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噎住了……”这是3岁半的小男孩,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
![]()
欢迎收看本期《贾话连篇》
10月19号下午,台州那边出了事。三岁半的娃刚喝了口珍珠奶茶,转头就上蹦床耍“空中翻”。
也就30秒的工夫,他突发窒息,抢救无效”。
这么小的娃说没就没了。
到底谁该为这孩子的命负责?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奶茶店被骂“没良心”,家长被说“不负责”,最冤的还是那3岁娃,他连“危险”是啥都不懂,就因为一颗珍珠,再也长不大了。
现在孩子妈还在社交平台发视频,评论区早从“心疼”变成“指责”了。有人说:“要是奶茶店赔了钱,那以后卖珍珠、果冻、坚果的店是不是都得贴警告?那家长是不是就不用看孩子了?”
还有人反问:“这次奶茶店赔了,下次孩子吃糖卡喉,是不是要告糖果厂?吃梨卡喉,还得告果农呗?”
你觉得该怪谁?来选选看!
· A. 家长
· B. 奶茶店
· C. 游乐场
贾老师先给大伙儿捋捋法条,结论先放这儿:谁都别想甩锅!
第一口锅,得家长背:你是第一监护人啊!
法律条文冷冰冰,但道理热腾腾——
《民法典》写得明明白白:未成年人的父母是监护人,得管抚养、教育,还得护着孩子。
说白了就是:娃还不懂事儿,你得替他多留意!
3岁娃的嚼东西的劲儿还没长好,珍珠那玩意儿黏糊糊、有弹性,本来就是小孩气管卡东西的“常客”。
2021年深圳有个4岁娃,吃着果冻蹦床,结果被果冻噎没了,家长被判自己担70%的责任,法院就一句话:“把特容易噎着的东西给小孩吃,还让他瞎蹦跶,这是自己往风险上撞。”
再看台州这事儿:
——是孩子妈亲自点的珍珠奶茶;
——跟去的大人把娃放蹦床区,自己去取餐;
——娃边跳边吸奶茶,家长全程不管不顾。
贾老师说实话:
你把子弹当糖吃,就别赖枪走火。
家长是主要责任人,这在法律上没跑儿。
第二口锅,奶茶店也跑不了。提醒是有,但跟没说一样!
奶茶店的小程序里确实有行“温馨提示”:“三岁以下小孩别吃,老人小孩得有人看着才能喝。”
可那字儿小得跟蚂蚁写的遗书似的,不放大根本看不见!
《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对特定人群可能有健康风险的食品,得用“显眼包”标警告。
啥叫显眼?看看2022年上海“热柠檬茶烫人案”——法院说店家把“烫口”俩字印在杯套上,没印杯身上,这就是“提示不到位”,判了担30%的责任。
台州这杯奶茶,外包装上没重复警告,取餐的时候也没人口头提醒。
更离谱的是,店员回忆说:“来取餐的是个大人,我们压根没见着孩子。”
按法律说,这就是“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没尽到上心的义务”。
结论:奶茶店大概率得担10%-20%的“补充赔偿责任”。
第三口锅,游乐场:安全员不会急救,跟泳池没救生员一个样!
蹦床馆门口贴着“不让吃东西”,可工作人员看见大人把奶茶带进去,装没看见。
孩子出事之后,现场俩阿姨轮流用海姆立克法救,工作人员倒好,说“我们不会急救”。
《民法典》规定:做生意的地方没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把人弄伤了,得承担侵权责任。
看看2019年成都“女童蹦床摔下来案”,法院说场馆“没配急救员,也没拦着危险动作”,判了赔40%。
台州这事儿里,游乐场要是拿不出证据证明“拦过带食物进去,而且第一时间救对了”,就得为自己这种“佛系安全”的态度买单。
贾老师在这儿放句话:急救技能不是选学的,是开这种有风险项目的店必须会的!
一句话:你可以不会蹦床,但不能不会救人。
第四口锅,商场:跟房东似的责任,看着无辜,其实也得担点!
游乐场所在的宝龙广场管理方说:“我们已经交了监控,具体等通知吧。”
翻译过来就是:我就收个房租,别找我。
按法律说,商场是“公共场所管理者”,得管应急救助,还得协调事儿。
2020年杭州“自动扶梯夹人案”,商场因为“没配AED,也没启动应急方案”,被判担10%的责任。
台州这事儿里,要是商场没AED、没广播喊人、也没工作人员帮忙疏通通道,法院说不定也会让它担5%-10%的管理责任。
房东不是主角,但也不是观众,不能光看热闹。
到底该谁赔钱?咋赔?赔多少?
按浙江近三年类似人命官司的判决来看,死亡赔偿金大概120-150万(包含丧葬费、精神损失费)。
责任比例大概率是这样:
家长(监护人):60%-70%
游乐场:15%-25%
奶茶店:10%-20%
商场:5%-10%
数字是冷的,但数字也是公平的——谁造的风险大,谁就被判得重。
孩子爸在维权牌子上写:“希望你家的悲剧,到我家就停了。”
可遗憾的是,同样的事儿年年都有:
2018年,泉州5岁娃被“气球棒”戳到喉咙;
2020年,西安4岁娃吃“坚果碎”卡气管;
2023年,苏州6岁娃玩“磁力珠”把肠子弄破了……
我们总在热搜上难过,在评论区说以后要注意,可到了下个周末,还是把奶茶递给孩子,自己低头刷手机。
法律能划分责任,却划不开后悔;法院能判赔偿,却没法让时光倒流。
下次进商场,要是看见有人把珍珠奶茶递给蹦蹦跳跳的小孩,你大胆走过去说一句:“姐,这玩意儿真不适合3岁娃,别让孩子拿命蹦床啊!”
说不定,一句多管闲事的提醒,就能让监控里的故事少个悲剧结尾。
毕竟,所有“意外”都是没留意的风险,所有“后悔”都是晚了的负责。
——愿奶茶里的珍珠都留在杯底,孩子都能好好留在人间,享受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生活。
点赞=提个醒
转发=救回一条命
别让下一颗珍珠,变成压垮一个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