策具体咋执行”。
这种自以为聪明的“战略模糊”,想一边占好处一边打擦边球的小算盘,这次彻底落空了,中方的回应干脆又强硬,一点不含糊:世界上就一个中国,这事没给你自己乱定义的余地。
要明白只说维护现状,却不反对 “台独”,说到底就是放任分裂,这么一来,瓦德富尔的访华行程,还没起步就彻底黄了。
![]()
德国经济困境
德国经济如今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已经连续三年停滞不前,在全球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以及新冠疫情的局部反复,都给德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
从内部来看,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阶段,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制造业,向电动化和自动化转型不仅需要大量时间,还需投入巨额资金,转型过程中的任何失误或对市场的不适应,都会加剧经济的不稳定。
![]()
同时,德国长期依赖高水平的职业培训体系支撑经济,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企业生产遭遇人力瓶颈,进一步拖累了整体经济增长。
在这样的困境下,中国市场对德国经济而言,就如同黑暗中的曙光,至关重要,2025年前三季度,中德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450亿欧元,中国连续第7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
德国的汽车、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超过30%,以大众、宝马这些汽车巨头为例,它们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销量都依靠中国市场,德国的高端制造业,同样离不开中国的支持,超过七成稀土都要从中国进口。
稀土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在能源和军事等领域应用广泛,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高端产业的核心原材料,中国不仅是稀土储量和生产大国,还拥有全球最成熟的稀土加工技术。
![]()
从贸易数据便能清晰看出中国市场对德国经济的关键作用,2025 年前8个月,中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高达1634亿欧元,把美国都甩在了身后,这一成绩在德国经济的寒冬中,显得尤为珍贵。
德国的支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市场销售还是关键资源的获取,都与中国紧密相连,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为德国产品提供了广阔的销售空间,稳定的稀土供应更是保障了德国高端制造业的正常运转。
![]()
外长访华取消
在国际外交圈里,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取消访华这事儿,牵出了一连串动静,本来都打算好要开启访华行程了,结果临出发前突然说不去了。
而且德国那边给的理由,“现在没法在中国安排够多的会谈”,听着特别含糊,根本让人没法信,这也让外面的人猜来猜去没个准。
![]()
这消息一出来,德国国内直接炸了锅,连执政联盟内部都立刻闹起了公开对立,社民党是执政联盟里的重要角色,他们负责外交事务的发言人阿赫梅托维奇,一点情面都没留,直接公开批评取消访华这事。
他觉得现在全世界形势这么紧绷,德国跟中国能直接聊上话特别关键,结果倒好,把访华给取消了,这对缓和德中之间的紧张关系,简直一点用都没有。
![]()
阿赫梅托维奇还呼吁德国重新琢磨对华战略,强调德国需要的是实在的外交,通过积极的、有规划的外交政策,把重点放在对话上,立场要明确,还要盯着长远利益,在和平、安全、经济、贸易这些事上。
而且企业界的反应同样强烈,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以及多家稀土进口企业代表原本满怀期待地准备跟随瓦德富尔访华,希望借此机会与中国开展合作,解决企业在关键矿产合作和供应链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
毕竟德国经济对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的依赖程度颇高,例如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领域,95% 用的都是产自中国的芯片,稀土作为高科技产业的 “命脉”,生产主导权也掌握在中国手中。
但是外长访华行程的突然取消,让企业界的希望落空,这些企业代表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的不满和抗议,集体取消了行程。
![]()
宝马、西门子等巨头企业也纷纷表示遗憾,它们非常清楚中国市场对于德国企业的重要性,这次访华取消可能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
德国外长访华取消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德国在对华政策上的严重内耗,政府内部不同声音相互交织,企业界与政府的诉求背道而驰。
![]()
这不仅使得德国的外交形象受损,也让德国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上陷入了更加复杂和被动的局面,给未来中德关系的发展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
默克尔忠告
默克尔执政德国的16年,是中德关系稳步发展、合作不断深化的黄金时期,她先后11次访华,这在西方国家领导人中极为罕见。
![]()
每一次访问,她都深入了解中国国情,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高端科技企业到传统制造工厂,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
默克尔心里门儿清,中国不光是德国重要的生意伙伴,更是推动全球经济往前走、应对世界性难题时缺不了的力量。
![]()
在她的推动下,中德搞出了政府之间专门商量事儿的机制,两国关系也升级成了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不管是做买卖、搞科技,还是护环境这些领域,双方都合作出了不少实打实的成果。
默克尔一直保持着清醒的战略眼光,还明明白白说过,跟中国彻底断开联系是大错特错的事儿,要是真这么干,德国甚至整个欧洲都会吃大亏。
![]()
她也明白,中德经济高度互补,中国庞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消费能力,对德国制造业和出口型经济至关重要,在她的务实外交下,德国企业在中国获得广阔发展空间,中国市场也为德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可惜的是,默克尔的继任者们并未重视她的忠告,如今的德国政府在对华政策上摇摆不定,一边想从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一边又在政治上受外部势力影响对华强硬,导致德国在对华关系上陷入混乱。
![]()
这种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中德长期积累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让德国经济面临诸多困境,展望未来,德国需重新审视对华政策。
而且必须摒弃投机心态,清醒认识到中德合作的重要性和互利共赢本质,停止将政治意识形态无端强加于经济合作。
在国内,德国各政党、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应达成政策共识,形成统一、稳定的对华政策,避免因内部意见分歧使政策朝令夕改,给中德合作带来不确定性。
![]()
德国应回归务实理性,以平等、尊重、合作的态度处理对华关系,在经贸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共同开拓新兴市场,在科技研发、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只有这样,德国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找到正确方向,实现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德关系也能重回正轨,续写合作新篇章。
参考资料:北青政知媒体——德国外长推迟访华行程,中方回应、
![]()
环球时报——“超级外交灾难”!德外长访华前行为遭猛批
![]()
环球网——德国外长推迟访华引发巨大争议,德议员批其发出“不良信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