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院长把我从心外科主刀医生调去后勤,月薪从8万降到4500,我辞职第二天,隔壁私立医院院长带180万年薪合同堵在我家门口。
![]()
01
手术室的无影灯刚熄灭,我摘下沾着汗水的口罩,疲惫却满足。
刚完成一台耗时六小时的高难度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护士递来的不是庆功水,而是一份人事调令。
“许医生,新院长签的字,您看看。”小护士眼神躲闪,语气小心翼翼。
调令上的字迹熟悉又刺眼,张冬青——我的前男友,三天前刚空降成市一院院长。
“后勤保障部?月薪4500?”我指尖发颤,几乎以为看错。
八年心血,从住院医熬到心外科主刀,凭着手艺成为月薪八万的行业翘楚,一朝被踢去管器械耗材。
同事们围过来,眼神里满是同情和不解。
“许姐,张院长这是公报私仇吧?谁不知道你们以前的关系。”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攥紧调令直奔院长办公室。
推开门,张冬青正靠在椅背上看文件,侧脸线条依旧俊朗,眼神却冷得像冰。
“为什么?”我把调令拍在他桌上,纸张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抬眼,嘴角勾起一抹嘲讽:“许医生,医院人事调整,合情合理。”
“合情合理?”我笑了,眼底发烫,“就因为当年我没放弃出国进修,跟你提了分手?”
三年前,他为了晋升名额,逼我推掉哈佛医学院的进修机会,我没同意,两人不欢而散。
“许婉儿,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他起身逼近我,气息带着压迫感,“你技术是好,但性子太傲,不适合心外科。”
“所以你就把我贬去后勤?月薪从八万砍到四千五?”我直视他的眼睛,不肯退让。
“后勤也需要人,”他语气淡漠,带着不容置喙的强势,“要么接受,要么辞职,你自己选。”
我看着他陌生的脸,曾经的情意早已被权力和怨恨消磨殆尽,心彻底凉了:“不用选,我辞职。”
转身的瞬间,我听见他轻嗤一声,那声音像针,扎得我后背发疼,却也让我彻底断了念想。
02
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是难过,是憋着一口气。
八年里,我接诊过无数危重病人,创下过三十小时连台手术的记录,救过张冬青亲叔叔的命,从没受过这种屈辱。
手机响了,是闺蜜林薇打来的,听说我的遭遇后气得跳脚。
“张冬青就是个小人,当年要不是你带着他做课题,他能晋升得那么快?现在反过来咬你!”
“算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平复心情,“明天开始找工作,我的手艺,不愁没人要。”
第二天一早,我刚洗漱完,门铃就响了。
门外站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笑容温和,手里拿着一份烫金文件袋,身后还跟着两个助理。
“请问是许婉儿医生吗?”男人声音沉稳。
“我是,您是?”
“我叫陈景明,是仁心私立医院的院长。”他递过文件袋,眼神诚恳,“这是给您的聘用合同,想请您出任心外科主任。”
我愣住了,仁心医院是市里顶尖的私立医院,设备和待遇都远超市一院,我一直有关注。
打开合同,年薪一栏的数字让我瞳孔收缩——180万,还有额外的科研奖金和股权激励。
“陈院长,这……”我有些难以置信。
“许医生的技术,业内没人不佩服,”陈景明笑着说,“三年前您在国际期刊发表的心脏微创手术论文,至今仍是我们的教学范本。”
他顿了顿,又说:“市一院放走您,是他们的损失,却是我们的荣幸。”
对比张冬青的打压,陈景明的认可让我心头一暖。
“我签。”没有丝毫犹豫,我拿起笔签下名字。
陈景明松了口气:“太好了,下周一就能上任吗?心外科有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属指定要等您手术。”
“没问题,我明天就可以去熟悉情况。”
送走陈景明,我看着手里的合同,嘴角忍不住上扬。张冬青,你以为这是打压,其实是给我铺了条更好的路。
03
我入职仁心医院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医疗圈。
180万年薪的待遇,让市一院的同事们羡慕不已,也让张冬青成了同行间的笑柄。
入职第一天,我就接手了那台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手术室外陈院长亲自坐镇,护士们有条不紊地配合。
手术室的设备比市一院先进不止一个档次,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是在市一院从未有过的。
四个小时后,手术圆满成功,患儿脱离危险,家属握着我的手哭得泣不成声。
刚走出手术室,白大褂还没来得及换,就接到了张冬青的电话。
“许婉儿,你故意的吧?”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几乎要冲破听筒。
“张院长有话直说,我很忙。”我语气平淡,懒得跟他废话。
“你明知道仁心医院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还去帮他们?故意打我的脸?”
