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10月29日电 (记者张萌)29日,厦门市2025年重阳节暨第十三个老年节活动在百年中山路侨批广场举行。现场,百米“敬老爱老长廊”前人潮涌动,一场名为“美丽鹭岛 幸福享老”的重阳节盛会温情上演。
![]()
启动仪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萌摄
下午3时许,活动在老年舞蹈《盛世欢歌》中拉开帷幕,随着嘉宾轻推启动杆,多米诺骨牌应声倾倒……这不仅象征着活动启幕,还寓意着厦门惠老政策与为老服务的连锁推进——这座城市绘就“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生动图景。
![]()
开场舞表演。人民网记者 张萌摄
在精心打造的“敬老爱老长廊”,热闹的中山路俨然成为重阳“游园会”现场:智慧养老生活区和“孝老‘益’起行”等主题展区一字排开,40余家助老、为老服务单位和企业携手亮相,共同为老年人带来了一场好逛、好玩、又涨知识的“暖心集市”……除了老年人通过AI问诊系统获取个性化养生茶饮推荐,还有智能睡眠带无感监测、“邻安康”智能监测设备等系列创新产品,以及适老智能手机、电动轮椅车、床边扶手等适老化用品,展现着科技融入养老生活的无限可能,也将“老年友好”从倡导方向变成可触可感的实际体验。
![]()
工作人员正在指导老年人通过AI问诊系统获取个性化养生茶饮推荐。人民网记者 张萌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厦门市民政部门精心设置的展位前围满了咨询的老年人,工作人员正在耐心解答关于养老政策的各类问题;而一侧的图文并茂的展板,则系统展示了厦门市老龄化数据、“十四五”期间老龄事业成果及“十五五”发展规划目标。
![]()
爱心义诊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萌摄
工作人员介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厦门首次正式发布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全方位展示这座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探索与实践: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保障标准居全省首位;连续十年由财政出资为户籍老年人购买“幸福安康险”;全市已建养老机构44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0家、居家养老服务站398家;作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老人提供服务达13.5万人次;建成四级老年教育网络,累计开设课程1.3万班次……一连串亮眼的数据,将“幸福养老”从抽象的概念,细化为厦门市广大市民群众可触可感的日常。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民政局、市老龄办主办。当天,现场还举行了爱心企业向市老年基金会慈善捐赠仪式、“银龄行动”标杆志愿服务项目展示等一系列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