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举制退出历史舞台120年,读书入仕的传统路径又以全新形式回归大众视野,2024年国考371.8万审核通过人数,较去年激增30万,7438人争抢云南边陲一个一级警长岗位的热度,远超其他热门职位。
![]()
高考赛场更是提前上演抢滩战,警校分数线连续暴涨,顶尖分数足以叩响中上985大门,公安岗位为何成为两代人共同的执念?
![]()
今年国考报名前十大热门岗位中近半数来自公安系统,云南某一级警长岗位以7438:1的竞争比登顶热门榜,打破了传统格局。
与此同时,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上,警校早已成为香饽饽,分数线连续多年大幅攀升,公安大学在江苏的录取最低分达620分,最高分663分,浙江警察学院最高分飙升至676分。
![]()
江苏警官学院最高分也达到663分,这些分数放在高考录取体系中,足以让考生进入中上水平的985高校,却有大批学子毅然选择警校。
两条看似独立的赛道,实则形成了闭环逻辑,高考报考警校的核心吸引力,在于毕业后可参加公安联考,其通过率接近100%,意味着学生在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相当于提前四年锁定了体制内铁饭碗,无需经历毕业后的就业焦虑与激烈竞争,少走无数弯路。
![]()
而国考中公安岗位的火爆,本质是这种稳定红利的延续与放大,在就业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公安岗位兼具体制内稳定性、执法权保障与可观待遇,成为考公大军眼中铁饭碗里的铁饭碗,自然引发全民争抢。
公安岗位的热度飙升,绝非偶然,而是经济逻辑切换与社会心态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经济运行层面看,中国经济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
![]()
过去40年,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模式没有固定赛道,只要能创造价值、实现盈利,就能在市场中立足。
那个时代,下海创业、入职互联网大厂、投身金融与房地产行业,成为无数人追逐的目标,因为这些领域充满无限可能,蕴藏着实现财富积累的机会。
![]()
如今,经济发展进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新阶段,国家明确了重点发展渠道,新能源汽车、芯片、AI、军工等领域成为战略布局的核心。
国家通过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攻关,资源向这些关键领域倾斜,在这种格局下,除了少数能纳入国家战略的科技企业,大多数普通民营企业难以获得充足的资源支持,发展空间受限。
![]()
这种经济结构性重组,让人们逐渐意识到,与其在民营经济中赌运气,不如绑定体制内岗位,直接分享国家发展的红利,而公安岗位作为国家战略的直接执行者,身处社会资源分配的关键节点,自然成为最优选择之一。
从社会心态层面分析,国民的风险偏好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80后、90后的父辈们,既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机遇与活力,也遭遇过90年代的下岗潮冲击。
![]()
这种混合经历形成的生存智慧,通过代际传递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让体制内才是铁饭碗,体制外充满不确定性的认知深入人心。
在当前经济增速调整、就业压力突出的背景下,这种避险意识被无限放大,成为一代人的集体共识,与此同时,社会风险分配模式也在悄然改变。
![]()
过去几十年,人们从体制内走出,选择下海经商,本质上是用个人承担市场风险的代价,换取潜在的高回报。
而现在,国家通过编制制度将风险集中管理,个体只需付出考试竞争这一确定性成本,就能获得终身职业保障、稳定收入与完善福利。
![]()
国考报名人数屡创新高,本质上是年轻人做出的理性计算,用一次集中的内卷,替代漫长职业生涯中持续的不确定性,这种卷一次稳一辈子的逻辑,让公安岗位的吸引力进一步凸显。
这场跨高考与国考的集体选择,本质上是社会结构演进的必然结果,是国家战略引导与个体理性决策的同频共振,回溯历史,科举制的核心功能不仅是选拔官员。
![]()
在于将社会中最具才干、最有潜力的知识精英吸纳进皇权体系,形成支撑统治的士绅阶层,实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治理目标。
如今,科举制虽已废除120年,但通过体制实现阶层跨越的逻辑依然适用,在国家主导资源分配的当下,编制成为了现代科举的通行证。
![]()
通过公务员考试、公安联考等选拔机制,将千万大学毕业生与就业人群吸纳进国家治理体系,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稳就业、稳社会的治理目标,更构建了以国家为核心的中心化经济体系,确保各项战略蓝图落地执行。
成功进入体制内的群体,尤其是公安等核心岗位从业者,逐渐形成了依附国家蓝图的新士绅阶层,他们享有稳定的职业保障、较高的社会地位,能够持续分享国家发展的红利,成为社会结构中极具稳定性的力量。
![]()
这种阶层重构的背后,是一代人基于历史经验与未来判断的集体性避险选择,当经济模式从自由竞争转向战略引导,当社会风险从个人承担转向国家统筹,人们自然会向资源更集中、保障更完善的体制内靠拢。
公安岗位的火爆,只是这一趋势的集中体现,它既符合国家战略布局的需要,为社会治理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撑,也满足了个体对安全感与发展空间的诉求。
![]()
公安岗位的热度不会轻易褪去,因为它背后的经济逻辑与社会心态短期内不会改变,国家的经济结构性重组仍在持续,重点领域的战略布局需要更多体制内人才支撑。
而年轻一代对稳定的追求,在就业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也将长期存在,这场集体选择,本质上是人们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理性行为。
![]()
但值得思考的是,过度追捧单一赛道也可能带来隐忧,当最优秀的人才纷纷涌向体制内,可能会导致民营企业与新兴领域人才供给不足,影响市场活力与创新动力。
对于个体而言,盲目跟风考公也未必是最优解,每个人的兴趣、能力与职业规划不同,适合的发展路径也存在差异。
![]()
不过,从宏观视角看,公安岗位的火爆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反映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稳定发展的向往。
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与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未来或许会形成体制内与体制外协同发展的格局,既保障社会稳定,又激发市场活力。
而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认清时代趋势、结合自身实际做出选择,才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最佳方式,无论是选择公安岗位拥抱稳定,还是投身市场追逐梦想,只要找准方向、持续努力,都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