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大家都以为在全球地缘政治里,美国才是最担心中国崛起的国家。
可如果仔细看看近十年的外交动向、舆论变化,还有在各种场合对中国的态度,就会发现其中一个欧洲国家才是。
这个国家就是西方老牌强国,如今风光不再的英国。
美国是担心自己的全球霸权体系被打破,而英国的心理,则更加复杂。
![]()
如果说哪些国家对中国的历史包负最重,除了日本,就是英国了。
1840年,英国人的炮火开启了中国百年苦难史,此后不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是八国联军侵华,都有英国的影子。
他们掠夺了我们大量的财富和文物,如今英国国力减弱,历史包袱也就越发沉重,他们担心中国会清算历史。
但我国政策一直很明确,主张和平发展,不搞历史复仇。
所以历史包袱问题只是表象,真正让英国难受的,另有其物。
![]()
这个东西就是——文明影响力。
英国从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到十九世纪成为“日不落帝国”,影响力遍布全球。
那时候英国不仅控制了广阔的殖民地,也输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政治制度、经济逻辑和文化理念。
英语从英国走向世界,成为了一种文明工具,从议会制度、法律体系,到传媒方式、教育理念,英国那套体系成了现代化的标签。
可以说那个时期,英国人认为自己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最高阶段。
后来美国崛起,英国虽然退居二线,但凭着语言和文化的延续性,它仍有一种“祖师爷”的优越感。
![]()
可现在中国的崛起,是另一种完全不同体系的力量在登场。
这种崛起不是依附于西方体系的,而是建立在自身制度、文化和经济实力基础上的。
这让英国人有点不适应了。
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主导全球叙事,一旦有别的文明体系站出来,就会让他们本能地感到不安。
英国外交部官网曾公开称,在面对中国经济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英国必须“重新定义自己在全球的定位”,还特别提到“要兼顾经济利益和价值观的平衡”。
这句话看似外交辞令,实则反映了英国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想靠中国市场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担心这种合作会削弱自己原有的国际标准主导权。
![]()
回望过去十年间,英国对中国的态度确实摇摆不定。
2015年中英曾宣布进入“黄金时代”,英国当时是最积极拥抱中国投资的西方国家之一,从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欢迎中国资本参与伦敦金融城,再到为中国企业开设直接人民币清算业务。
那几年,英国政府网站上关于中国的报道数量显著上升。
可到了2018年以后,态度慢慢变了,英国国内政坛开始出现一些担忧的声音,认为要“防范经济依赖”。
这种转向,在脱欧公投后更加明显。
![]()
脱欧让英国失去了与欧盟的一体化市场,经济压力骤增,本来应该抓住中国市场这一巨大机遇,但英国舆论却被美国的“地缘安全”言论带偏。
一些智库报告开始把中国描绘成“制度竞争者”,并警告“中国模式的扩散将影响英国在全球的价值影响力”。
这其实就是英国那种根深蒂固的文明焦虑在作祟。
美国看待中国更多出于战略竞争角度,而英国的担忧更像文化层面的。
英国历史上曾是全球英语体系的中心,如今看到以中文为载体的文化产品和理念在全球传播,心理上自然感到不安。
![]()
英国人很清楚,一旦中国的科技、教育和经济影响力持续扩展,不仅生产链会转移,连思维方式、消费方式、社会组织模式也会发生改变,这就意味着世界上不再只有一个文化参照系。
英国政府曾多次强调所谓“国际规则秩序”,但英国媒体讨论这个概念时,常常把它理解成维护“西方标准”,比如自由市场、私人金融主导、英语法律体系等。
可中国倡导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国际合作模式,这种多元平等的逻辑对英国那套老思维是一种冲击。
很多英国专家担心,如果中国主导的新规则在全球越来越多地被接受,那英国辛苦维系几百年的叙事优势就会动摇。
![]()
经济层面的现实,也让英国更焦虑。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公开数据,中国已经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制造业和贸易的中枢。
英国脱欧后与欧盟贸易壁垒上升,经济增长乏力,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反而更加突出。
英国商界普遍认可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机会,但政治层面对中国的复杂情绪却越来越浓。
尤其在科技、基础设施领域,英国一方面高度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和资本,另一方面又担心“安全风险”。
这种自相矛盾的态度,让英国在对华政策上进退两难。
![]()
其实英国的焦虑不只是经济层面的,还有身份认同上的危机。
过去它是大英帝国,是世界的中心,现在脱欧之后,在欧洲影响力下降,在全球话语权也不如从前。
中国的崛起恰好在这个时候出现,像是一面镜子,让英国人看到了自己的衰落。
有些学者指出,所谓的“害怕中国崛起”,深层原因并不是对中国本身的不满,而是对自身无能的恐惧。
英国一直强调规则、强调制度输出,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学习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数字治理经验,英国那种“我们是模板”的自信被现实打破。
![]()
说白了,英国社会心理上一直有一种对“中心地位失去”的敏感。
过去两百年,世界的现代化都是从英国那套体系里走出来的,现在中国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全球化,而且做出了实绩。
英国人明白,一旦中国的经验被更多国家认可,所谓“西方价值普世化”的神话就不再牢固了。
这不是英国能控制的事,但他们总有种本能的抵触。
英国人害怕的,并不是中国,而是未来的世界不再由自己主导,不再由西方主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