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面积将近一千万平方公里,比中国还多出一截,按理说能够装下很多人口。可一查数据,加拿大的常住人口才3800万出头,还不到中国一个省的人口数量。
而且,在这么大一块地上,人全都扎堆挤在南部美加边境线附近,其他的广阔土地人口十分稀少。
![]()
其实,加拿大往北走走,气温就像过山车一样往下掉,零下四十几度说来就来,冻得人连呼吸都能结冰。再加上冻土、风暴、交通难、资源难挖,北边的地基本就是看着大,用起来却不容易。
靠南边,不光暖和点,离美国也近,买卖、修路、供电都方便,日子过得稳当。但靠得太近,总难躲过“看脸吃饭”的风险,能源、制造、人才都绑在美国身上,说自由也自由,说被动也真被动。
这么大一块地,资源也不缺,技术也在慢慢进步,总有办法克服环境问题。那为什么加拿大人还是死守边境线不挪窝?
![]()
寸步难行
加拿大北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森林、雪山、极光,而是冻土、风暴和漫长的黑夜。
2023年,温尼伯市的气温曾一度跌到零下45℃,北边的哈德逊湾像个天然“寒流漏斗”,把冷气往陆地里怼。别说生活了,光是走路鞋底都能粘掉。
北部每年有八个月被冰封,地底下的永冻层十分坚固,冻得连铁路都不能修。丘吉尔港的铁路就被冻土搞得时断时续,修一次塌一次,修得工人都快放弃治疗了。
而南部呢五大湖区靠着墨西哥湾暖流吹暖风,气候温和到可以种玉米、开工厂、盖别墅。所以说,不是加拿大人不想北上,是他们“冻”不起。
![]()
在资源方面,阿尔伯塔的油砂储量全球排名前三,如此丰富的矿藏想挖出来可没那么容易。冻土太厚,作业窗口太短,设备刚热个身,就又入冬了。麦肯齐河虽然看起来适合运输,但一年能跑船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冰封期一到,根本没有办法运输。
加拿大中部那块叫“地盾”的区域,湖多是多,可土壤贫瘠得像沙漠,种啥都活不长。相比之下,南部的安大略省一个省就贡献全国60%的农业产值。你说说,谁还会自讨苦吃跑去北边?
![]()
加拿大的铁路、公路、管道,基本都贴着南边修,连油都得靠美国口子输出。最典型的就是“拱心石XL管道”项目,原本想把石油直接输到美国墨西哥湾,结果2019年被特朗普政府否了,出口成本瞬间飙升15美元一桶。
所以你看,加拿大人不是不想用自己家的地,而是北边那块地,实在是太难啃。
![]()
靠着美国混饭吃
加拿大的南部贴边生活,不光是气候好,更因为靠着美国,能抱上“全球最大市场”的大腿。但是靠得太近,难免会被掐住命门。
加拿大差不多98%的石油、100%的天然气都出口给美国。这种“一家供货”的模式,说好听是合作,说直白点就是“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一旦美国不高兴,比如否决个管道、收个额外税,加拿大的能源出口立马就“打骨折”。
![]()
特朗普当年否了“拱心石XL”,直接让加拿大的运油成本飙升,石油行业哀嚎一片。不过,加拿大也没坐以待毙。
近年来靠着中方的SAGD技术,油砂开采成本降到30美元一桶,还开始往亚太卖油,2023年出口占比升到了12%。这算是“鸡蛋分篮子”的第一步。
加上加拿大不少工厂其实就是美国产业链的一部分,尤其是汽车。底特律和温莎这对“双城兄弟”,每天都有零部件跨境奔波。可一旦美国那边政策一变,比如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加拿大这边就得跟着掉链子。
![]()
还有黑莓手机,曾经也是加拿大的骄傲,后来被苹果、三星打得找不着北。对比芬兰的诺基亚还能靠通信技术翻身,黑莓却连翻身的机会都没了。
加拿大在高端技术领域,话语权实在太弱。
国防更是个“尴尬话题”。整个加拿大军队总共才6万人,还不如一个中型城市的警察局多。而北部防空,基本靠美军撑场。2023年那次不明飞行物事件,加拿大还没反应过来,美国的战机就已经在领空“清场”了。
![]()
很多加拿大年轻人毕业后直接南下,去硅谷、纽约找工作。温莎和底特律之间每天有上万人来回通勤。加拿大政府虽然搞了“北方振兴计划”,想把人往北边引,但效果不太行。毕竟,谁愿意冒着被冻鼻子去创业呢?
北境苏醒
不过,事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拿大的“北境”,突然有了点“觉醒”的意思。
过去三年,穿越北极航道的商船数量暴涨了60%。丘吉尔港,这个曾一度被遗忘的寒冷小港,如今成了连接亚洲与北美的新通道。就像是加拿大突然在地图上多开了一扇窗,直接朝着太平洋招了手。
![]()
当然,冰川融化也带来麻烦。2019年,伊努维克公路因为冻土融化塌陷,前一天还在通车,第二天就变成了“天然滑梯”。北部的基础设施依然脆弱,经不起一点气候波动。
不过技术在进步。现在加拿大北部的一些矿区,已经开始试点5G远程采矿系统,连人都不需要下矿井,坐办公室就能挖矿。努纳武特地区还试点了远程医疗、5G覆盖。
![]()
油砂开采虽然成本降了,但水耗巨大,阿萨巴斯卡河已经被环保组织点名“水质变差”。而加拿大政府的碳税政策也像是“双刃剑”,一边想搞环保,一边又不敢太狠心惩罚能源企业,左右为难。
在外交上,加拿大也开始试着“脱美”。温哥华港现在42%的集装箱是发往亚洲的,CPTPP框架下,对日韩的出口年增10%。
加拿大不想再当美国的“附庸”,而是试图在亚太找点自己的存在感。
![]()
不过说实话,这种转向还只是“起步阶段”。真正要靠北境带动国家重心北移,还得靠时间、技术和一大堆钱。
但这不代表他们没有野心。北极航道的汽笛声已经响起,而五大湖区的工厂群还在转动。夹在美国霸气与全球变暖之间的加拿大,正试图在“贴边求生”中,找到“走向前沿”的可能性。
谁说地图上的边角,就不能成为未来的中心?
只要脑子不冻住,再冷的地方,也能开出路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