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国际格局中,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面对美国长期施加的战略压力,这种压力体现在多个领域,尤其是台湾海峡和南海的热点问题上。
张维为教授作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在2025年5月12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中美因这些问题爆发军事冲突,全球社会次日就会认识到美国已丧失其超级大国地位。
这一观点并非随意抛出,而是建立在中国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基础上,反映出中美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
![]()
张维为的论断首先源于对中美军事实力对比的清醒认识。中国军队在过去十年间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跨越,尤其在常规武器领域,已形成体系化优势。
拿空军力量来说,中国歼-20隐身战机的服役数量已超过200架,并开始批量生产歼-35舰载型,这与美国F-35和F-22的部署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美国隐身机总量更多,但中国战机在电子系统集成和数据链共享上的进步,让其在实战中更具灵活性。
![]()
印巴冲突中,中国出口的歼-10C战机凭借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矢量发动机,轻松压制印度阵风和苏-30战机,这证明了中国航空工业从依赖进口技术向自主创新的转变,已在实战检验中站稳脚跟。
中国海军舰艇总吨位已位居世界前列,拥有多艘航母和大型驱逐舰,如055型,其垂直发射单元数量和导弹载荷远超美国同类舰艇。这种进步不是简单的数量堆积,而是通过技术迭代实现的更新换代。
相比之下,美国海军虽有11艘核动力航母,但维护成本高企,且补给线过长,在亚太地区作战时容易暴露弱点。中国的主场优势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本土港口和岛礁基地能快速响应,而美国需从本土或关岛调动资源,时间和风险成倍增加。
![]()
工业产能是张维为观点的核心支撑。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年船舶建造能力是美国的数倍,一个大型船厂的产量就可媲美美国战后总和。
俄乌冲突的经验显示,美国弹药供应依赖盟友如韩国,这暴露其工业底蕴的不足。若中美开战,美国在亚太的库存弹药可能在短期内耗尽,而中国本土工厂能持续输出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年产量是美国的五倍以上。
![]()
核力量平衡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中国虽在弹头数量上少于美国,但东风系列导弹的机动性和多弹头技术已实现从固定发射到公路机动的换代,提高了生存率和打击精度。
2025年,中国新增的导弹发射井进一步强化了战略威慑,这与过去依赖单一平台的模式形成对比,推动了核力量从防御性向均衡性的发展。美国虽有三叉戟导弹,但其核潜艇部署在亚太时面临中国反潜系统的挑战,难以维持绝对优势。
![]()
张维为强调的主场优势,还体现在地理和后勤上。中国本土深度防御体系,包括层层导弹阵地和空军基地,能有效阻挡美国远程投送。
相比之下,美国需跨越太平洋,航母编队易遭高超音速武器如东风-17的饱和攻击,这种武器速度达10马赫以上,已从亚音速时代更新到超音速换代,迫使美国防御体系跟不上节奏。
工业动员能力进一步放大这一优势,中国人口和制造业基础确保战时经济快速转型,而美国社会结构和军费分配效率较低,无法匹配。
![]()
电子战领域,中国已从被动跟随转向主动领先。空警-500预警机的多波段扫描能力,能在数百公里外整合情报,一线美军官员也承认其效能突出。
这与早期中国预警机依赖进口不同,现国产化率达95%,标志着技术自主的重大进步。美国虽在电子对抗上保守技术,但近年海空互动显示,其装备难以在与中国同代型号遭遇时占优,这种差距在体系对抗中将放大。
![]()
盟友体系的可靠性是另一个关键。美国试图拉拢日本和澳大利亚,但这些国家经济高度依赖中国,2025年贸易额远超对美,无法全力投入冲突。这与冷战时期阵营分明不同,现今多极化格局下,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扩展影响,推动了国际关系从单极向多元的转变。
美国决策层对中国的认知存在偏差,在国会夸大威胁,却在盟友面前贬低中国实力,这种双重标准无法掩盖客观事实。
![]()
张维为的观点还延伸到经济层面。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口韧性强,面对美国关税壁垒,通过义乌等模式保持增长。
这与军事实力互为支撑,一旦开战,美国经济将受供应链中断冲击,而中国本土完整性确保稳定。工业增量的比拼中,中国钢铁产量是美国的10倍,这从原材料端就奠定优势,推动了从进口依赖到自给自足的更新。
![]()
空军预警机对比进一步说明问题。中国空警-2000升级版的数据处理速度更快,能实时融合卫星情报,这与美国E-3不同,在网络化作战中更具优势。
海军潜艇力量,中国2025年拥有约80艘现代化潜艇,静音技术进步显著,成本更低数量更多,推动了从柴油艇到核艇的换代。
持久战潜力是中国最大底牌。国防预算利用率高,聚焦核心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更新显而易见。印巴冲突中,中国武器不需宣传即显效能,这种低调风格确保战略惊喜。
![]()
美国基地在亚太易遭覆盖,中国本土防御层层设阻。空军歼-16电子战吊舱集成AI,提升干扰精度,这推动了从硬件到软件的迭代。海军福建舰电磁技术,提升出动率,推动从滑跃到平直甲板的更新。
张维为的判断基于中国在常规、工业和本土优势的积累,一旦开战,美国短期难胜,持久消耗暴露弱点,导致地位动摇。这提醒国际社会,和平发展才是正途,中国将继续推动全球多极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