“我只是找份工作,谈不上帮谁,”我轻笑,“不像某些人,只会用职权公报私仇,显得很没风度。”
“你以为陈景明是真心重用你?”他冷哼,“他只是想利用你打击市一院,等没用了就会把你踢开!”
“就算是,那也比在你手下受委屈强,”我直接戳破他,“至少人家给的薪水,配得上我的技术和付出。”
挂了电话,林薇发来消息,说市一院心外科最近乱成一团。
原来我走后,张冬青提拔了自己的亲信李伟,可李伟技术不过关,接连两台手术出了问题。
一台术后并发症严重,一台直接失败,患者家属闹到了医院,要求赔偿。
“张冬青现在肯定悔死了,”林薇发来一个幸灾乐祸的表情,“听说他想挖你回去,又拉不下脸,只能到处说你坏话。”
我笑了笑,没回复。当初他把我贬去后勤时,怎么没想过今天?
没过几天,张冬青果然找上门了,就在仁心医院的停车场。
他拦住我,脸色难看,眼底满是不甘:“许婉儿,跟我回市一院,我恢复你的主刀医生职位,月薪十万,再给你配个专属团队。”
“张院长,晚了。”我绕过他,脚步没停,“仁心医院给我的,不只是高薪,还有尊重和信任,这些是你给不了的。”
“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他情急之下拉住我的手腕,力道很大,“仁心医院看着风光,其实资金链早就断了,撑不了多久!”
“是吗?”陈院长的声音突然传来,他笑着走近,身后跟着几位西装革履的投资人,“张院长这话,可是要负责任的。我们刚拿到两亿融资,正准备扩建心外科呢。”
张冬青脸色一变,讪讪地松开了我的手,眼神里满是震惊和难堪。
04
陈院长拍了拍我的肩膀,对张冬青说:“我们医院的情况,就不劳张院长费心了。倒是市一院,最近的医疗纠纷闹得沸沸扬扬,张院长还是先处理好自己的事吧。”
张冬青脸色铁青,狠狠瞪了我一眼,转身狼狈地走了。
“许医生,别理他,”陈院长说,“他就是气急败坏,想用谣言搅乱我们,放心,我已经让法务部准备了,再造谣就起诉。”
“谢谢陈院长相信我。”我点头,心里暖意融融。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在仁心医院站稳了脚跟。
接连完成几台高难度手术,其中一台跨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全程只用了九十分钟,刷新了省内心脏手术的最短时间记录,患者术后三天就顺利出院。
仁心医院的名声越来越响,不少外地患者都慕名而来,医院的预约系统直接被挤爆。
反观市一院,心外科因为技术断层,患者流失严重,业绩一落千丈,连原本稳定的合作单位都开始动摇。
张冬青急了,开始到处散布谣言,说我在手术中违规使用未获批的耗材,还说仁心医院的设备不符合标准,纯粹是靠炒作。
这些谣言,很快就被事实狠狠打脸。
有患者把我手术前后的检查报告、费用清单发到网上,清晰的数据证明了手术的合规性和高成功率。
仁心医院也公开了设备检测报告和耗材审批文件,各项指标都远超行业标准,甚至有不少设备是进口的尖端型号。
谣言不攻自破,张冬青反而落了个造谣中伤的名声,连市一院的领导都找他谈话,批评他不顾医院形象。
更让他头疼的是,市里要评选年度重点医疗项目,仁心医院申报的“心脏微创手术创新研究”,和市一院申报的项目撞了题。
评审会上,我作为项目负责人,详细阐述了手术方案、临床数据和创新点,还展示了十例成功案例的术后随访报告。
而市一院那边,负责汇报的正是李伟,他拿着拼凑来的方案,说着说着就漏洞百出,连评审专家的基础提问都答不上来。
有专家直接指出:“你们的手术方案,和许医生三年前发表的论文高度相似,却没有解决核心难题,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张冬青坐在台下,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坐立难安。
最后,仁心医院的项目全票通过,获得了五百万的科研经费支持,还被列为市里的重点推广项目。
散会后,张冬青拦住我,语气阴鸷:“许婉儿,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评审会的题目?故意提前准备,针对我们?”
“张冬青,”我看着他,眼神冰冷,“真正的差距,是技术上的硬实力,不是靠耍手段就能弥补的。你与其在这里怀疑我,不如好好提升一下自己人的技术。”
“你别得意!”他咬牙切齿,眼神里满是怨毒,“我会让你知道,背叛我的下场!”
“我从没背叛过谁,”我转身离开,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倒是你,被权力和执念冲昏了头,连医者仁心都忘了,可悲又可笑。”
05
半年后,仁心医院的心脏中心正式落成,成为省内乃至全国都有名的重点科室。
我作为科室主任,受邀参加全国医学论坛,在台上做专题演讲,台下坐着不少业内大佬,掌声不断。
张冬青也在其中,他看着我的眼神,复杂难辨,有不甘,有嫉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悔意。
演讲结束后,有记者采访我:“许医生,您从市一院辞职后,发展得越来越好,有没有什么想对过去说的?”
我对着镜头,平静地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感谢那些曾经的挫折,让我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让我有机会遇到真正懂我、惜我的人。”
这话,像是说给记者听,更像是说给张冬青听。
论坛结束后,张冬青再次找到我,这次他没了之前的嚣张,语气带着一丝疲惫和狼狈。
“许婉儿,我承认,我不如你。”他苦笑一声,眼底满是落寞,“当初调你去后勤,是我意气用事,是我嫉妒你比我有出息,我后悔了。”
“都过去了。”我淡淡回应,心里早已没了波澜。
“我知道现在说这些没用,”他看着我,眼神里带着恳求,“但我还是想跟你说声对不起,还有……能不能请你高抬贵手,不要再和市一院抢资源了?再这样下去,心外科就要垮了。”
“张冬青,”我看着他,语气严肃,“医疗行业不是抢资源,是凭本事说话。患者选择哪里,取决于技术和服务,不是我能左右的。”
就在这时,陈院长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张院长,刚好碰到你,”陈院长笑着说,“这是我们医院的合作意向书,想和市一院建立心脏疾病转诊机制,重症患者由我们接手,恢复期患者转回市一院,互利共赢。”
张冬青愣住了:“你们……愿意和我们合作?”
“医疗行业,不该有那么多恩怨,患者的健康才是第一位的。”陈院长看向我,“这也是许医生的意思,她不想看到患者因为医院之间的竞争而耽误治疗。”
我点头:“我从医的初心,是救死扶伤,不是和谁斗。只要能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我没意见。”
张冬青看着我们,沉默了很久,最终接过意向书,声音沙哑:“好,我会认真考虑,也……谢谢你们。”
他转身离开时,背影显得格外落寞,曾经的意气风发早已不复存在。
我知道,这场持续了半年的较量,我赢了。
不是赢在薪水,也不是赢在职位,而是赢在了坚守初心,赢在了不被仇恨裹挟,更赢在了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后来,市一院同意了合作,我偶尔会去市一院指导手术。
张冬青每次见我,都会客气地叫一声“许主任”,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敌意,眼神里只剩下敬佩和愧疚。
而我,在仁心医院实现了自己的医学理想,收获了尊重、认可和丰厚的回报,身边还有陈院长这样的良师益友。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张冬青没有打压我,我可能还在市一院按部就班地工作,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但人生没有如果,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月薪从八万降到四千五又如何?只要有真本事,在哪里都能发光发热。
而那些靠职权打压别人、心胸狭隘的人,最终只会被自己的格局和偏见,困在原地,追悔莫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